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研究

刘少林

浏阳市中医院影像科湖南长沙410300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和MRI诊断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6例,对其分别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MRI的检出率为100%,符合率为89.28%。CT检查的检出率为92.85%,符合率为71.42%,可MRI检查检出率和符合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P<0.05;CT检查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要高于MRI,但是对基底节出血要低于MRI,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而言,使用MRI的检出率要高于CT,但是CT在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相对较为敏感。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MRI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指的是在围生期因缺氧、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是新生儿窒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出现多种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且容易存在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对新生儿的一生都有严重的影响。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强调尽早确诊、综合治疗,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影像学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6例,对其分别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6例,对其分别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者21例,日龄12h~7d。

1.2研究方法

先对所有患儿进行CT检查,使用飞利浦MX4000Dual双排和GE16排螺旋CT检查,层厚8mm,层间距8mm,WW80HU,照射条件35~38HU为120Kv,65~75mAs,所有患儿在进行扫描前30分钟均使用10%的水合氯醛溶液灌肠机,快速扫描12~16层。MRI检查采用GE1.5T磁共振机器,使用FSE获取T1W1、T2WI图像,在使用FLAIR序列,调节TR和TE,抑制脑脊液的信号低于脑实质,对区分水肿区域比较有利。必要时可以使用DWI、MRS和DTI。

1.3诊断标准

CT诊断标准:轻度:病灶仅在两侧大脑额叶出现,呈点片状,白质和灰质信号对比明显;中度:病灶超过2个脑叶,呈大片状,白质与灰质信号对比较为模糊;重度:病变为大面积弥漫性低密度病灶,白质与灰质无明显边界,脑沟和脑池明显变窄,甚至消失。

MRI诊断标准:轻度:病变仅在两侧大脑半球,枕叶、额叶、颞叶白质间可见少量的点状和片状信号,病变累积的脑叶低于2个,大脑重要功能区无明显受损,病灶无占位;中度:在轻度病变的基础上,可见额叶深部和基底节区有白质点状高信号,病变累积2~5个脑叶,大脑主要功能受损位置低于2个,存在颅内出血;重度:在中度基础上,可见大脑半球呈现弥漫性低片状信号,病变累及脑叶超过5个,大脑主要功能区受损位置超过2个,存在颅内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n,%)的方式体现,应用X2检验,当P<0.05时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比

56例患儿的CT和MRI检查结果见表1,MRI的检出率和符合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常见的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以足月儿较为多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为脑组织因及缺氧血样造成氧代谢水平降低,脑部缺血和脑水肿会造成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失衡,进而发生脑出血和就脑软化坏死萎缩。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死亡率非常高,且大部分抢救成功的患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影响患儿的一生。随着近些年来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CT和MRI等检查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帮助。新生儿的脑组织尚发育不完全,对于辐射的承受能力也非常低,容易受到辐射的伤害,CT属于低剂量辐射扫描,对患儿脑组织的损害非常低,且新生儿的脑组织机构特点对于CT成像更加方便。通过CT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出血位置和范围就。MRI是一项无辐射的检查方式,非常适用于新生儿疾病的检查诊断中,能够进行全身不同系统的检查,特别是颅脑。MRI的组织分辨率较高,获得的图像能够清晰的分辨灰质和白质信号,从而显像大脑的解剖学结构,MRI对及脑组织的异常变化很敏感。例如神经元损伤,通过MRI可以观察到脑髓鞘化的动态过程。另外,MRI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也非常高,不容易漏诊。CT与MRI均是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重要方法,CT在蛛网膜下腔出写和弥漫性点状出血方面的检查要优于MRI,而MRI更适合应用于基底节出血和脑水肿的检查中。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MRI的检出率和符合率要高于CT检查,主要原因是新生儿颅内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MRI对微小病灶的检出情况要明显高于CT,所以诊断准确性有所提高。而CT主要依靠密度分辨,在低密度形态下对于微小病灶和脑水肿比较不敏感。

综述所述,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而言,使用MRI的检出率要高于CT,但是CT在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相对较为敏感,在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检查方式,必要时可采用两种方式结合来提高检查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索凌云,何宁,张静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MR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3):115-119.

[2]姬星,景赟杭,闫军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9例CT、MR成像对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1):1474-1475.

[3]钟文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和MR表现分析及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3):22-23.

[4]毛艳蕊,张小安,赵鑫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72例CT和MR成像对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7):816-817.

[5]靳金岩,李洪义,董爽等.SWI磁敏感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4):36-38.

[6]秦海松.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低场MRI表现与临床意义[C].//第十一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2全国儿科影像医学高峰论坛论文集.2012: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