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窝封闭预防龋病效果肯定,技术成熟,针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填充材料、釉质处理、酸蚀处理上。窝封闭术主要从封闭剂保留率、龋降低率评价疗效,不同文献报道窝封闭术预防龋病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疗效影响因素较多,窝的深度、合并口腔问题、窝封闭的技术操作水平、窝封闭的材料、对象口腔保健行为习惯都会影响疗效,护理干预可以增进疗效。窝封闭术综合效益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窝封闭术可以减少龋病相关的卫生支出,同时还能够获得许减轻儿童的龋病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多隐性的效益,可作为一种口腔保健的公共卫生策略。

  • 标签: 龋病 窝沟封闭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定位肌间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需要进行肌间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麻醉方式,研究组采用B超定位下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方式下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镇痛的维持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7.5%,参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为优者所占比例为47.5%,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97.5%,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80.0%,对比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肌间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佳,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阻滞效果,对其手术期间的管理也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B超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六龄牙行以窝封闭适宜技术,以期预防发生窝沟龋、降低学生发生该病的概率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区共10所学校当中的2104名6到7岁的小学生,将其分成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包括了1052名学生(共有3256颗六龄牙)、B组包括了1052名学生(共有3354颗六龄牙)。A组经过筛选之后行以3M窝沟封闭剂予以窝封闭;B组则不予任何处理。评估封闭质量,并探讨其推广和应用情况。结果经过3年观察,A组发生窝沟龋症状的概率低于B组,其有效率在85%以上,两组间存在P<0.05;另外,在推广应用该封闭技术期间,3年内A组学生发生封闭剂脱落的概率约15%,较为理想。结论对儿童牙齿保健工作而言,应用窝沟封闭剂技术能够获得较好的针对六龄牙的积极影响,预防窝沟龋的效果较为理想,推广可行。

  • 标签: 窝沟封闭技术 六龄牙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抑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疗效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1周末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HAMD和HAMA评分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均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第6周末,对照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抑郁症 盐酸帕罗西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对患者加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点,对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患者GCS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其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也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急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在护理内科重症患者对其疾病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患者均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入院治疗人员。对所有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为(89.7±10.6)分,常规组为(74.9±11.2)分,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8%,常规组为68.8%,P<0.05;常规组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干预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P<0.05,卡方值为4.83。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行奥曲肽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74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将接受奥曲肽药剂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药物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详细记录信息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药物组的治疗有效率34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23例(62.16%),药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例(5.41%),常规组为5例(13.5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行奥曲肽药剂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奥曲肽 肠梗阻患者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樟碱注射液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4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樟碱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64.71%),不良反应发生率(2.94%)少于对照组(29.4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底病治疗中采用复方樟碱注射液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眼底病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激素
  • 简介:摘要在儿童时期容易出现龋,之所以出现该种情况与口腔内部的微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由于在儿童时期牙窝自身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为细菌的定植生长提供了环境,导致窝沟龋形成。为了预防窝沟龋的产生,应采用窝封闭术,以提升封闭剂的黏结面积,提升封闭剂在牙面上的密和性及渗透性,既能够提升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也起到了良好的防龋效果。本文对窝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窝封闭术的防龋效能。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儿童口腔 防龋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肌间臂丛神经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90例手术患者均选择肌间臂丛神经麻醉,分析90例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按照肌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医师职称和经验,可以分成经验主治医师、一般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3个组,评价3组麻醉优良效果。结果90例手术患者中有3例麻醉效果较差,改为其他麻醉方法,麻醉总有效率96.7%;90例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穿刺部位较大血肿,并发症发生率1.1%;经验主治医师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患者苏醒时间等情况对比,明显优于住院医师与一般主治医生;经验主治医师神经阻滞时间明显优于住院医师与一般主治医生;经验主治医师麻醉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住院医师与一般主治医生。结论肌间臂丛神经麻醉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 麻醉效果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窝封闭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单纯窝封闭术治疗,给予试验组儿童窝封闭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比较两组儿童邻面龋齿和龋齿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儿童封闭剂保存完好率。结果邻面龋齿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龋齿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封闭剂保存完好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窝封闭联合氟保护漆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儿童龋齿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窝沟封闭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参照组实施CT检查。研究组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研究组的检出率94.59%,误诊率0%,漏诊率2.70%优于参照组的75.68%,误诊率21.62%,漏诊率24.32%,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均有诊断率,核磁共振诊断更高一些,而且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为医师提供诊断依据,开展针对性治疗。

  • 标签: CT 急性颅脑损伤 核磁共振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樟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复方樟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野缺损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复方樟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效果显著。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继发性 缺血性眼底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睡眠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心内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睡眠护理干预,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同干预前相比,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对照组相比,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内科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舒血宁治疗,实验组应用长春西汀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d、7d时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春西汀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长春西汀 神经功能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颌面部肿瘤术后进行鼻唇瓣修复的价值探讨。方法选择24个月内进行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病患40例,按照其治疗时选取的皮瓣部位,各20例,分为前臂组与鼻唇组。将两组做完手术后的皮瓣的成活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鼻唇组皮瓣成功率为100%,接受皮瓣的修复率为100%,前臂组皮瓣移植成功率为95%,接受皮瓣部位修复率95%,两者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行对比。完成该移植半年以后,鼻唇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15%,前臂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5%,两者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结论在修复颌面部缺损时,使用鼻唇皮瓣的成活率比较高,外貌和相关语言等功能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如果在修复面积适中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鼻唇皮瓣进行移植。

  • 标签: 鼻唇沟修复 颌面部恶性肿瘤 前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口腔干预中采取窝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为数据验证分析随机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儿童开展平均分组研究,一组纳入50例儿童,参照组患实行常规检查处理,实验组实行窝封闭术,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参照组儿童龋齿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占据比例2.00%低于参照组的14.00%,P<0.05,统计学在数据研究意义。参照组儿童家属满意度评分(82.32±3.32)分低于实验组的(98.54±4.54)分,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意义。。结论将窝封闭术应用在儿童中有利于龋齿的预防,值得借鉴。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儿童口腔 防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过12周治疗后,FBG、2hBG、HbAl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FBG、2hBG、HbAl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较中效胰岛素能更好的平稳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各40例。度洛西汀组接受度洛西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度洛西汀组HAMD量表和LES评分均显著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总有效36例(9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28例(70.0%)(P<0.05),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12例(3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10例(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0,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较艾司西酞普兰高,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度洛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抑郁症 总有效性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经C7横突入路肌间臂丛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上肢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改良组经C7横突水平入路行肌间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行传统肌间阻滞,两组使用的局麻药量和浓度相同,比较两组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阻滞效果优者为97.5%,对照组阻滞效果优者为37.5%,改良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C7横突入路的肌间臂丛阻滞,定位简单,阻滞完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上肢/外科学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