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药用植物内生菌有产生活性物质的潜力,是天然功能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文章从温度、pH、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与还原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探究铁皮石斛内生菌H1B1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红色素对温度、自然光较为稳定,对紫外线敏感;该色素在pH≥7环境条件下色素稳定性高且有增色效应;金属离子中,K+、Mn2+、Mg2+、Co2+、Al3+、Cu2+、Na+、Zn2+对该色素有护色或增色作用,但Fe3+和Ca2+对色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容易产生沉淀;NaCl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能较好地保持红色素色价的稳定性,且10%~15%的葡萄糖对其有明显的增色效应。

  • 标签: 红色素 稳定性 提取 内生真菌 铁皮石斛
  • 简介:分析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HBsAg与其它项标志物的关系韩兆云,王保安徐州市卫生防疫站(221003)1991年我们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进行了抗-HBs、HBeAg、抗-HBe、抗-HBc标志物的测定,借以进行两对半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以便为饮...

  • 标签: HBSAG 携带者 标志物 无症状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传染性
  • 简介:随着食品、化工、医药、饮料工业的发展,活性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过去所用的活性炭大多以果壳、木屑、骨骼为原料,生产成本较高,原料不易获得。若以煤炭为原料,则原料十分丰富,且成本也较低,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活性炭原料。作者利用华东理工大学和淮北煤炭化工开发公司研制的活性炭对饮料用水进行处理,探讨煤质活性炭AM-2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替代现在的果壳或木质活性炭的可能性。

  • 标签: AM-2活性炭 饮料用水 水处理 应用实验
  • 简介:建立了酰胺小柱净化-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海米中4种合成着色剂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50%丙酮水溶液为提取试剂,干法装聚酰胺粉填料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在AthenaC18-WP柱(4.6mm×250mm,5μm)上,以甲醇和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种合成着色剂在0.2mg/L~2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04mg/L~0.06mg/L之间.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合成色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5.0%~9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6%~5.18%之间.该方法成本低、简单高效,可用于海米中合成色素的日常检测和风险监测.

  • 标签: 聚酰胺小柱 海米 合成着色剂
  • 简介: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葡萄子油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30MPa,温度45℃,时间1.5h,提取率可达14%。葡萄子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葡萄子油 亚油酸 压力 温度 时间
  • 简介:目的研究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4种交链孢毒素对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体外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Het-1A用不同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处理,分别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染法、PI单染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Het-1A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交链孢毒素对Het-1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4.31、43.38、121.91和141.96μmol/L,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并可通过引起G_2-M期比例上升而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AOH和AME可通过剂量依赖增强caspase-3活性引发细胞凋亡。结论AOH、AME、TeA和TE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G_2-M周期阻滞等对Het-1A产生急性毒性。

  • 标签: 交链孢毒素 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 A 急性毒性 体外试验
  • 简介: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用天然色素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对近十年来超临界CO2萃取天然色素的研究报告做了统计,重点介绍了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色素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天然色素 进展
  • 简介:2-苯乙醇是一种具有玫瑰香气的芳香醇,作为重要香味添加剂之一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及烟草行业中。国内外崇尚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天然2-苯乙醇。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单相单菌株产量分别达到3.6g/L和3.8g/L。本文从9株酵母及9株白地霉中筛选出一株2-苯乙醇产量达1.6886g/L的酿酒酵母菌株TYQ和另一株产量达1.0025g/L的白地霉菌株GS10A。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酵母TYQ培养基优化,获得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80g/L,L-苯丙氨酸35g/L,酵母粉10g/L,蛋白胨10g/L。该菌株在接种量10%(v/v)、28℃、120r/min条件下发酵36h2-苯乙醇产量为4.4025g/L。

  • 标签: 2-苯乙醇 酿酒酵母 白地霉 培养基优化
  • 简介:对一株丝状真菌(Miug-2.7)产天然红色素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淀粉用量3%、蛋白胨1%、大豆浸出物1%,pH为7.5,培养温度25℃、摇床频率200r/min,培养时间为72h的条件下,100mL发酵液所得的干菌丝经溶剂提取,色价可达900以上.

  • 标签: 丝状真菌 天然红色素 发酵 食品添加剂
  • 简介: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磷钨酸(Keggin型)负载于SiO2上,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PW(12)/SiO2,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FT-IR、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且负载后PW(12)的Keggin型结构不变。当醇酸摩尔比为3∶1,PW(12)负载量为30%,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酯收率可达85.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性能稳定。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磷钨酸 SIO2 负载型催化剂 尼泊金丁酯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的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转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的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释放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和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的氧化损伤,这种损伤与CYP2E1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经审核,现批准焦磷酸四钾、迷迭香提取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2种物质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硬脂酰乳酸钠等酸酯、硬脂酰乳酸钠等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用量及使用范围.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新品种 焦磷酸 物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硬脂酰乳酸钠
  • 简介:部机关各司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医疗卫生应对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卫生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食品安全风险 事故应急预案 卫生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简介: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三阶段国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监督抽检中2批次婴儿配方乳粉检出阪崎肠杆菌的情况通告如下:一、2015年8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接到报告,美可高特(中国)羊乳有限公司2015年6月16日生产的规格为365克/罐的“美可高特”牌“配方羊奶粉(1)”和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2015年6月19日生产的规格为900克/罐的“红果”牌“优尔特智冠婴儿配方奶粉(1)”检出阪崎肠杆菌。

  • 标签: 婴儿配方乳粉 监督管理 药品 食品 婴幼儿配方乳粉 阪崎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