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计算、移动终端、社交网络等融入到学校生态之中,信息能够随时被获取和使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便捷。习作是语文课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背景,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源于生活,灵活取用创生习作素材;习作时鼓励学生还原生活,自主表达;修改时重展示、欣赏激励,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修改完善,获得自信。由此,重构学生的习作生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 标签: 习作生活重构 创生 自主 享受
  • 简介:《王五大辞典》是1930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语文工具书。说它重要,不仅在于它采用王五先生本人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来为这部词典进行检索,还在于它是较早进行词性标注的一部现代汉语的语文工具书。作者虽本文化人,但因曾在大陆的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并随蒋迁台而屡获重用,导致他所编纂的这部辞典(以及所有与他姓名有关的书籍)的名字在中国大陆消失了至少三十年。研究八十馀年前出版的汉语语文工具书是如何标注词性的,铭记先驱者们的开拓之功,检讨他们失误的教训,对我们今天更好地为语文词典标注词性或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王云五大辞典》 字条 词条 性项 词性标注
  • 简介:比喻是根据联想,用与甲物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乙物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格。它是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艺术手段,运用得极为普遍,它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概念的事物形象化,把陌生的事物熟悉化,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博喻,则是用众多的

  • 标签: 博喻 形象化 思维模式 修辞格 比喻 事物
  • 简介:本文在潘秋平(2018)的基础上,立足于情态概念空间,重新分析文献中所记载的新加坡华语的“会”的用例,并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新加坡华语的“会”的可能来源和形成机制。

  • 标签: 助动词 新加坡华语 语义地图模型
  • 简介:本文以HSK[高级]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高级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结构模式以及四项技能间的融合/分散趋势。对包含一阶因子模型和高阶因子模型在内的9个理论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技能结构模式可以用"听读+说+写"的形式进行描述,四项技能中听力和阅读呈现融合的趋势,相对而言,说的技能与其它技能的区分性比较高,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呈现出部分融合的趋势。研究认为,HSK[高级]考试采用主试卷、口语试卷和写作试卷三部分各自独立施测的方法,并将听力和阅读分数进行综合报道,口语、写作分数独立报道,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标签: 高级汉语学习者 | 结构方程模型 高阶分析 语言技能
  • 简介:本研究以HSK[高等]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级水平学习者语言理解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并对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是相似的,它们都包含两个或者三个子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包含三个子能力,即“概括总结能力”、“细节捕捉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两个子能力,即“理解显性信息的能力”和“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第二,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方面是相似的,但在解码过程中却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呈现模式上,即听觉渠道和视觉渠道。第三,第二语言理解能力的可分性会受到被试语言能力和测验任务特征的影响。

  • 标签: 语言理解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
  • 简介: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与小品不同,它所能依靠的就是语言自身的感染力。《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中,岳鹏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获得总冠军。文章就其作品语言的修辞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喜剧在利用修辞来设置“包袱”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达到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目的。

  • 标签: 岳云鹏 喜剧语言 修辞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