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青海天然草地在发育形成上表现出其特殊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在北半部(不包括祁连山地)表现为径向的水平分布规律。从湟水流域向西,地势逐步抬升,经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到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由温性草原逐渐向温性荒漠过渡。在青南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草地类型大体出现山地疏林草甸→高寒疏灌草甸→高寒(嵩草)草甸→高寒(针茅)草原的演替序列。且天然草地的水平地带分布呈不连续性,以及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叠加性。

  • 标签: 青海 天然草地 分布规律
  • 简介: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对处于盛花期的冷蒿进行24h内3维空间花粉传播动态进行监测。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花粉数量总体在减少,花粉水平传播的最大有效距离大于300cm;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传播花粉粒的数量亦在减少,花粉粒大部分集中在0-40cm高度层面上,其垂直传播的有效高度大于100cm。在11∶00-13∶00左右花粉的捕获量达到了24h中的最大值;冷蒿花粉传播受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

  • 标签: 花粉 传播规律 冷蒿
  • 简介:通过对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L.)进行不同的去花处理,探讨现蕾期去花对菊芋块茎生物产量及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为菊芋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去花处理显著提高了块茎生物量,且在去1/2花处理达到最高值,为959g/株;去花处理提高了叶数和块茎数,降低了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提高了叶比重块茎比重,降低了茎比重花比重和茎叶比;块茎比重和根冠比极显著正相关,与茎杆比重极显著负相关;块茎干量除与一级分枝数成正相关关系,与二级分枝数、花数、叶数、块茎数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块茎生物量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 标签: 菊芋 去花处理 物质分配规律 生物量 相关性
  • 简介: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大针茅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分析了入射PAR、冠层反射PAR、透射PAR、土壤反射PAR与FP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射与透射PAR呈较标准正弦曲线变化、而冠层反射与土壤反射PAR呈不太平滑的正弦曲线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中午12:30左右;FPAR曲线开口方向与PAR的开口方向相反,呈较标准的余弦曲线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中午11:30左右;且日均FPAR值可用一天内的上午9:30或下午14:30的瞬时值来替代;NDVI、LAI与FPAR均呈线性关系,且R2分别达到0.87、0.7。

  • 标签: 大针茅典型草原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简介:青海草业植入市场经济浅议王嘉礼王志远(执笔)(海南州草原站)(省草原总站)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天然草地五亿多亩,草地畜牧业是青海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青海草业将受到什么样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这是摆在我省草业工...

  • 标签: 草业发展 青海经济 草地畜牧业 草原站 草原建设 支柱产业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草原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草原制度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草原鼠虫害 草原鼠害 形态特征 专业技术人员 领域专家 内蒙古草原
  • 简介:两个独立的试验证明了在爱尔兰北部不同类型的潮湿草地上施哪种氮肥经济效益最好。每个试验分四个处理,三次重复。四个处理分别是:硫代硝酸铵(ASN)、硫酸铵(SOA)、尿素和对照。在中冬季节,每个处理都施以30kg/hm2的纯N。在Wharekohe淤泥沃土型草地试验中,SOA效益最好,增产部分的氮肥成本是每千克干物质4.2分,尿素是6.3分,ASN是7.3分。在海积粘土型草地试验中,尿素效益最好,增产部分的成本是每千克干物质9.6分,SOA是13.8分,ASN是27.5分。显而易见,在北方潮湿的条件下,ASN既没有SOA在易滤过的土壤型草地上效益那么好,也没有尿素在缺硫的土壤中那么经济

  • 标签: 硫代硝酸铵(ASN) 经济回报 海积粘土 硫酸铵(SOA) 尿素
  • 简介:地木耳是一种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的固氮原核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食用和入药,且资源丰富.本文对地木耳的形态与资源分布、营养成分,食用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地木耳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 标签: 地木耳 营养成分 经济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通过对山羊的生活习性、饲养特点、分布区域、品种结构和畜群比例分析,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就我省山羊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山羊 饲养 生态 发展
  • 简介: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青海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和治理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根据青海农牧业经济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依靠先进技术为根本手段,生态保护为基本目标,即走"生态-技术"农牧业发展道路.

  • 标签: 青海 生态-技术 农牧业 发展模式
  • 简介:多年生香豌豆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引进的国外优良牧草品种.试验针对多年生香豌豆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多年生香豌豆无论是作为牧草还是水土保持物种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适于黄土高原及其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于解决上述地区牧草品种单一,植被退化及农村饲料短缺等实际问题,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年生香豌豆 形态特征 经济性状 牧草品种
  • 简介:通过分析海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北农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思路与对策。

  • 标签: 海北州 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现状 对策
  • 简介:经调查分析,青海省肉牛羊育肥规模,犊牛为15万头,绵羊羔育肥规模为200万只,每年可增产牛羊肉产量2.75×104t,相当于全省牛羊肉总产量(13.3×104t)的20.68%.肉牛羊集约化育肥将成为青海省农牧业特色经济中的主要产业.

  • 标签: 肉牛羊 集中育肥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畜牧业生产现状、发展潜力的分析,提出了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应走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 标签: 青海畜牧业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依据现存蒙古马资源现状,论述了蒙古马的起源与现代蒙古马品种、数量、分布,生物学特征特性,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马文化、马产业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蒙古马 分布 特征 生态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