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不理想,实际检验结果中常出现一些本该避免的误差,给临床诊断和患者的康复制造了困难。本文从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分析前、分析、分析后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以期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及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误差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方法:此次纳入了 2015年 1月 -2017年 3月我院血常规检验患者 7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各项临床研究数据作对比分析,并总结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结果:静脉血 WBC、 RBC检测结果低于末梢血, PLT检测结果高于末梢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越长 PLT、 RBC、 HGB水平越高、 WBC结果越低;静脉血 WBC、 RBC水平低于末梢血、 PLT水平高于末梢血;冷藏储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 WBC、 RBC、 PLT、 HGB水平均低于常温储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是采血部位、样本放置时间、储存温度等,血常规检验时需高度重视。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以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血液后开展血常规检验,并将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结合加以分析。结果有30例患者血常规检查出现误差,占15%;引起误差的原因包括采血部位、血液放置时间、环境温度。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应了解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降低失误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成因 采血方法 放置时间
  • 简介:摘要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环境监测过程,检测误差是影响检测数据是否有效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达到检测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降低检测误差,使监测数据满足有关需求。该文就环境监测过程误差的形成原因做分析和探索。

  • 标签: 环境监测 误差成因 分析 质量
  • 简介:摘要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环境监测过程,检测误差是影响检测数据是否有效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达到检测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降低检测误差,使监测数据满足有关需求。该文就环境监测过程误差的形成原因做分析和探索。

  • 标签: 环境监测 误差成因 分析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87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次研究血常规检验的误差率为8.0%(7/87);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PLT、RBC、HGB的检测结果越高,WBC的检测结果越低;常温下血常规检验的WBC、PLT、RBC、HGB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冷藏;静脉血的WBC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末梢血,PLT、RBC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末梢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的时间、储存温度、不同的采血部位等均是造成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原因。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进行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1年期间提供检验的血液样本1300例,统计出现误差的例数,并分析具体的原因。结果:1300例血液样本,有30例(2.31%)出现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采集环节包括血液标本量不足、标本出现凝块、发生乳糜血、标本溶血,分别占比10.0%,13.33%,10.0%,13.33%;送检环节包括运送温度不合适、运送过程过于震荡、标本与交接单对不上,分别占比20.0%,6.67%,3.33%;检验环节包括标本处理不科学、标本采集到检测时间过长,分别占比6.67%,6.67%;献血者原因包括饮食不科学、存在筛查标准之外的疾病,分别占比3.33%,6.67%。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工作,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以及献血者本身因素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对此医院需要加强管理,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防止出现操作不规范问题,保证血液检验质量合格。

  • 标签: 血液检验 误差 原因 策略
  • 简介:摘要原油计量中原油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数据,一般国内原油密度测定采用的都是GB/T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本文针对在原油密度测定,由于人工摇样、化验器具、化验温度的因素对测定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展开试验和论述。

  • 标签:
  • 作者: 程艳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天津市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天津 300400)  【摘 要】近几年,国家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食品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为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归根结底,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食品理化检验的误差导致,影响了食品质量监督水平。对此,文章简述了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们饮食安全。  【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饶亚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江油市小溪坝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绵阳621713
  • 简介:在临床血液检验,血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检验误差是影响血液检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检验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血常规检查中出现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检测中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血常规是血液标本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而获得的数据,其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大项指标,其中包括了三种形态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此外还包含了三个数值即白细胞分类、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 标签: 血常规;检验;误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的应用。方法筛选出本院30例盆腔肿瘤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放疗,并用EPID拍摄正位片与侧位片,对照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研究EPID的摆位误差。结果30例病患的摆位误差,前后摆位的误差值最大,其次是头脚摆位,最后是左右摆位;前后摆位的平均误差值明显大于左右、头脚摆位的平均误差值,头脚摆位方向的平均误差值显然比左右摆位方向的平均误差值大,对比各组差异均较大(P<0.05)。前后摆位误差>2mm的发生率是40.0%,明显高于左右摆位的误差发生率(20.0%)与头脚摆位的误差发生率(23.3%),对比差异较大(P<0.05);左右摆位的误差率与头脚摆位的误差率相近,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具有一定的摆位误差率,前后摆位的误差值与误差发生率最大,其次是头脚摆位与左右摆位,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测量,可为放疗摆位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参考,进而确保放疗质量,降低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

  • 标签: EPID 盆腔肿瘤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误差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进行检查的20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常规检验过程误差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采血误差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检验方法、采血部位差异、抗凝血迹、放置时间等,本组在室温及冰箱保存两种环境下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医师应当对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有关因素全面掌握,在患者检验期间加强质量控制,从而最大限度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的出现。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血液分析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进行血液检验存在误差标本72份实施回顾性分析,找出误差原因并且提出解决对策。结果通过对72份资料进行分析显示,患者自身原因占总数的56.94%,血液样本送检原因占总数的15.28%,血液样本采集原因占总数的19.44%,血液样本检验原因占总数的8.33%。结论临床血液分析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不但存在患者原因,同时也受到护理人员采集、送检以及存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提高宣传教育,向患者、护理人员以及检验工作人员介绍血液标本从采集到送检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减少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几率。

  • 标签: 血液分析 误差 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49-01
  • 简介:摘要检验医学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又比较细致的工作,我们要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调整好心态,消除烦燥情绪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误差的最佳办法。本文首先对误差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介绍,以5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ALT、AST、r-GT、ALP以及空腹血糖,用同一个体标本不同质量状态作对比检测分析,目的是引起诊疗相关人员重视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提高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医学检验误差临床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