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虽然来势凶猛的SARS暂时隐退,但它的阴影仍未完全消除。谈起这场瘟疫,人们仍心有余悸,有媒体报道,SARS仍会再次“光临”。迄今为止,仍没有SARS病毒传染病的特效药。为此,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展开SARS大战,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再面对SARS时,不再恐慌畏惧。

  • 标签: 艾滋病 抗SARS药物 研制 染病
  • 简介:分析了影响钢筋屈比的常见因素,有化学成分、晶粒度、微合金化等。着重讨论了在合金元素含量不变的情况下轧制温度控制对钢筋屈比提升的影响。通过轧制实践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加热炉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可以有效提升钢筋屈比。

  • 标签: 抗屈比 晶粒度 加热温度 氮微合金化
  • 简介:采用CCDS2000型爆炸喷涂技术,在水泵和水轮机等流体机械常用不锈钢0Cr13Ni5Mo上制备WC-12Co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SEM、XRD、电子拉伸试验机、冲蚀试验机等测试分析手段和研究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孔隙率、结合强度、冲蚀性能等,并分析涂层的冲蚀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WC-12Co涂层的孔隙率为0.63%,硬度为1305.6HV0.2,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达到130MPa。此外涂层冲蚀性为基材G0Cr13Ni5Mo不锈钢的4.76倍。冲蚀后涂层内部裂纹主要以穿晶断裂、沿晶断裂形式扩展。因此利用爆炸喷涂制备WC-12Co涂层在高含沙水流的流体机械零部件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爆炸喷涂 流体机械 结合强度 冲蚀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
  • 简介:烧结机尾部的单辊破碎机齿冠使用寿命过短是制约烧结工艺的技术难题之一。由于工作环境恶劣破碎机齿冠平均使用寿命不到5个月。通过分析齿冠受力情况、失效特征及影响高铬铸铁抗磨性能的各方面原因,提出了优化辊齿结构和改进齿形的方法,实施后提高了破碎机齿辊使用寿命。

  • 标签: 单辊破碎机齿冠 设备隐患 结构优化
  • 简介:锅炉省煤器磨损一直是困绕锅炉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Km高温蚀耐磨涂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情况,通过实践充分肯定了Km高温蚀耐磨涂料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 标签: 省煤器 涂料 耐磨
  • 简介:2519铝合金热轧板在530℃下保温2h后,分别于室温(20℃)水、机油和空气中淬火,经10%冷轧变形后,于180℃进行人工时效。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研究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空气淬火的合金晶界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粒子粗大,呈不连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为130nm,晶间腐蚀深度为300μm;经室温水淬和机油淬火并时效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较小,呈链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分别为20nm和30nm。经室温(20℃)水淬火的合金未发生晶间腐蚀,经机油淬火的合金只发生局部点蚀,说明经室温水淬的合金比经空气和机油淬火的合金时效后具有更好的晶间腐蚀性能。

  • 标签: 2519铝合金 淬火介质 显微组织 晶间腐蚀
  • 简介:MgO由于具有良好的侵蚀等高温特性,广泛用作耐火原料。但MgO又存在易与空气中水分反应产生较大膨胀的缺点,特别是添加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MgO,容易发生水化,造成结构体剥落。此前,抑制MgO水化的研究较多,但其多是添加低熔物的作法,影响耐火材料性能。

  • 标签: 抗水化性能 MGO 酸化处理 不定形耐火材料 微粉 利用
  • 简介:通过测定进口的C1720HT态铍铜合金以及国产QBe2CY铍铜合金时效后的弯曲应力松弛性能,并对应力松弛性能曲线进行了拟合和外推。根据拟合曲线和外推到1000h后的应力松弛极限可以看出,C1720HT态铍铜合金的应力松弛性能明显优于国产铍铜合金。从定点金相中看出,C1720HT组织明显均匀,晶粒尺寸大多数在15-45μm之间。另外,还研究了添加Co以及不连续析出、温度等对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铍青铜 应力松弛 不连续析出 时效 组织
  • 简介:采用纯Cu粉、Cu-2Zn粉、Cu-2Fe粉、Cu-2Zn-2Fe粉等4种不同成分的铜剂,以Fe-Cu-C烧结钢为基体,在1120~1150℃、保温30min工艺下铜,研究不同成分铜剂的熔性能及其对铜烧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其它3种铜剂相比,Cu-2Zn-2Fe铜剂铜性能最好,烧结钢铜后表面质量均匀一致、无溶蚀现象;上下表面硬度基本一致,较未铜烧结钢提高了约60%;4种铜剂铜的烧结钢冲击韧性为13.7~14.0J/cm^2,较未铜的提高2倍以上;在铜剂中,Fe元素可以降低铜剂熔体活性、增加黏度;Zn元素可以降低铜剂熔体黏度、增加其活性。

  • 标签: 渗铜剂 烧结钢 熔渗性能 力学性能 溶蚀
  • 简介:研究了加入金属铝、锰、硅粉等及其复合添加剂对铝锆碳质浸入式水口的性能影响。加入适量的Mg粉、Al粉、Mn粉添加剂可有效改善Al2O3-ZrO2-C材料的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从而提高了材料抵抗氧化的性能。研究发现,Mn粉添加剂对试样的改善效果最好。从各性能指标看,Mn粉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铝锆碳质浸入式水口的强度,而且对材料的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有显著改善。

  • 标签: 浸入式水口 添加剂 抗氧化性
  • 简介: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在线冷却方式对X70级耐酸管线钢力学性能和HI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层流冷却相对于在线空冷,钢板的强韧性有明显提高,两种工艺下钢板的硬度指标相当;在相同冷却工艺下,提高终轧温度有利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提高;HIC性能只与铸坯质量有关,与轧制工艺、组织状态、晶粒度大小无关。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了X70级别耐酸管线钢的工业试制,所得X70管线钢在强韧性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保持了良好的HIC性能。

  • 标签: X70耐酸管线钢 力学性能 抗HIC性能
  • 简介:以Fe、Al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通过偏扩散/反应合成烧结,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通过XRD、SEM、EDS等表征手段,研究多孔试样烧结过程中基础元素的挥发及孔结构变化行为,并进行室温状态下的水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1000~1300℃之间,随温度升高,试样在真空烧结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升高,在最终烧结温度为1300℃、保温4h的条件下,质量损失率为10.5%;而试样在氩气氛烧结过程中,随温度升高试样质量几乎没有变化;氩气氛烧结条件下制备的FeAl多孔材料的水腐蚀性能明显优于真空条件下制备的多孔试样。氩气氛条件下烧结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能够避免真空烧结过程中Al元素的挥发,从而有效提高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水腐蚀性能。

  • 标签: 氩气氛烧结 FeAl多孔材料 Al元素挥发 水腐蚀
  • 简介:引入“固态扩+轧制”的表面改性方式,即在研究镁合金薄板表面改性方法及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固态粉末包覆热扩的方法,对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获得研究目标材料;借助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其冷轧过程,获得最优的轧制工艺参数并进行轧制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xRD)、金相显微镜、布氏硬度测量计、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CorrTest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检测材料表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轧制变形后的表面组织晶粒更加细小、均匀;耐磨性有所改善,表面硬度由HB61.4提高至HB63.5,摩擦因数由0.52变为0.6,表面摩擦磨损质量损失由0.33mg降低至0.26mg;表面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其开路电位由-1.594V变为-1.574V,自腐蚀电位由-1.574V变为-1.38V,自腐蚀电流密度由6.2×10-3mA/cm2变为7.0×10-4mA/cm2。

  • 标签: 轧制 固态扩渗 镁合金 表面性能 LS-DYNA
  • 简介:H13(美国钢号)是使用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之一。由于这种钢裂纹敏感性较强,所以在炼钢、热加工中如果控制不当,很易引起开裂,最常见钢坏角现象。结合生产实例试图从钢质及热加工制度两方面探讨开裂原因。

  • 标签: 非金属夹杂 轧裂 热塑性 分析
  • 简介:通过压制、预烧和熔,制备1种液压零件用粉末冶金铜钢。用UMT~3型摩擦磨损实验机评价该材料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研究基体密度对铜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耐磨合金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边界润滑条件下,铜量相同,基体材料密度分别为6.40、6.60、6.80g/cm2的粉末冶金铜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4h的质量磨损量分别为1.70、1.50和3.10mg;而传统耐磨合金中硬度较低的HMn58—2铜合金磨损量为24.10mg,磨损较快。

  • 标签: 粉末冶金 渗铜钢 边界润滑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高体积分数金刚石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由于硬度高导致其难以加工成形。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制备多孔金刚石预成形坯和Cu熔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实现金刚石/Cu的近净成形。本文对经过表面镀铬再镀铜的金刚石粉末注射成形涉及的关键工艺,包括粘结剂的选择、注射成形工艺过程、烧结工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成分为70%石蜡+25%高密度聚乙烯+5%硬脂酸的粘结剂作为金刚石粉末注射成形的载体时,喂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流变性能,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固相体积分数。采用上述配方的粘结剂,最佳的注射温度为165-175℃,注射压力为80~90MPa。脱脂金刚石预制坯最佳的烧结条件为:烧结温度1050℃,保温时间25min,此时坯体的强度达到10MPa,孔隙基本全部为开孔隙。

  • 标签: 注射成形 金刚石坯体 强度 开孔率
  • 简介:自动控制系统是压返排液处理系统的核心系统之一,借助于功能强大的Labview软件和MATLAB软件建立了压返排液处理控制模块的虚拟样机,对压返排液处理系统的测试功能、数据储存功能、显示功能进行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便于及时发现控制系统的漏洞,及时完善系统,提高了现场控制系统的可靠度。

  • 标签: 压裂返排液 自动控制系统 LABVIEW软件 虚拟样机
  • 简介:以Cu-Zr混合粉末为熔剂,密度为1.4g/cm3的多孔C/C复合材料为坯体,采用反应熔法制备C/C-Zr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并对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剂中Zr含量不同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均主要由C,ZrC和Cu相组成。随熔剂中Zr含量由50%增加到70%(质量分数),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u含量逐渐降低,熔剂中Zr含量为60%时复合材料中ZrC含量最高(43.2%)。C/C复合坯体内的孔隙被反应生成的ZrC相及残余Cu相充分填充,炭纤维周围存在一层较致密的ZrC层,在远离炭纤维处,ZrC颗粒与Cu相呈混合分布状态。ZrC与C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在ZrC颗粒长大和粗化过程中,形成了部分含内嵌Cu晶粒的较大ZrC颗粒。

  • 标签: C/C-ZrC-Cu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组织 Cu-Zn混合粉末
  • 简介:基于质点振速对岩体损伤的判据,利用Tc-4850爆破振动测试仪,对某大型露天铜矿的预爆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边坡损伤效应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预爆破对高陡边坡的影响深度为0.45—0.75m;随着与爆源距离的增大,岩体爆破损伤程度减小,累积损伤效应逐渐变得不明显;水平和垂直方向测试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说明爆破作用下岩体损伤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测试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岩体力学参数的研究和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预裂爆破 边坡开挖 岩体损伤 损伤判据 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