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与预防性护理联合用于ICU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3月至2017年07月我院ICU病房9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n=46例)和实验组(n=46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VT风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并联合启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20.502.10)cm/s、腘静脉血流速(15.103.40)cm/s均低于实验组(27.003.20)cm/s、(21.703.30)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DTV发生率(32.61%)高于实验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风险因素评估表、预防性护理合并推行于ICU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静脉回流,避免DVT,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 预防性护理 ICU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并分析降低母婴风险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随访观察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践组,对照组与实践组各28名患者,对照组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实践组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入胰岛素治疗,分析对照组与实践组治疗后的血糖状况以及对产后母婴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糖尿病治疗后,对照组与实践组血糖都得到控制,实践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践组妊娠母体发生不良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践组新生婴儿发生不良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入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同时降低了妊娠母体和新生婴儿发生不良状况的比例,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研究意义。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母婴风险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个性化术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第3天压疮风险(参考Braden评分),术后寒战、躁动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组间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毕体温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术中护理 腹部肿瘤 糖尿病 压疮风险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脑病科老年住院患者200例,对其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200例患者接受调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50人,营养不良者91人,其中接受营养治疗患者44人。营养不良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接受营养治疗患者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有所改善,白蛋白改善不明显。结论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率偏低,营养治疗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更高,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和%,观察组更高。结论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对于风险知识的认知度明显上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职业卫生管理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结果在该企业项目建成正式投产之后,在生产当中,可能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异丁烯、氨以及叔丁胺等。该项目具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工人主要通过巡检方式接触,每天的接触时间在1h左右。结论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以及危害情况的综合分析,即能够在实现风险等级确定的基础上以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应对处理,能够对无类比资料在实际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较好的弥补。

  • 标签: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化工企业建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对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方法参与本实验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共305例,对其左室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有56例患者出现了左房血栓情况,将其设定为A组;另外的249例未出现左房血栓情况的患者,将其设定为B组,对其评分与病症相关性进行讨论研究。结果相比于CHADS2评分系统,应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得分评分更高,同时A组患者评分系统中的低危、中危及高危比率均更高,评分系统危险性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的左房血栓发生率越高,两者存在直接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可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进行左房血栓诊断、风险评估诊断过程中,依据CHA2DS2-VASc评分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左房血栓,从而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非瓣膜病房颤 CHA2DS2-VASc评分 CHADS2评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营养风险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并讨论对临床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其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等情况,同时根据基线资料、临床结局和炎症因子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①基线资料显示化疗患者较多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P<0.05),女性较多存在营养不良(P<0.05);②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都与白细胞介素-6呈相关性;③营养不良可引起体重下降率增高,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都会影响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应及时对其作出风险评估、营养监测和炎症因子测定,积极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营养状况 营养风险 炎症因子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