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高血糖影响小鼠第一相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及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给C57/BL6J小鼠完成颈静脉插管后输注20%高糖溶液4h,建立急性糖毒性小鼠模型,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glucosetolerancetest,IPGTT)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评价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HE染色及电镜观察胰岛形态变化及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IPGTT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15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0.3±0.33)mmol/Lvs(19.3±1.66)mmol/L],上升87%(P〈0.05),OGTT实验中30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9.8±0.31)mmol/Lvs(18.16±1.01)mmol/L],升高85%(P〈0.05),且早期胰岛素分泌高峰受损且分泌延迟。GSIS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在基础状态(葡萄糖浓度2.8mmol/L)和高糖(16.7mmol/L)刺激后,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81±0.003)ng/mLvs(0.702±0.121)ng/mL,(2.43±0.03)ng/mLvs(4.07±0.34)ng/mL],分别下降46%和67%(P〈0.05);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急性糖毒性组比对照组降低[(97.01±2.05)ng/mLvs(65.12±0.42)ng/mL,(121.40±0.58)ng/mLvs(62.7±0.48)ng/mL],下降49%和94%(P〈0.05)。HE染色显示急性糖毒性胰岛边界不规则、内部细胞排列不整;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空泡,线粒体嵴断裂。结论急性葡萄糖毒性使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储备减少,导致第一相分泌胰岛素峰值降低及延迟。

  • 标签: 胰岛 急性高血糖试验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分泌 组织学 超微结构
  • 简介: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琪长期从事克隆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在中科院和法国国立农业研究中心进行博土后研究。1999年,第一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小鼠,被“多莉羊”之父Wihnut博士誉为“该领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成果之”。

  • 标签: 克隆技术 周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研究生 大鼠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11月5日在北京京丰宾馆顺利召开,新当选的理事们对我国当前生理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及学会今后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设想。大会首先在上届理事长姚泰教授的主持下,新届理事会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举产生了第22届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等人员19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范明研究员、全票当选第22届理事长,袁文俊、王晓民、王宪、王建军和吴博威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王宪教授兼任秘书长职务。第22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范明理事长主持。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第一次会议 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副理事长 科学研究
  • 简介: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RPB1、RPB2和TEF1以及1个非编码序列28SrDNA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小孢盘菌属位于系统树的上端,形成个单系群,其中长春小孢盘菌和北京小孢盘菌为姐妹群,它们进步与该属另3个种(包括该属的模式种)聚类在起。序列分析结果支持将子囊孢子大小作为小孢盘菌属区分物种的依据,还表明火丝菌科可能不是个单系群。在参试属中,小孢盘菌属与侧盘菌属的关系较为密切,它们具有极其相似的薄壁子囊,这表明在属的等级上子囊形态可能携带系统发育方面的信息。

  • 标签: 序列联合分析 蛋白编码基因 火丝菌科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0日在西安西北饭店顺利召开,当选的常务理事除了人请假外全部出席。王晓民理事长主持了会议。会议对今后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讨论议题如下: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常务理事会 理事长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第2l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02年l0月17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公安局疗养院举行,当选的常务理事除了人请假外全部出席。姚泰理事长主持了会议。会议对今后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第2l届常务理事会 会议纪要 工作安排
  • 简介:近日来自美国休斯顿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TimothyCooper及同事在菌群进化研究中发现有益突变存在着负性异位显性现象。这研究结果有将助于促使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进化机制。这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6月3日的著名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上。

  • 标签: 《科学》 显性 负性 突变 COOPER 进化机制
  • 简介:2011年5月5日至8日,第23届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四川泸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8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泸州 循环
  • 简介:【背景】沙巴拟刀角瓢虫和越南斧瓢虫是自东南亚地区引进的粉虱类害虫的优势捕食性天敌,然而其控制烟粉虱的有效性尚未明确。【方法】在室内研究了2种瓢虫幼虫捕食烟粉虱若虫时取食、爬行与休息等行为的时间分配,以及2种瓢虫幼虫和成虫在既定时间内对烟粉虱的取食时间和取食量。【结果】随着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大,其取食烟粉虱低龄和高龄若虫的时间和休息时间均逐渐减少,而爬行寻找猎物的时间逐渐增多。沙巴拟刀角瓢虫幼虫取食烟粉虱各虫态的时间显著长于越南斧瓢虫幼虫,取食量也显著大于后者;而沙巴拟刀角瓢虫成虫取食烟粉虱的时间长于越南斧瓢虫成虫,但取食量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与意义】2种瓢虫对烟粉虱都有较好的捕食作用,但其时间分配策略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田间烟粉虱的发生时期,选择合适的瓢虫进行释放。

  • 标签: 沙巴拟刀角瓢虫 越南斧瓢虫 烟粉虱 时间分配 捕食行为
  • 简介: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湖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协办的"第十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拟于2010年8-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脂质学创新与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为促进了我国脂质与脂蛋白研究及学术水平,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多位在脂质、脂蛋白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将报告当今脂质、脂蛋白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 标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学术会议 脂蛋白 脂质 征稿通知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了解趾型足癣患者趾和健康志愿者趾细菌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37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趾型足癣患者的趾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给予1%联苯苄唑霜1次/d外用治疗4周,在治疗后的第1、2、4周分别对趾再进行细菌培养。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志愿者趾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9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2.5%,未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趾型足癣患者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7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9%,表皮葡萄球菌仅占2.3%,还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过4周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表皮葡萄球菌又成为优势菌(37.5%)。结论趾型足癣患者趾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此乃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积极治疗足癣对预防足癣合并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趾间型足癣 细菌 联苯苄唑
  • 简介:近海潮带植物生境的微生物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海洋种群,其生境的独特性决定了该区域微生物较高的药用价值。文中介绍了我国南北方海域近海潮带植物生境和微生物的特性及药用前景,为该区域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潮间带盐生植物 微生物 药用前景
  • 简介:腐木担子菌菌丝拮抗是真菌菌群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时菌丝拮抗已有研究,且其中大多集中在两种交互作用上,而不是像自然界中发生的多物种交互作用。不同时期真菌演替菌群的三方交互作用模式在琼脂培养基上被建立,揭示了与真菌两两互作不同的三方交互作用结果。进步研究显示,物种空间定位也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两个竞争菌群中菌群边缘菌丝比两者之间的菌丝更易竞争成功。然而,麦芽糖培养基实验显示额外增添的营养并未影响两两相互作用的结果。拮抗策略的差异显而易见,比如原毛平菌菌索是竞争者的过度生长的结果,而毛韧革菌的菌丝是受抑制生长的结果,但这些策略与以往的研究报道不同,很可能是培养基质的不同导致的,今后可将不同的天然木质资源进行组合来验证。

  • 标签: 拮抗 群落动态 真菌 相互作用 木腐烂 多种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定于2014年10月24~27日(24日报到)在上海召开“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并改选理事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 理事会
  • 简介:为准确地将酯酶同工酶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菌株鉴别和遗传育种研究以及进行快速的菌种区分、鉴定,本试验对10个黑木耳菌株不同培养时期的胞内酯酶(EST)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并对菌株亲和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培养时期的各菌株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培养时期同菌株同工酶谱也存在定的差异。培养20d诱导的同工酶谱可有效区分、鉴定各菌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培养20d的酶谱聚类分析结果与亲和性试验结果相致。

  • 标签: 黑木耳 培养时间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亲和性
  • 简介:日本理化研究所的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保持可塑性的时间比原先估计的要长。这成果将修改科学界对大脑临界期的定义,而且为研究婴幼儿早教提供了重要线索。日本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在最新期美国《神经科学杂志》上。

  • 标签: 神经科学 可塑性 时间比 大脑 估计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