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肌肉注射帕瑞昔布联合口服氨酚曲多片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3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包含15例髋关节置换者、15例膝关节置换患者。观察组患者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接受帕瑞昔布肌肉注射+氨酚曲多片口服镇痛;对照组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接受氨酚曲多片口服镇痛。对比两组患者镇痛疗效。结果:术后3h,两组患者,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8、12、24、48、7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髋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帕瑞昔布 氨酚曲马多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类型伊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阶段患者的BCR/ABL (P210) 定量水平,以评估其疗效和临床表现。方法:本研究纳入了74名CML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18)。观察组接受国产伊替尼治疗,对照组接受格列卫治疗。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CML阶段、治疗类型、治疗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均进行详细记录。BCR/ABL (P210) 定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12月进行检测。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9.5岁(范围:26-92岁),男性占57.1%,女性占42.9%。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7.4岁(范围:11-85岁),男性占72.2%,女性占。27.8%。随机入组。CML阶段分布方面,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慢性期。治疗类型方面,观察组患者接受伊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格列卫治疗。治疗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12个月,而对照组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12个月。

  • 标签: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抗心衰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6.0%(48/50),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82.0%(41/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显著性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0/5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抗心衰方式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实施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抗心衰 扩心病 心功能
  • 简介:乐山市第二中医院的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乐山的“新生事物”,注定了其起步的艰难。面对窘况,医务人员没有退缩,更不轻言放弃,大家群策力,集思广益,终于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若干化解窘境的措施。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创办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强化训练配合协同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为两组常规组、实验组。常规组患者参30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30例核心肌强化训练配合协同护理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愈后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在训练前两组髋关节功能互比,无差异性(P>0.05)。训练1周后,1个月后评分对比,实验组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通过核心肌强化训练配合协同护理比常规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强化训练配合协同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方法且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使用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效果,确定药物联合使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1月—2019年3月冠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对患者进行编号,将单号患者设为参照组,在进行日常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双号患者设为实验组,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指标心功能、有效率。结果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实验组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曲美他嗪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连用,对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效果更加理想,有效率显著提升,可有效控制疾病进一步恶化,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曲美他嗪 琥珀酸美托洛尔 冠心病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教考分离的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实施教考分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对医药类院校学生的中药药理学学习很有必要。

  • 标签: 中药药理 教考分离 试题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西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在胸腔镜手术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上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20例、B组(尼松组)20例、C组(氟西尼组)20例、D组(对照组)20例,观察四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A组和C组的各时间点的清醒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D组评分(P<0.05);A组和B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和D组患者(P<0.05)。结论氟西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在胸腔镜手术麻醉复苏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麻醉 氟马西尼 酮咯酸氨丁三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对肠道菌、血浆内毒素、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 42例具有代表性的肠道菌患者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和计数,对照组 2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 2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生菌治疗,疗程为 3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肝硬化相比,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肠道有益菌增加,血氨下降,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内毒素和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情况。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肠道菌群 血浆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对肠道菌、血浆内毒素、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具有代表性的肠道菌患者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和计数,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生菌治疗,疗程为3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肝硬化相比,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肠道有益菌增加,血氨下降,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内毒素和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情况。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肠道菌群 血浆内毒素
  • 简介:摘要小儿腹泻病虽说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但在诊断上常以实验室报告单结合临术症状及体征来确诊,而实验室粪常规报告单便是诊断小儿腹泻病中最有力的依据之一。现代医疗技术革新推进了护理模式的进步。当前临床护理模式已经成为了儿科最常用的护理模式之一。常规护理模式通常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按照医生叮嘱开展护理工作,但这种护理模式欠缺明确的目标,并且没有建立统一的护理标准,也不注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尝试宣传。因此一般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展现的效果并不显著。而临床护理模式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能够保障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痊愈速率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具体状况实施护理、帮助患儿调节饮食、检查患儿的体征情况,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可以使家长信任医生和护士,从而提升家长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使用苯溴隆治疗的社区痛风患者,采取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模式下健康宣教,对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痛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8)药物治疗,试验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模式下健康宣教。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依从率(97.92%)高于对照组依从率(81.25%)(P<0.05)。结论: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模式下健康宣教,可以提升痛风患者苯溴隆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模式 健康宣教 苯溴马隆 社区痛风患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休息的方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安排。注意监测病人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包括心跳、呼吸的节律、频率、发绀、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脏大小、肝脏有无肿大、下肢有无水肿等。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西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且伴有疼痛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控制血糖及弥可保营养神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0.9g/次,日三次,卡西平开始100mg/次,日二次,一周后增加至100mg/次,日四次,疗程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4周治疗后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西平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西平可显著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栓通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远程对甲磺酸伊替尼治疗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以自愿参加调查为前提,将患者分为使用微信延续护理的实验组和电话随访的对照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测算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各30名患者。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实验组服药依从性(P=0.02)及满意度(P=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信的延续护理对甲磺酸伊替尼治疗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出院后治疗有积服极作用。

  • 标签: 微信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依达拉奉 醒脑静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改善高龄ICU脑卒中患者肠道菌、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重症监护室(ICU)的高龄脑卒中患者分为TP组(n=42)和适怡组(n=42),TP组给予鼻导管泵入肠内营养乳剂治疗,适怡组在TP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肠道菌、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适怡组治疗后的拟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TP组(P<0.05),而小梭菌、肠球菌及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TP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b与H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AMC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下降幅度显著小于TP组(P<0.05);适怡组和TP组治疗期间胃肠并发症为(7.14%和23.81%,P<0.05),但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改善高龄ICU脑卒中患者,可有效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高龄 ICU 脑卒中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其治疗费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全自动细菌检定仪测定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通过药敏试验测定主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比较三种抗生素药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费用及有效性。结果88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者为46例(52.27%)。人口统计学数据结果显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或ASA等级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以及术中抗生素应用情况,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

  • 标签: 髋部骨折 泌尿系统感染 危险因素 致病菌群 抗生素耐药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合肥市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置过程,探讨事件发生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患者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肛拭子和病人呕吐物;对食堂及食品加工过程、环境卫生及水质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和采集相关样本,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病91人,96.7%患者以腹泻为主,潜伏期在7~48h,在2份留样食品、11名患者、2名食堂A员工粪便/肛拭和1份餐具等涂抹样中检出非O1/非O139霍乱弧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食堂A是危险因素,OR95%CI为2.77~5.33,且发病与到食堂A就餐次数呈剂量反应关系(χ^2=19.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月29日中餐、30日早餐和中餐是可疑餐次。结论该起事件由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原因可能为学校食堂员工污染食物和餐具引起。

  • 标签: 学校 食源性疾病 霍乱弧菌 非O1/非O139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