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叶适存诗共计380首,题材涉及赠别、哀挽、题纪和民俗民风。叶适赠别诗主要反映朋友之情和师生之谊,反映骨肉亲情的作品较少;挽诗哀挽情绪淡化,体制也不再以典重肃穆的律诗为尚,有时以歌行体写挽诗;叶适的亭台楼观题纪之诗多应人之请,多为书斋之作,往往附和题意,谈理论学,流于艰涩,但是也有气韵流畅之作;留意民风民俗的是叶适诗歌内容的特色之一,有少量具有组诗性质的诗作,总体上以描绘乡村的淳朴民风民俗为主,有闲适格调。叶适稍显平淡的诗歌内容反映其深沉、博大的内心世界,代表了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理性和宽容的气质。

  • 标签: 叶适 赠别 挽诗 民风民俗
  • 作者: 李锦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简?奥斯丁在其小说的人物塑造中都体现出一定的女性主义思想,而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看,她在最后一部作品——《劝导》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如安妮?艾略特、拉塞尔夫人、史密斯夫人和克罗夫特夫人等,又不同于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奥斯丁所塑造的父权制背景下的女性人物更加独立、丰富和成熟,这说明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 简介:〔摘要〕诗歌是文学中最优美,最灿烂的艺术,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更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表征,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人文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在新课改和新教改的过程中,各版本的语文新教材都加大了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的比例,再次确定了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这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高度和要求。教师应该从审美入手,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艺术。

  • 标签: 〔〕初中语文诗歌美
  • 作者: 赵威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5-15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美丽聪慧的鲍西亚、受侮辱与损害的苔丝狄梦娜,忠贞不渝热情勇敢的奥维拉等等,她们一个个成为了人们评论的对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刻划得丰满生动的正反两种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倾注了莎翁矛盾的妇女观。本文试用人文主义理论对其传奇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论述。
  • 作者: 石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在职业教育环节中,诗歌鉴赏课的存在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诗歌鉴赏课的实际效果,做好对诗歌鉴赏课堂教学研究意义重大。文章先对诗歌鉴赏课堂教学原则进行分析,之后对诗歌鉴赏课堂教学方法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职业教育中的诗歌鉴赏课教学效果提升带来帮助。
  • 简介:南宋高寿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近万首,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写于晚年闲居家乡山阴期间,这中间有大量的作品都是养生诗歌。分析陆游晚年在饮食、健身、睡眠三方面的养生诗歌,感受养生诗歌中超出凡俗的风雅和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以期启迪现代人选择更合理的养生方法。

  • 标签: 陆游 诗歌 养生
  • 作者: 毛晓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意象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首先要是一种物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事物,是有意义有形象的,可感可觉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象都是意象,只有融合作者主观情意的物象才是意象。也就是说,这个意象,不仅仅代表着它字面意思所指的事物,它还隐含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 标签: 〔〕意象思想情感诗歌鉴赏 外化
  • 简介:〔摘要〕学习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本文从朗读兴趣的培养、电教媒体的运用、品味语言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古诗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经验。

  • 标签: 〔〕古诗教学朗读语言意境拓宽阅读
  • 简介: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恰当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所描述的氛围情趣中,达到优化诗歌教学的目的。

  • 标签: 语文 诗歌教学 媒体运用
  • 简介:摘要诗歌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进行,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而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

  • 标签: 诗歌教学鉴赏能力吟诵方法
  • 简介:教会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教会女校对中国近代女性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近代以来教会女校的教导,让福州女性开始打破传统束缚,积极走向社会,改变了旧时的婚姻观,努力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 标签: 教会女校 福州 女性 思想观念
  • 简介: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女性意识是相对于男性意识而言的,表现为对女性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萧红一生始终关注女性问题,抗争男性世界,并以自己惨痛的女性体验,描写社会底层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和生命过程,书写女性生育痛苦与悲剧命运,反思女性的性别欺压和文化处境,深刻地反思女性的精神文化的悲剧,萧红小说中体现着强烈的女性意识。

  • 标签: 萧红 小说 女性意识
  • 简介: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口号,且根据她一生不同的经历,在词中塑造了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真实地体现了词人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沉的爱.

  • 标签: 李清照 女性形象
  • 简介:汉魏六朝爱情诗歌“缘情而绮靡”。其中乐府诗中所表现的爱情心理更加丰富多彩,陷入爱情纠葛的人物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文人爱情诗中融进了悲叹时事、感叹人生的成分,艺术技巧达到很高水平。两类诗歌中都开始大量描绘女性的容貌、体态和服饰,致使“绮靡”之风更炽,到梁陈宫体诗中蜕变为色情描写。

  • 标签: 汉魏六朝 爱情诗歌 乐府诗 文人诗 绮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