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对孤独症患儿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对孤独症患儿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的影响

林鹏飞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对孤独症患儿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6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及语言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CARS及AB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语言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孤独症;重复经颅磁刺激;体适能训练;孤独症行为;语言功能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孤独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研究认为该疾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孕期理化因子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患儿会在出生后36个月内开始出现相关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其中社交障碍缺陷非常严重[1]。因此,功能训练是患儿预后的关键所在。体适能是指身体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过度疲倦,并且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研究表明体适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2]。重复经颅磁刺激是通过对额叶和颞叶部位进行重复磁刺激以增强区域皮质抑制的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文献研究认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患儿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复[3]。本研究将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应用于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6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纳入标准:患儿年龄在3~7周岁;符合DSM-V诊断标准,诊断为轻中度孤独症患儿,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试验阶段不服用孤独症相关药物;试验阶段除外医院的常规康复或联合治疗外,不采用其他干预手段;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排除标准:入组前接受其他疾病治疗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行为回合训练、作业训练、语言训练、沙盘游戏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观察组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重复经颅磁刺激。选择神经磁刺激器,刺激部位选择前额叶区域和颞叶区域,频率为3~5 Hz,能量输出为40%,刺激量为10序列,持续时间为4s,序列之间间隔为20s,1次/d,5 d/周。(2)体适能训练。①热身运动。热身运动主要目标是活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核心激活及模仿能力的训练,包括慢跑、热身操等拉伸活动,时间为5 min。②主要运动。主要目标是通过四肢肌肉的协调运动增加患儿肌力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吸引患儿注意力到身体的活动上,采用的方法有:推轮胎,投掷网球,匍匐运送沙包,走平衡木,坐走爬,脚夹沙包跳,往返运球等,时间为20 min。③放松训练。目标是缓解心率、缓解肌肉紧张。内容包括:模仿拍肩膀、手臂,拍腿,调整呼吸,原地缓慢踏步,静态伸展操等。时间为5 min。④体适能训练中,采用击掌、手指点赞等社会性强化的方式进行鼓励,利用数数等方式增加患儿持续参与活动的意愿;适当以竞赛的方式激发患儿运动的积极性。采用体适能训练方法对试验组实施12周的训练,30 min/次,1次/d,6次/周。

1.3观察指标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对患儿进行诊断和孤独症行为的分析和总结。CARS量表由专科医师执行,总分为60分,从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30分为非孤独症,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36分为重度孤独症。ABC量表总分为158分,总分≥53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7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由父母或与孩子共同生活达2周以上的人进行评定。语言康复效果: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汉语版》对患儿语言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经过治疗患儿语言功能恢复至与同龄相当的水平为基本痊愈;经过治疗患儿语言功能提升≥2个阶段为显效;经过治疗患儿语言功能提升1个阶段为有效;经过治疗患儿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ABCCARS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CARS及AB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两组ABC及CARS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

n

ABC评分

CAR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8

57.41±13.56

54.88±13.67

33.26±3.31

32.63±2.54

观察组

38

57.49±13.62

46.14±13.70

33.30±3.28

30.06±2.17

t

0.194

7.015

0.216

4.025

p

0.603

0.000

0.743

0.000

2.2两组语言康复效果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语言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康复效果的比较[n(%)]

组别

n

基本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8

2

12

16

8

30(78.95)

观察组

38

6

17

9

3

35(92.11)

2

4.794

p

0.00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孤独症主流方法主要是应用行为治疗法,结构化教学,沙盘治疗等,但临床尚无有效根治童年孤独症的治疗方案[4]。本研究将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应用于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CARS、AB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语言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体适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孤独症行为及语言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志伟,王文丹.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康复的影响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 (06): 164-167.

[2]耿健,杨继学,郑福全等. 体适能训练联合综合康复对孤独症患儿孤独症行为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 2023, 32 (06): 630-632.

[3]郑毅.孤独症的共病问题及其对诊疗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 26(4):349-351.

[4]刘爱军.孤独症患儿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5):2241-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