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治疗的失语症患者1例,分别在治疗前、ABC期后评估患者言语表达能力,其中A期行常规的言语治疗;B期在常规的言语训练基础上增加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C期则在常规治疗语言治疗中采用创新手段语言情态激活法(MODAK)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每期治疗2周。结果:言语训练前患者自发言语表达、复述、命名能力、书写和计算能力受损较严重;A期后患者听理解能力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提高;B期后患者听理解、复述能力改善较明显;C期后患者的自发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和计算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有效提高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

  • 标签: 失语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语言情态激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观察组实行丁苯胺注射液治疗,对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其AQ以及NIH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丁苯胺注射液 脑梗死后失语患者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宗旨在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并探讨实施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对此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孤独症的儿童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情况、父母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智力发育评分及父母症状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智力发育评分及父母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 引导式教育 儿童孤独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标准化语言设置在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病房对密切接触者管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2个护理单元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标准化语言进行沟通访谈,对照组由护士独立组织语言访谈,2组密接者所需遵守的规范守则完全一致,第三天对2组密接者的管理依从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入住后第三天将2组密接者对于护理管理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密接者对于测体温、取消毒液、汇报健康状况、访谈配合、隔离观念等均达到100%,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管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化语言  新型冠状病毒  密切接触者 隔离观察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PS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60例PSA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重复rTMS+语言康复训练)与对照组(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语言功能。结果  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观察组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语言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
  • 简介:<正>各位同道:为推动山东省泌尿微创外科的发展,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要求,由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山东)联合山东省泌尿医学研究所,诚挚邀请您进入2012-2013年度由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承办的专科医师培养及高级访问学者计划。主办单位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山东)是经卫生部医政司、规划财务司、卫生监督中心、

  • 标签: 培训基地 诊疗技术 医师培养 山东省 医学研究所 卫生部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失语患者采取丁苯胺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4月就診的 66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 3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给予 33例观察组丁苯胺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 NIHSS评分与 AQ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NIHSS评分( 82.18±2.37)分, AQ评分( 87.23±3.61)分,比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取优质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保证安全治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语言功能 ;脑梗死 ;失语患者 ;丁苯胺注射液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tylamine injection on aphas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language function.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3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utylamine injection. NIHSS score and AQ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 and AQ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2.18 ± 2.37) and (87.23 ± 3.6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butylphenylami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phas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obtain high-quality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language dysfunction of patients, restor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ensure safe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hich has clinical significan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式干预于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98例儿童孤独症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1:1分组方式,49例设为常规组,开展传统康复护理,49例设为试验组,开展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式干预。结果:康复护理后2组患儿CARS评分较比护理前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

  • 标签: 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式干预 儿童孤独症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班以及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12月9-12日在广州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快速康复外科”之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HenrikKehlet教授和中国台湾荣总医院外科吴秋文教授等著名专家作专题研讨

  • 标签: 广东省医学会 学术研讨会 高级培训班 胃肠外科 胃肠肿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简介:<正>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班以及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12月9-12日在广州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专题研讨和现场手术演示,欢迎国内医师踊跃参加。参会者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 标签: 胃肠肿瘤 胃肠外科 学术研讨会 医学会 广东省 学术会议
  • 简介: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班以及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定于2013年12月6日存广州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消化肿瘤领域著名专家作专题研讨,欢迎广大医师踊跃参加。参会者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广东省医学会 学术研讨会 高级培训班 胃肠外科 胃肠肿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焦虑症患者实施语言沟通联合认知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对患者护理效果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诊治的焦虑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语言沟通联合认知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评分、Morisky评分和GSES 评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焦虑症 语言沟通 认知干预 自我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小儿腺病毒肺炎临床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联合同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症状控制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联合同理心护理,对两组护理配合度和遵医行为进行观察,同时对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干预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两组护理配合度和遵医行为发现,研究组的护理配合度和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护理配合度=2.902,P护理配合度=0.005;t遵医行为=2.999,P遵医行为=0.003;P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同理心护理 小儿腺病毒肺炎 临床效果 症状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对孤独症患儿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6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及语言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CARS及AB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语言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孤独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体适能训练 孤独症行为 语言功能
  • 简介:精准医学已成为21世纪的医学潮流。为推动精准医学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应用,由清华大学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主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会承办的“2015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第三届国际精准肝脏外科研讨会暨全国肝门部胆管癌高级研习班”将于2015年11月在清华大学召开。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肝胆外科 肝脏外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国际 论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焦虑症患者语言沟通+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焦虑症患者72例(入院起止时间2022.5.1-2023.5.31),在随机数字表下将72例患者1/1划分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语言沟通+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焦虑程度与自我管理水平。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焦虑程度(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水平(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焦虑症患者语言沟通+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推广。

  • 标签: 语言沟通 健康教育 焦虑症 自我管理水平 焦虑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定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共计100例焦虑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50),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比较组间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8.00%,明显较对照组的86.00%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问卷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对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提升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焦虑症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依从性
  • 简介: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最佳证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学习系统评价方法还有助于提高临床试验设计的质量。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r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拟于2006年9月11~14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面向全国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培训班”[项目编号:2006-03-10-020(国)],培训合格者授予培训班结业证书,并授予国家级Ⅰ类继教学分10分。具体事项如下:

  • 标签: 分析培训班 医学教育系统 医学教育青年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fMRI)与纤维束重建,联合术中超声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对于语言区定位及有效保护语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_山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多模态MRI神经导航技术治疗的28例语言区附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均为右利手者。术前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激活语言区皮层,弥散张量成像(DTI)示踪技术重建弓状束,利用计算机融合后生成3D图像。术中进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准确定位语言区阳性位点,予以标记保护,结合超声判断病灶切除范围。术后复查MRI评估病灶切除程度并观察患者语言功能。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术中定位出语言功能区,与术前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影像结果比较,19例(73.1%)基本重叠,6例(23.1%)较为接近;1例刺激后未发现阳性区域;另外2例患者唤醒后配合不满意。术后DTI重建显示所有患者弓状束形态保留完好。6例术前有言语障碍的患者中4例得到改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27例患者语言功能得到完好保留,1例无好转。结论多模态MRI作为无创定位的有效方法,联合实时超声、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的应用,在准确直观地保护语言功能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有关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导航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语言功能区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