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首先对转几丁质基因烟草种子和烟苗进行初步筛选鉴定,再用WesternBlot进一步证实抗卡那霉素的转基因烟苗中外源转几丁质基因的表达.然后研究半嵌套式PCR(Semi-nestedPCR)检测转几丁质基因烟草植株及其烤后烟叶中的所转目的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HindⅢ对半嵌套式PCR产物进行切,从而验证半嵌套式PCR产物是否为真正的目的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半嵌套式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转几丁质基因烟草植株及烤后烟叶的方法.

  • 标签: 半嵌套式PCR 检测 转基因烟草 几丁质酶基因
  • 简介:为获得南瓜ISSR最优扩增体系,为后续南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密本’南瓜为筛选体系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的Mg2+、dNTP、Taq、引物和DNA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南瓜ISSR25μL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10×Buffer,2.0mmol/LMg2+,0.3mmol/LdNTP,1UTaq,0.48mmol/L引物,75ng的DNA。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2条引物进行退火温度的优化,最终确定每条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利用该反应体系,选用引物891对85个南瓜品种进行所确立扩增体系的验证,结果显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多态性丰富,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表明本研究所确定的反应体系适用于南瓜的ISSR分子标记。

  • 标签: 南瓜 ISSR 分子标记 PCR扩增
  • 简介:为了提高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的效率,为番茄病害检测及多抗品种选育提供技术依据,本研究通过改良CTAB法、96孔深孔板快速提取番茄微量叶片DNA;利用抗根结线虫病Mi标记,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基础上,采用直观量化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对番茄实用化PCR分子标记PCR反应的5个因素(引物,Mg2+,dNTPs,模板DNA和Taq)进行优化;随后分别筛选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叶霉病和颈腐根腐病6种病害的8个实用化PCR分子标记PCR程序的退火温度;并对循环次数进行筛选;最后利用优化后的PCR体系与程序对供试的1442份番茄材料(包括番茄种质资源,群体材料,组合及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番茄实用化PCR分子标记的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引物0.5μmol/L、Mg2+1.5mmol/L、dNTPs0.3mmol/L、DNA480ngDNA、聚合1.0UTaq;PCR程序中8个分子标记共同最适退火温度为56℃,最佳循环次数为33次;筛选出585份多抗(含2种以上的抗病基因)番茄材料,可作为中间材料或亲本材料进行多抗品种选育。该实用化PCR分子标记的PCR体系的建立为番茄利用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与筛选多抗种质资源、品种或群体材料提供了标准化的程序。

  • 标签: 番茄 抗病基因 实用化PCR分子标记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 简介:为建立暴马丁香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本研究以暴马丁香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对暴马丁香ISSR-PCR反应有影响的模板DNA、dNTPs、Mg2+、TaqDNA聚合和引物浓度等5种因素4个水平进行了优化试验。暴马丁香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是40ng,Mg2+浓度为2.0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TaqDNA聚合用量为1.5U,dNTPs浓度为0.2mmol/L。利用该体系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10条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以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暴马丁香的有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暴马丁香 ISSR-PCR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 简介:本研究利用Me2Em4正反向引物组合对影响梾木属SRAP-PCR反应体系的Mg2+、Taq聚合、dNTP和引物浓度4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影响SRAP反应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模板DNA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梾木属SRAP-PCR20μL反应体系的最佳组合为:Taq聚合2.0U、Mg2+浓度1.5mmol/L、dNTP浓度0.15mmol/L、Primer浓度0.30mmol/L、模板DNA浓度5.5mg/L以及含有2μL不含Mg2+的10倍稀释缓冲液。各因素对梾木SRAP-PCR反应的影响大小依次为:dNTP、Taq聚合、Mg2+和Primer。最后运用优化体系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6个多态性SRAP标记,可用于梾木属不同种间亲缘关系、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梾木属 SRAP 正交设计 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 简介:为有效利用SSR-PCR技术分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缕梅的遗传多样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3),即3因素4水平,对影响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引物,模板DNA浓度和循环数)进行优化筛选,并在此基础上对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样量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银缕梅的最佳SSR-PCR反应体系:10μL2×PCRMix、40ng模板DNA、10μmol/L引物,其余用ddH_2O补齐至20μL。PCR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15min,95℃变性30s,57.5℃退火1.5min,72℃延伸1min,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60℃延伸30min,扩增产物4℃保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样量以1.5~2.0μL为最佳。利用优化后体系进行引物筛选,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11对具有多态性引物,说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体系的建立可以为今后利用SSR标记对银缕梅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银缕梅 正交设计 SSR-PCR 最佳上样量 引物筛选
  • 简介:为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建立并优化桃儿七的ISSR-PCR反应体系。使用正交设计辅以单因素试验,对桃儿七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模板DNA,Mg-(2+),TaqDNA,dNTPs及ISSR引物)进行筛选优化,选取甘肃碌曲县西仓神山山顶桃儿七居群样本验证该反应体系。正交试验各因素显著性为引物〉TaqDNA〉DNA浓度〉dNTPs〉Mg-(2+),桃儿七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25μL):2.5mmol/LMg-(2+),0.2mol/LdNTP,0.4μmol/L引物,0.5UTaqDNA,40ngDNA,2.5μL10×Buffer。该体系具有高稳定性,多态性丰富的特点,为野生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策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桃儿七 ISSR-PCR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 简介:以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P-8)亚油酸异构为研究对象,通过http://swissmodel.expasy.org/,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和vecterNTI等在线工具与软件,对亚油酸异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与活性相关的位点,预测亚油酸异构的3个氨基酸可能为第68位甘氨酸、第107位精氨酸和第172位组氨酸。设计1对含突变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QE30-LAI为模板,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体。经序列比对表明,成功构建了突变体G68A(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R107L(精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和H172P(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为进一步研究LAI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异构酶 必需氨基酸 定点突变
  • 简介: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在65、70、80℃、相对湿度65%条件下,研究了枸杞干制过程中非促褐变反应。结果表明,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是美拉德反应的两种反应物,根据非褐变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两种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确定枸杞热风干制后期有美拉德反应存在,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通过人为条件诱导枸杞发生美拉德反应,以枸杞色差值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验证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枸杞 非酶促褐变 美拉德反应
  • 简介:在水温25~33℃下,将平均体质量74.8±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放养在池塘网箱中,投喂以豆油、鱼油、氧化鱼油为饲料脂肪源的5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豆油组6S、鱼油组6F、2%氧化鱼油组2OF、4%氧化鱼油组4OF,及6%氧化鱼油组6OF),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了草鱼肝胰脏中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转移(GST)通路中GCLC、GSR、GSTPI、MGST1基因的表达活性及GSH的含量和超氧物歧化(SOD)的活性,研究了氧化鱼油对草鱼肝胰脏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72d的养殖结果显示:6F组GCLC的表达活性显著下调(P〈0.05),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GSR的表达活性均下调,6F和4OF组间显著下调(P〈0.05);GSTPI的表达活性均显著下调(P〈0.05),与饲料中(EPA+DHA)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除6F组外,其余各组MGST1的表达活性均较6S组显著下调(P〈0.05),且MGST1的表达活性与饲料丙二醛(MDA)含量呈二项式关系,与6S组相比,其余各组肝胰脏中GSH含量及SOD活性均显著下调(P〈0.05)。氧化鱼油引起草鱼GSH/GST合成通路基因表达相适应,肝胰脏GSH合成相关基因和MGST1的表达活性下调,而GSTPI的表达活性增强。GSH/GSTs通路基因表达活性和GSH含量随饲料中氧化鱼油的增加呈梯度变化。

  • 标签: 草鱼 肝胰脏 氧化鱼油 GSH 抗氧化系统
  • 简介:Fungalpathogenscausingpoplarcankerdiseasesarecosmopolitaninspecies,andhaveawiderangeofhosts.Thesepathogenshavediverseanamorphsandtheirmorphologyoverlapswitheachother;Theirteleomorphsarehardlydiscoveredinnature.Furthermore,theidentificationofthesepathogensisusuallylimitedbythegeography,hostandtaxonomicknowledge.Therefore,aculture-independentmethodusedtoidentifydeterminepathogensisexpectedtobedevelopedforfielddiagnostics.Throughamplifying,sequencingandanalyzingmultiplexnucleicacidtemplatesandgeneticmarkedtargetsequences,amultiplexPCRtechniquehasbeenestablishedandusedtodirectlydetectvariousenvironmentalsamples.Inthisstudy,fourpathogenstrainsandenvironmentalsampleswereamplifiedusingfungaluniversalprimersITS1/ITS4andEF1-728F/EF1-986RbygeneralPCRandmultiplexPCR.Theampliconsweresequenced,andthenalignedinGenBank.TheresultshowedthatthemultiplexPCRwasabletosuccessfullyamplifythetargetgeneandidentifythepathogensfromenvironmentalsamplesintheconditionofanannealingtemperatureof55.6℃andprimersfinalconcentrationof0.2μmol·L-1.ThemultiplexPCRcouldamplifythetargetattheconcentrationlevelofapproximatelylngofgenomicDNA.ThismethodwouldprovideausefultoolfortheidentificationofcankerpathogensbythemultiplexPCRandthehigh-throughputDNAmicroarraydetectionofenvironmentalsamples.

  • 标签: POPLAR CANKER multiplex PCR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 简介:一个简单协议用变白的稻秧为脱氧核糖核酸抽取被建立,米饭脱氧核糖核酸由此直接在单个eppendorftube在0.5mol/LNaOH答案被提取。比较PCR分析和电气泳动的结果证明用这个方法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象那个使用的标准CTAB方法同样好、有用。

  • 标签: 水稻 聚合酶 分子标记 PCR分析 基因序列
  • 简介:一个直角的图案被用来作为模板优化SSR-PCR扩大系统usingPanax人参genomicDNA。五个因素(DNA模板,TaqDNApolymerase,Mg~(2+),教材,和dNTP)和退火的温度的四个层次在thissystem独立被测试了。结果证明反应效率被这些因素影响。放大aginsengSSR地点的基于的在结果,一个马厩,生产、可再现的PCR系统和骑车的节目被获得:包含1.0UTaqDNA聚合的20μL系统,2.0mmol·L~(-1)Mg~(2+),0.2mmol·L~(-1)dNTPs,0.3μmol·L~(-1)SSR教材,60ng·μL~(-1)DNA模板,用94的一个程序表现了为5的℃min,为30s的94℃,为30s在56.3℃退火,为1min的72℃,37个周期,为7min在72℃完成,并且在4℃存储。

  • 标签: 人参 SSR-PCR系统 正交设计 优化 品种 分子标记
  • 简介:以糖化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固定化材料,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糖化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戊二醛浓度、糖化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糖化固定化前后其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1%,添加浓度6.0g·L^-1,固定化时间12h时,糖化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的活性为7125.3U’;糖化经过0.04g·mL^-1壳聚糖固定化后其学性质如催化最适温度、pH和米氏常数Km都发生了改变,分别为温度75℃、pH5.4和Km值8mg·mL^-1;固定化连续使用4次后,其活性仍保持有最初固定化时活性的49.82%,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 标签: 糖化酶 壳聚糖 固定化 酶学性质
  • 简介:近年来,海豚链球病已给我国及世界罗非鱼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罗非鱼海豚链球菌PCR诊断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已公布的海豚链球菌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种特异性引物CM1/CM2,进行海豚链球菌特异基因片段的PCR扩增试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不同检测材料的比较。同时测试了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不同养殖鱼场的1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引物CM1/CM2可以扩增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870bp海豚链球菌特异性基因片段;PCR反应与鮰爱德华氏细菌、Ⅰ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河弧菌水产常见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能够检测的最低细菌数为20~30个海豚链球菌;同时,该PCR可以直接从病鱼的脑、肝脏、肾脏及脾脏组织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临床菌株检测结果与基于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由于病鱼内脏组织总DNA、菌落及菌液可直接用于该PCR扩增,最大限度缩短了整个检测时间及降低了检测成本。方法的建立为致病性海豚链球菌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海豚链球菌 PCR 罗非鱼 诊断
  • 简介:利用多重PCR和单重PCR技术对部分市售肉制品、宠物食品以及饲料等进行检测.以确定产品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以及动物源性成分的种类。利用SDS细胞裂解法提取样品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PCR扩增产物的种类、上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节省费用等特点.

  • 标签: PCR技术 肉种类 动物源成分
  • 简介:AllfactorsaffectingthePCRsysteminPinusmassonianaLambwereinvestigatedonebyone.TheresultsshowthattheoptimumPCRsystemofEST-SSRwere:2μL10×Buffer(Mg2+Free),30ngtemplateDNA,0.1875mmol/LdNTPs,3.75mmol/LMg2+,8pmolprimerpair,1.0UTaqDNApoly-meraseintotal20μLreactionsystem.Finally,atotalof11isolatesofP.massonianawasusedfortestingthestabilityofthePCRamplification.TheresultsprovethattheoptimumPCRsystemwasstable,reliable,highlyrepetitive.

  • 标签: PINUS massoniana EST-SSR MARKER single FACTOR
  • 简介:多酚氧化(PPO)是促褐变的关键,与果蔬加工制品的色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以蜜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蜜梨多酚氧化学特性。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蜜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和温度来降低蜜梨PPO活性,减少褐变的发生:蜜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72,其动力学方程为专1/V=0.17371/[S]+0.4775,最大反应速率Vmax=2.09U·min^-1,米氏常数Km=0.36mol·L^-1;蜜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完全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采用短时高温(90℃,1min)的热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蜜梨加工过程中的促褐变.而且可减少蜜梨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好地保持其固有色泽。

  • 标签: 蜜梨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 简介:聚合草具有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等特性,它既是畜禽的优质牧草,又可作人类的新鲜蔬菜.

  • 标签: 聚合草 栽培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