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君是从原始时代不小心被遗留下来的一种奇特生物,身高约为120厘米,体重85公斤,总是一脸惊恐的表情。最喜欢的食物是可乐饼,最讨厌的食物是苹果。

  • 标签: 吉祥物 电视台 卡通 游记 原始时代 食物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3
  • 简介:在《犹大福音》中却胜过耶苏的十二门徒,在诺斯替教文献中,耶苏在对犹大讲述了最高神之后说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5
  • 简介:尼教及其东渐》,《尼教及其东渐》,即耶苏把他的旧衣服--肉身改变为新衣服--纯粹的光明

  • 标签:
  • 简介:去年以来,关于小说《鸠罗什》的各种消息和评论不时地闪现在微信朋友圈中。先是该小说作者徐兆寿的《自序》被疯狂转发,很多人便因此想一睹为快;后是小说出版时有莫言、贾平凹、雷达、李敬泽、陈思和、陈晓明、孟繁华、敬一丹等近十位文学界、传媒界权威人士的鼎力推荐,有专家认为该书是"中国西部文化的刻碑之作",(1)也有令人试图印证此评的念想。

  • 标签: 《鸠摩罗什》 小说作者 文体 书写 原型 历史
  • 简介:从热切的关注和有限的批评反应来看,《鸠罗什》已让批评家们几乎束手无策。因为它的复杂性确乎是非常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同时还因为其题材的特殊性、作为佛学知识的"冷僻",及其所涉及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各种复杂背景等等,都使得批评家们难予置喙。

  • 标签: 《鸠摩罗什》 本位 西部 批评家 文学文本 历史文化
  • 简介:徐兆寿的长篇小说《鸠罗什》出版时间并不长,但作家及其作品引起的反响已经很大,而且反响远在文坛之外,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一部"小说"何以有这样的力量?我想,还是要回到《鸠罗什》的文本中去看,回到徐兆寿的写作中去追问。《鸠罗什》这本书可以看作是真实记录了徐兆寿借鸠罗什去问道的心路历程。徐兆寿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在问道。

  • 标签: 《鸠摩罗什》 长篇小说 出版时间 心路历程
  • 简介:<正>许寿裳在论述鲁迅精神时,曾经指出:“鲁迅为反对不真、不善、不美而毕生努力奋斗,以期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虽遭过种种压迫和艰困,至死不屈”。不是深知鲁迅的为人,说不出这样中肯、深刻的话。为“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而斗争,这是鲁迅的精神,鲁迅的人格。这精神、人格渗透于鲁迅为人的一切方法,也充分表现在文艺方面。所以它既是鲁迅的

  • 标签: 鲁迅精神 文艺思想 《摩罗诗力说》 真善美 域外小说 许寿裳
  • 简介:一季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文艺学建设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季菲耶夫的《文学原理》1934年出版,1948年莫斯科教育一教学书籍出版局再版。在苏联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套书一直在出版,是影响很大的正统教材。这部著作在中国也早有中译本,是新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开拓者。季菲耶夫的教材是前苏联最早的具有大学教材性质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被高等教育部批准用作大学语言文学系及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教科书,具有权威性,由著名翻译家查良铮译成中文,1953年12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作为当时苏联屈指可数的文学理论家之一,季菲耶夫在前苏联文论界享有崇高声誉与地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使得他的《文学原理》一书成为当时中国文论界的理论权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文学原理》 《文艺学引论》 教材性质 前苏联 中国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