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矿区地质和室内工作基础上结合新探矿工程揭露的现场地质资料,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证据,重点讨论了区内峨眉山岩浆活动和裂谷活动与成矿关系,并提出该矿田矿床“裂谷沉积-改造”成矿模式,以此为依据,对区内各点成矿潜力简要对比。

  • 标签: 铅锌矿床 成矿模式 成矿对比 毛坪-云炉河坝-大发
  • 简介:【 摘要 】 2020 年 中国 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房地一体化专项项目,房地一体化实质上是地籍测量;在传统上, 中国 的地籍测量以全站仪和 RTK 测量为主,辅以激光测距仪和量尺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效率较慢,难以满足当前地 籍 测量效率的要求 。 基于此, 论文 提出了一种综合三维实景模型和激光点数据的地籍测量方法,之后通过一个实例对该方法的精度和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和模型可行。

  • 标签: 地籍测量 三维实景模型 三维激光 无人机
  • 简介:摘要:密码技术可以保护政府平台与上应用的安全性,据此,必须要建立以密码为主的安全防护体系。本文首先从政务密码安全情况着手,简述了政务密码应用现实情况,然后分析与探讨了基于密码的政务密码应用设计,以供参考。

  • 标签: 密码云 政务云 密码应用
  • 简介:带电的方向部位,与的运动方向有密切的关系。在对流层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压降低,体积渐渐膨胀,消耗了本身的热量,所以就边上升边降温,当上升空气的水汽压高于饱和水汽压时,就会有一部分水汽以空中烟粒、微尘为核而凝结成为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可以看做是导电性较好的导体。这些小水滴在自然界力的作用下产

  • 标签: 饱和水汽压 云带 微尘 上升过程
  • 简介:针对2012年7月23日云南腾冲的一次混合型层状降水过程,联合35GHz多普勒偏振雷达、雨滴谱仪和探空仪进行联合观测与分析,根据Z—qr(雷达反射率因子—雨水含量)的关系式,反演雨水含量(qr)、水含量(qc)以及空气垂直速度(w)。结果表明:在较强回波区,水含量为0.5-0.8g·kg^-1,雨水含量为0.2g·kg^-1,空气垂直速度为0.6-1.0m·s^-1,对应时段的小时雨量较大;通过水含量与雨水含量、雨水含量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散点图,分别得到各自的拟合公式。当水含量〈0.8g·kg^-1时,直接通过拟合公式得到的宏观参量的精度较好。

  • 标签: 联合观测 云雷达 云宏观参量
  • 简介:利用淮南气候环境综合试验站2015年1月雷达观测资料,对淮南地区冬季的宏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淮南地区冬季云云底高度在0.21~11.0km,其中0.5km和2.0km高度底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全部云系的16.7%和11.3%;云顶分布在0.36~11.3km,其中5.0km和5.5km处云顶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全部云系的9.25%和10.0%。云层厚度为0.1~8.3km,73.4%的云层厚度在2.0km范围内。(2)低云、中云、高云分别占全部云系的44.0%、29.4%和26.6%,平均厚度分别为2.4km、0.8km和0.6km。(3)该地区冬季总云量较少,为13.7%~21.8%。单层云出现频率占总云量的45.2%~77.8%,多层云出现频率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 标签: 淮南 云雷达 冬季云 宏观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逐渐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智能平台技术,以满足在数据处理、低延迟应用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 标签: 边缘云计算 数据智能云平台 技术
  • 简介:GIS的表现形式已经由早期的系统转向了服务,而计算已经成为支撑GIS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面对广泛而迫切的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应用需求,亟需构建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结合计算和GIS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一个面向海洋基础地理信息、基于混合模式、面向服务架构的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架构设想,分析了需要重点研究的存储优化、自适应可视化与并行处理等关键问题,为构建"按需、实时、动态、易用"的服务平台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海洋测绘 海洋地理信息 云计算 面向服务 智慧海洋
  • 简介:对飞行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云中能见度小对飞行的影响,主要是能见度恶劣。滴的物态,大小,浓度、的含水量都直接关系到云中能见度恶劣的程度.卷云、卷层云的滴浓度很小,含水量比其它小得多,所以在卷云、卷层云中飞行时,能见距离较大,一般为数百米,有时可达1—2公里。

  • 标签: 飞行 能见度 能见距离 含水量 卷层云 云滴
  • 简介:目前,遥测站已普及,除了、能、天仍为人工观测外,其它的项目都可由仪器自动记录,而在、能、天这三个观测项目中,的观测是最为复杂、最需要经验的。的观测不仅关系到航空飞行的安全,而且对天气预报,尤其是短期预报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虽然已有比较系统的高空探测资料,但由于测点少,远不及地面测点稠密,同时高空探测稀疏,而地面观测资料时次多,资料更丰富、连续,能更好地反映大气的活动状况,所以认真做好的观测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高空探测资料 地面观测资料 人工观测 识别 自动记录 观测项目
  • 简介:摘要:机载雷达点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以及车辆自动驾驶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机载雷达采集的原始点数据常常存在高噪声和杂散点的问题,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基于点强度与颜色的机载雷达点滤波方法进行优化研究,旨在提高滤波效果和准确性。

  • 标签: 机载雷达 点云滤波 强度 颜色
  • 简介:在巨分子聚合形成过程中,一般都包括了分子间的非弹性磁撞与分子间的自引力。本文主要对分子间的自引力在这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分子间自引力对分子去的成团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旋涡星系 分子云 恒星形成 自引力 非弱性磁撞
  • 简介:摘要:网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新型城域网建设能够充分利用技术融合优势,适应当前城域网运行朝向算力资源利用优化、浅边缘下沉、流量流向疏导等方向转变需求,实现城域网运行方式优化,提升承载能力。本文在明确网一体化发展必然性基础上,说明新型城域网网络架构设计、网部署方案及演进策略,以此为相关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为提升城域网运行水平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云网一体怀 新型城域云网 部署方案
  • 简介:桂南-粤西的开地块,位于特提斯构造带和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交汇处.其变质基底仅出露于两广边境的开大山地区,但古生代海相沉积盖层分布广泛,甚至跨越北部湾.地块北缘的古生代深水沉积带,也延展到越南东北沿海地区.开地块的范围,可能西起红河三角洲,东达珠江三角洲.晚古生代时,它可能为地处南纬低纬度海域的碳酸盐台地.古南中国海于中晚二叠世开始张开,使开地块北移,与大明山地体碰撞,形成开北缘的造山带.中晚三叠世,古南中国海的进一步扩张和桂西-越北的古特提斯向南消减,又形成晚二叠世造山带以北的印支期岩浆弧和磨拉石,也是东古特提斯闭合过程的重要部分.新生代早期南中国海张开前,古南中国海北侧的南沙地块可能和开地块相接,总面积可能超过50万km2,在东南亚地质演化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志留纪 云开地块 华南 越南 古特提斯 古地理
  • 简介:1前言1988年,由法国石油研究院(IFP)所属协会做出了Marmousi原始模型。由于它的出现,这种模型及其声波有限差分合成数据已被全世界成百上千的科研人员用于许多地球物理科研项目,直到今天仍然是出版最多的地球物理资料集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软件性能的进步使得对模型和数据集进行重大的升级成为可能,因此有希望扩展该模型实用性的日子将要来到。本文概述最新生成的Marmousi模型和数据集——我们已命名为Marmou~2模型

  • 标签: Marmousi2模型 AVO分析 地震偏移 横波速度 纵波速度
  • 简介:介绍了Joshi均质油藏多分支井产能模型、我国学者程林松多井底分支水平井产能模型和考虑井筒内压降的油藏与井筒耦合模型的产能公式,并对各产能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对各产能公式适用的条件及油田实际生产指导意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多分支井 产能模型 油藏/井筒耦合 公式
  • 简介:一、前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GIS与Internet技术的集成逐步成为GIS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并已经产生了GoogleMap、图行天下等网络电子地图。但是GIS发展存在两个硬伤:专项GIS应用缺乏普通用户支持推广;公开GIS应用也因功能单一、附加信息量少、缺乏交互,所以少有吲头客。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设想建立一种方便普通用户使用、信息量大、信息价值高、可以交互的GISVlog模型

  • 标签: GIS INTERNET技术 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OOGLE 普通用户
  • 简介:从表达现实世界的方式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这两方面出发,论述了GIS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与表达。根据数据的使用方式决定地理数据模型的选取,以建立面向对象的地理要素模型为例来说明建模的过程,提高模型的实用性。

  • 标签: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