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博物馆是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在博物馆中,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机制有三个层次。第一,展品自身的物理存在构成与参观者的沟通系统,并通过这样的沟通激发后者的回忆;第二,博物馆的展品遴选、展陈设计、路线规划、解说词的撰写等元素构成了符合某种历史话语的叙事系统,集体记忆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生成并凝塑参观者的文化和族群认同;第三,博物馆自身的历史——其概念的提出、展馆的设计与建设、展陈的叙事构建等过程——促发并强化相关参与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

  • 标签: 博物馆 集体记忆 叙事 话语 认同
  • 简介:12月23-24日,国务院在京召开了三峡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工程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获得“三峡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国历史博物馆教授俞伟超和重庆市文化(文物)局副处长邵卫东获得“三峡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标签: 国务院 三峡工程建设 先进集体 先进工作者 文物保护工作
  • 简介:阳春三月,是因为有女性的节日而显得如此色彩斑斓。近年来,全省广大妇女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各个行业施展才华,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妇女在自己岗位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在宁卧庄大礼堂,举办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展巾帼风采建幸福家园’报告会”。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国际劳动妇女节 教育部 称号 集体 社会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文化厅(局)、文物局(文管会),国家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文物系统广大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 标签: 中国 文物系统 先进集体 先进工作者 博物馆
  • 简介: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及实验方法,对青铜器腐蚀过程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1)青铜器腐蚀产物所含元素与腐蚀环境——土壤和大气内微物质组分具有对应关系,这说明青铜器腐蚀与外界腐蚀环境存在物质交换。(2)有害粉状锈具有物理吸附与扩散性能,因而具有物理活性,腐蚀反应是通过锈层的空穴和缺陷,借助于腐蚀产物的物理活性而进行交换的。(3)有害氯元素在腐蚀产物内层有较高分布,在与最内层锈相邻之基体金属一定深度内,存在纵横交错的腐蚀沟槽,在这些沟槽内氯元素有较高分布。这揭示了对青铜器有害的C1离子难以彻底脱除的原因。进而提示对腐蚀青铜器的保护应从控制腐蚀环境入手。

  • 标签: 青铜器 腐蚀产物 腐蚀过程 腐蚀环境
  • 简介:博物馆是保存珍贵文物的重要场所,而文物的保存对环境有着复杂而严格的要求。藏品在保存中易受到环境气候、空气污染、光线辐射、昆虫危害、微生物繁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科学研究文物藏品在文物库房中的保存环境可避免文物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的损坏,延长文物藏品的寿命。库房内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变化是影响文物保存最佳状态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文物库房 环境控制 温湿度 博物馆 保存环境 文物藏品
  • 简介:针对影响中小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思路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具体控制方法。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中,预防性保护、维持环境稳定和环境监测至关重要。

  • 标签: 中小博物馆 环境控制 预防性保护 环境监测
  •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对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的影响和控制,本工作以北京西黄寺和柬埔寨吴哥遗址周萨神庙两种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砂岩表层剥落形态、物理性质、化学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变异四个方面对剥落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从岩石特性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剥落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周萨神庙砂岩表层剥落比西黄寺砂岩更严重,这是由于其材料本身特性略差、大气降雨作用和生物活动更频繁造成的本工作的测试方法及剥落形成的机制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砂岩类文物 剥落特征 形成机制 差异性 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