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生命在于适量运动”。中老年人身体保健最佳手段,就是坚持体育运动,但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根据中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运动生理学原理,中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应注意:1、重视运动科学,保证人身安全;2、多活动、少竞赛;3、多个人、少集体;4、多保健、少金牌;5、多普及、少提高;6、多指导、少盲目。

  • 标签: 同化异化 双重目的 运动负荷量 人体负荷量
  • 简介:本文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建设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和教学计划的不完善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实验、见习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加强专业教材的建设是保证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体育保健康复 专业建设 思考
  • 简介:保护学生视力,防治青少年近视眼,是当前学校一项重要任务。防治近视眼的方法很多,认真做好眼保健操是防治近视眼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我校采用上海市眼病防治研究所研制的一套四节眼保健操,选择了一般学者认为视力下降比较严重,工作难度较大的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各两个

  • 标签: 学生视力 眼保健操 视力不良 青少年近视眼 预防近视 视力减退
  • 简介:随着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幼儿体育犹如烂漫的山花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儿保工作者以及家长们的关心和重视。为了进一步搞好幼儿体育活动,我们对幼儿体育的特点作了初步

  • 标签: 幼儿体育 队列练习 体育动作 体育实践 运动技巧 思维能力
  • 简介:休闲是追求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构建文化信仰的过程。传统保健体育所具有的体闲价值与现代人所追求的休闲观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强调身心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和谐,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面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站在现代休闲视角下,对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开发策略。

  • 标签: 休闲 传统保健体育 城市 和谐社会 价值 开发
  • 简介:通过对502名大学生36项健康行为指标进行调查,与10年前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男女生吸烟、喝酒数量总体上上升;肆意酗酒的男女数量总体上在上升,男生比女生更沉溺酗酒;一种健康性行为的趋势正在蔓延;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数量未曾增加;饮食趋向更为紊乱;自我防护行为有所改善。建议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改变方法与技巧和体育与健康行动能力,从而实现使学生获得体育态度、健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律等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保健行为 生活方式 体育与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父母肥胖对幼儿肥胖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17地市3~6岁幼儿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父母的身高、体重。应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120%作为幼儿肥胖判断标准,以BMI超过25或28kg/m^2为判断标准判断父母超重或肥胖。结果:父亲正常、超重及肥胖时幼儿肥胖率分别为5.49%,9.20%和14.43%;母亲正常、超重及肥胖时幼儿肥胖率分别为6.86%,12.12%和13.98%,各组肥胖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父母均正常的幼儿肥胖发病率为6.30%,而父母均超重或肥胖时幼儿的肥胖发病率上升到20.45%。幼儿BMI与父母的BMI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和0.133。结论:父母肥胖是幼儿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父母肥胖的幼儿应成为预防肥胖的重点人群。

  • 标签: 肥胖 幼儿 父母 BMI
  • 简介:基于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需求理论,从体育游戏的热身准备、活动过程和放松延伸三个阶段,思考幼儿体育游戏科学有效组织的策略,以期获得实际效果的显现和组织预设的突破。

  • 标签: 幼儿体育 体育游戏 有效组织 策略
  • 简介:要想把我国我省足球搞上去,就必须抓好幼儿、中、小学的普及工作、只有普及工作做好了,才能从中发现人材,从而改变落后面貌。我认为必需抓紧四个阶段的早期训练:(一)习惯阶段(8岁以下)8岁以下喜欢足球的儿童有着自己的希望和理想,他们喜欢模仿他们心目中的大师。这阶段他们既没有技术又不懂战术。他们唯一的目标

  • 标签: 早期训练 运动适应能力 身体素质 熟练性 训练负荷 战斗意志
  • 简介:提高幼儿体育课程质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通过透视我国幼儿教育、幼儿体育、幼儿体育课程现状,从幼儿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师能力素质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致力于开发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幼儿体育课程。

  • 标签: 幼儿教育 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课程
  • 简介:我们于1982年9月至1983年5月,1983年9月至1984年5月分别对桂林市四所幼儿园的部份同龄幼儿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八个指标的测试及对他们的活动状况进行跟踪,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及研究方法(一)对象77名6岁男幼儿(出生日期相差小于三个月)全托占87.1%,独生子占94%,其他

  • 标签: 幼儿活动 皮脂厚度 活动状况 活动量 生长发育 形态指标
  • 简介:幼儿体育技能课程是高校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师资而设置的特色课程。通过分析幼儿体育技能课课程理念的树立、教学资源的构建与课程价值的体现,为全面建设、推广幼儿体育技能课程,促进学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幼儿体育教学能力 课程理念 教学内容 学前体育师资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测量法等方法,对2014年全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太原监测点幼儿体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4年与2010年太原市幼儿体质合格率相同,优秀率高于2010年4.3%;身体柔韧性、速度素质与2010年相比有所提高;男性幼儿在力量、速度,身体形态指标上均好于女性幼儿,女幼儿身体柔韧性好于男幼儿;幼儿期间下肢力量先于上肢力量发展;男女平衡运动能力的下降急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国民体质监测 幼儿体质 太原市
  • 简介:背景:体育教育是良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的体力活动水平不仅影响其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社会交往和幸福感,也会对其青少年和成年阶段的锻炼习惯和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方法:对来自浙江省3个不同地区共3所幼儿园的1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评价其自身对幼儿的锻炼指导自我效能,以及教师对幼儿体力活动参与的效果期待;另外,教师评价她们负责教学的223名幼儿与同龄同性别的幼儿相比,体力活动水平,与同龄人的社会交往,在自由时间的行为选择倾向,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幼儿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结果:男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比女童高;社会交往越积极的幼儿,其体力活动水平越高;教师对幼儿的锻炼指导自我效能,以及教师对幼儿锻炼的效果期待越高,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年龄、幼儿的行为选择倾向并不能预测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结论:幼儿的性别、社会交往倾向、教师的锻炼指导自我效能和锻炼效果期待影响幼儿的体力活动行为,后续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检验以上因素对幼儿体力活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检验促进幼儿体力活动的策略。

  • 标签: 自我效能 效果期待 社会交往 体力活动 幼儿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部分省市幼儿教师入职前的室内体育活动组织能力、户外体育活动洞察能力等七项体育教育能力培养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结论: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学方法得当,课程评价不足;自制玩教具、创编游戏的能力培养中课程设置合理,但教学方法及评价形式单一;良好的业务能力培养中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室内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得当;户外体育活动中敏锐洞察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理论教学却显薄弱;幼儿远足活动领导能力及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理论指导,系统性不足。建议:树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建设专业特色;强化体育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并且转变专业培养机构的管理思路,提高学生满意度。

  • 标签: 体育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 体育教育能力
  • 简介:根据幼儿体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作用,文章分析了幼儿体育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教学实践考察法等研究,提出以体育游戏为主要锻炼方法和手段的幼儿体育教学过程,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幼儿体育教育的顺利发展。

  • 标签: 幼儿体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体育游戏
  • 简介:对5~6岁幼儿采用形象的比喻法进行体操基本训练,进步快,成绩显著。结论表明,比喻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幼儿 体操训练 比喻法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