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与心肌酶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儿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酶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AST、LDH、LDH1、CPK、CPK-MB。结果实验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中重度、轻度、中度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与正常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且病情越严重,各项心肌酶指标的参数值越高。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 缺血性 脑病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为缺氧缺血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和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25例)和应用舒适护理的研究组(2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MDI和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脑病 舒适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纳络酮联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HIE)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复方丹参、纳络酮合HBO治疗HIE60例,同时设胞二磷胆碱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三项支持、两项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CT的改变,NBNA评分及3月、7月和12月龄时精神运动发育商(DQ)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SOD水平、平均MDA水平以及CT检测结果和NBNA检测结果的改善成都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复方丹参、纳络酮联合治疗HIE有明显疗效。

  • 标签: 脑缺氧 脑缺血 复方丹参 纳络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缺血新生儿神经发育的疗效。 方法: 此次研究抽选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2 例缺氧缺血新生儿,实行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探究组( n=36 例)和对照组( n=36 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袋鼠式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神经系统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探究组患儿的神经系统损伤率( 8.33% )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神经系统损伤率( 30.56% ) , P < 0.05 。 结论: 对于缺氧缺血新生儿来说,在治疗期间给予其袋鼠式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对其神经系统的损伤,促进其神经发育,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实行应用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神经系统 新生儿神经发育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缺血心脏病患者应用蒙药冠心七味片的治疗措施,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蒙医内科接诊的108例缺血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蒙药复方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2.4±0.5)次/周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1.3)次/周,发作持续时间(2.1±0.6)min/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1)min/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心脏病患者应用蒙药复方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可临床推广。

  • 标签: 蒙药冠心七味片 缺血性心脏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采取常规脱水降压、降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对症处理,基础用药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丁苯酞治疗,对照组辅以阿司匹林片,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1d分别测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E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1、21dADL评分及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4/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31/50)(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结肠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8月~2012年12月住院的缺血结肠炎患者4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肠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2例缺血结肠炎患者,28例(67%)病人症状在发病48h内消失,39例(93%)病人症状在发病1周内消失,其余病人于发病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缺血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长期便秘有关。临床表现多有腹痛、腹泻及便血,结肠镜检查有特征性表现,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ischemic coliti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丁苯酞软胶囊.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5.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脑血管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对疗效有很大意义,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缺血性脑血管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西医结合治疗缺血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为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91.1%,对照组有效率77.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缺血脑血管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蒙西医 缺血性 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