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病变[1],但多属于亚临床型,一般不发生出血.然而,一旦发生出血,即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并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我们总结了1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变化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认为血糖升高与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颅脑损失 血糖浓度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两种浓度葡萄糖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患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对照组给10%葡萄糖溶液,观察组给12.5%葡萄糖溶液,然后根据出生后0.5h、1h、2h、3h、6h、12h、24h血糖值调整葡萄糖溶液的喂养频次.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血糖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6h后低血糖再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升血糖至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早期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喂养12.5%葡萄糖水可有效改善新生儿低血糖状况.关键词葡萄糖;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1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转流Roux-en-Y吻合术(RYGBP)术后血糖变化及转归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胃部疾病合并T2DM患者行胃部分或全胃切除,残胃食管近端空肠Roux-en-Y吻合术25例,根据入院时FPG水平分为3组:A组(7.0mmol/L≤FPG〈11.1mmol/L)、B组(11.1mmol/L≤FPG〈15.0mmol/L)、C组(FPG≥15.0mmol/L)。检测各组术前(0周)、术后1、4、8、12、24周FPG水平,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结果:各组术后FPG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术后24周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RYGBP术后T2DM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愈率为72%。结论:从血糖改善方面评估,RYGBP对所有T2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FPG水平过高时控制效果较差。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转流术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血糖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生化指标,它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一种单糖)浓度。糖代谢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能量、合成糖原和脂肪等物质,同时也是身体各器官组织正常运作的基石。本文将详细介绍糖代谢的来源、去路、调节机制以及与糖尿病的关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 标签: 血糖 糖代谢 胰岛素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比较评价微机血糖仪试纸带法测定血糖的可靠性。方法用血糖仪试纸带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GOD),分别对病人的血标本及高低质控标准血清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实验数据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955),不受黄疸、高血脂的影响。并且上述两种方法均符合回归方程的线性范围。结论微机血糖仪纸带法测定血糖,采用未梢血,操作简单,无需较高技术要求,只用1min时间就能测出结果,仪器及耗材价格的便宜,适用急诊和家庭病床病人需求。

  • 标签: 微机血糖仪 试纸带法 血糖 测定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比对分析。方法:根据《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2022年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能力验证/室间质评活动》的要求,使用临检中心发放的5个批号能力验证物品(待测样本)对我院临床科室所有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比对试验。结果:根据数据结果显示,低值与中值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但高值比对合格率较低。结论:在血糖检测过程中, POCT血糖仪进行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实用性较高,但血糖仪应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同时在使用时必须进行比对,合格后才能应用,且应定期进行校准及质控,以提高准确性。

  • 标签: POCT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因高血压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检测,并通过对比研究明确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不同参数条件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患者(P<0.05);胰岛素水平与sE-s浓度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糖水平与sE-s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性别、胰岛素等项目均可能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产生影响,因此临床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合理化干预对高血压疾病发生、进展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 血糖 胰岛素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用正己烷提取,经2-溴-对硝基苯乙酮衍生后浓集进样,采用C18柱(150×4.6mm,5/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环已烷羧酸为内标物,在波长252nm处测定。结果丙戊酸的线性范围为10.14~202.8μg/mL,平均回收率大于99.5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 标签: 丙戊酸 血药浓度 血浆 药物监测 临床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布洛芬家兔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醚(8∶2)混合提取液提取,Ca柱,以甲醇—0.05mol/LK2HPO4(70∶30;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50℃,以消炎痛为内标物进行测定。结果:布洛芬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ml,线性范围是1—48μg/ml,相关系数r=0.999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布洛芬血药浓度的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洛芬 血药浓度 药动学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血糖检验价值以及对血糖检验平均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健康体检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n=39),采取常规生化仪法,观察组(n=39),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法,以两组血糖检测结果与血糖检验平均时间为对比项目。结果 两组血糖值检验结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检验血糖平均用时(0.62±0.14)min短于对照组的(12.62±0.52)min(P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普通浓度、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麦粒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进行麦粒肿治疗的研究,将38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患者均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19例)选择低浓度治疗方法,观察组(19例)采取高浓度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以高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麦粒肿,对疾病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可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不会较低浓度用药更高,因此,用药安全性可得到保证。

  • 标签: 麦粒肿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不同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速测血糖对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抢救的10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院前经快速血糖测定明确诊断的50例为院前急救组,自行送来我院急诊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明确诊断后均予应用50%葡萄糖(50%GS)40~60ml静推,继以10%葡萄糖(10%GS)500ml静滴。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血糖昏迷发病至入急诊室时间、接诊至明确诊断时间、昏迷至应用50%GS时间、应用50%GS至清醒时间明显均较短,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测定血糖能及时明确低血糖昏迷的诊断,为院前急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意义甚大。

  • 标签: 快速血糖测定 低血糖昏迷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快速血糖与静脉生化血糖结果差异。方法:以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均实施血糖检测,抽取静脉血、末梢血,本研究在2019年6月开始,在2020年1月结束。所有患者中,42例男性,58例女性;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59.63±4.36)岁;病程为2-11年,平均为5.87±1.26)年。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末梢血诊断空腹血糖水平(6.45±1.08)mmol/L高于静脉血(6.21±1.12)mmol/L,但数据差异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静脉血诊断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检测中可采用静脉血、末梢血,均可有效检出疾病,静脉血稳定性更高,为糖尿病诊断金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糖尿病 末梢快速血糖 静脉生化血糖
  • 简介:摘要:本文分别从自我血糖监测、糖化白蛋白监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监测及动态血糖监测四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的妊娠期高血糖的常见血糖监测方式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糖 血糖监测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