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机中空纤维膜结合了无机膜和中空纤维结构的优点,例如比表面积大、耐高温、化学和机械稳定性等。本文综述了无机中空纤维膜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无机中空纤维膜的制备、表面改性以及在液体分离、气体分离以及膜催化技术中的应用。

  • 标签: 无机中空纤维膜 相转化法 溶胶凝胶法
  • 简介:通过机械活化、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XRD、粒度分布和SEM表明:材料为纯相的橄榄石型,碳包覆使材料的二次颗粒尺寸有所减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包覆能有效降低材料的电化学极化。在2.6~4.5V的充放电范围内,LiFePO4/C以0.2C放电的首次可逆容量为135.41mAh/g。

  • 标签: LIFEPO4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 简介:依据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冲击和旋转,设计了一种小型储备式电池结构。以锌银电化学体系为研究对象,制备出大小为Ф18mm×201/mm的储备式锌银电池。当冲击加速度大于3000g(1g=9.8m/s^2),储液泡囊被击破;旋转速度高于5000rpm时,电解液能分散到电极群中,电池实现激活。电池(15个单体)以40.0mA电流输出,当电压不小于17.0V时,放电时间为43S。采用粘结法制备的Zn、AgO电极,放电的电流密度可达83.3mA/cm^2。

  • 标签: 引信 锌银电池 泡囊 双极片
  • 简介: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iO2/PVDF纳米纤维复合膜,并把其作为一种增强体浸渍到全氟磺酸树脂中得到SiO2/PVDF/Nafion纳米纤维增强复合质子交换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及纤维分散状态,研究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并考察了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质子传导性能。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充分填充纤维膜并且分散均匀,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及热机械性能有所提高,SiO2/PVDF/Nafion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随着纤维中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最高可达到0.23S/cm。

  • 标签: 静电纺丝 SiO2/PVDF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
  • 简介:摘要本文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是用了混合溶剂热法的制备方式,制备了新电池负极材料,使用四氧化三铁微球有效对比和分析了实心和中空四氧化三铁微球的电化学性能,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制备以及锂电池的性能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标签: 锂电池 负极材料 四氧化三铁微球 形貌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通过研究以石墨片为正负电极的无膜单液铅酸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分析了Pb~(2+)浓度、充放电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充放电制度下,随着Pb~(2+)浓度的升高,电池的平均充电电压逐渐降低,平均放电电压升高,当电解液中H~+浓度小而且Pb~(2+)浓度相差较大时,导电率降低,从而减小了电池的放电容量,导致电池能量效率下降。电池的充电电压和放电容量随充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放电容量和电压却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且在充、放电电流相近时电池的能量效率相对要高。

  • 标签: 铅酸液流电池 石墨 离子浓度 充放电性能
  • 简介:为提高脉冲氙灯的工作性能,降低脉冲氙灯的着火电压。文章围绕提高脉冲氙灯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采用等静压制、高温烧结、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氧化钪铝酸盐、高温浸渍发射物质等工艺,制备出含钪钡钨阴极。对该阴极的热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阴极温度分别为950℃、1050℃和1100℃时,阴极脉冲发射零场电流密度分别为23.6A/cm^2、35.7A/cm^2和49A/cm^2。在铝酸盐中掺入一定量的氧化钪,其作用在于和铝酸盐中的氧化钡结合为2BaO+0.5Sc2O3,它成为氧化钡或钡原子的载体,起控制和补充发射源的作用。因此,在铝酸盐中掺一定量的氧化钪能显著提高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该阴极具有均匀性良好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和较好的抗离子轰击能力。

  • 标签: 含钪钡钨阴极 掺氧化钪铝酸盐 氧化钪 电流密度
  • 简介:摘要随着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制备涉及到的制作技术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向。在现有的生产半导体有关技术中,关键应当落实于制备其中的封装件。与此同时,半导体行业体现为劳动密集的状态,而与之有关的封装件制备操作也牵涉较多的相关工序。半导体封装件如果体现为优良的运行效能,则有助于延长半导体部件得以运行的年限,同时也优化了制作质量。具体在制备各类封装件的实践中,技术人员有必要关注封装件的安装部位以及其他要素。针对不同种类的封装件而言,之相应的封装制备技术也应当体现为差异性。

  • 标签: 半导体封装件 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
  • 简介:摘要发光二极管(LED)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LED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

  • 标签: 发光二极管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发光二极管(LED)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LED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

  • 标签: 发光二极管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 简介:采用沉淀法制备硫溶胶,通过活性炭吸附溶胶中纳米尺度的硫颗粒,在常温下制得硫碳均匀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正极。通过SEM和XRD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法和电化学阻抗测量法测试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的硫颗粒直径在50nm附近,且硫在活性炭中均匀分散。在电流密度为0.2mA/cm2时,含该复合材料正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93mAh/g。循环充放电50次后,正极放电比容量为460mAh/g。

  • 标签: 硫溶胶 活性炭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 简介:在1L搅拌槽式反应器中设计、研究了恒压降温、低温升压2种甲烷水合方案来制备水合物.实验得出如下结论:①较大初始过冷度有助于甲烷气体的溶解、水合物晶体成核和生长;②低温升压水合过程储气量、水合速率分别为146.3Vg·VH^-1、0.321Vg·VH^-1·min^-1,高于恒压降温过程,为较优的操作方法.另外,对比人工样品和海底天然样品的形态特征,发现水合物形态水合过程有关.同时,实验室模拟了海洋水合物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水合物生长具有方向性,可为水合过程分析及水合反应器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烷水合物 过程设计 水合速率 样品 模拟
  • 简介:综述了LiPF6的制备方法.LiPF6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固反应法、HF溶剂法、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法4种.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和作者产业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对LiPF6的纯化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电解质 LIPF6 制备 纯化 锂盐
  • 简介:以氢氧化锂、柠檬酸以及醋酸锰、醋酸镁为原料,利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LiMn2O4及其Mg元素的掺杂产物,采用XRD、FTIR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性能。XRD测试表明,所有产物均为尖晶石相结构,Mg离子能很好地溶入尖晶石相产物的晶格之中;FTIR结果显示,经过Mg元素掺杂改性后,产物中的Mn(Ⅳ)-O和Mn(Ⅲ)-O键分别存在着蓝移和红移现象;电化学测试则表明,LiMg0.2Mn1.8O4的初始电化学容量较LiMn2O4低,但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电化学容量超过了LiMn2O4,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LiMg0.2Mn1.8O4的容量衰减率较小,循环性能相对于未掺杂前的产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尖晶石LIMN2O4 低温固相法 Mg元素 掺杂改性
  • 简介: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以KOH和CO:为活化剂,采用物理一化学联合工艺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以所制备的活性炭为电极材料制备了2.7V/1500F聚合物超大容量电容器,并对其充放电特性、容量、内阻、循环性能、漏电流、安全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为电极材料制成的碳基超级电容器,其充放电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实际容量可达1670F,活性物质的克容量为110.6F/g,电容器内阻在6mΩ以下;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达5.96Wh/kg,5000次循环后容量无明显的衰减现象。过充、短路、挤压和针刺四项安全测试测试结果良好。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碳电极材料 比容量 循环性能
  • 简介:以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为基膜,热压复合聚乙烯锂电池隔膜,制备一种动力电池用复合锂离子电池复合膜。通过取实验节存的标准正极片和负极片,使用本工艺制备的不同规格聚四氟乙烯锂电池复合隔膜,制作软包装实验电池。研究分析聚四氟乙烯复合聚乙烯隔膜作为动力电池隔膜性能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热压复合处理后隔膜的仍具有较高的空隙率,达到了42.4%,其刺穿强度达到原来的3倍;库伦效率常规隔膜相近,为72.8%~79.3%,但交流内阻明显偏大,为常规隔膜的1.5倍~2倍。

  • 标签: 聚四氟乙烯 锂离子 复合隔膜 制备 研究
  • 简介:大家知道,使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命令进行复制备份操作时,若遇到同名文件,我们要么选择“是”或“全部”进行覆盖,要么选择“否”不做备份。而真正的文件备份应该能智能地分析出同名文件的新旧并用最新文件做好备份,当Windows不能完成这个工作时就交给“FastCopy”来帮你完成吧,该软件号称是Windows平台上最快的文件拷贝、删除软件。

  • 标签: 文件备份 WINDOWS平台 复制 智能 文件拷贝 工作时
  • 简介:摘要在当前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化工技术涌现,并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生产中。为了迎合可持续发展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天然气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首选,代替以往的煤气。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烷烃,尤其是甲烷占比较大,加之有少量乙烷和丙烷。天然气主要存在于页岩层、油田和气田中,安全性较高,可以避免燃烧后废水或废渣出现。本文就天然气制备乙炔工艺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天然气 乙炔 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