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5月16日,在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的选举中,印度人民党(BJP)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选举胜利,首次单独成为议会多数党。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转型 全国民主联盟 议会下院 选举
  • 简介:在中苏关系史上,20世60年代下半是从以意识形态为主向以国家利益为主的过渡,内容非常复杂,但反映在史书上也最为薄弱。本文重点评述的是这一时期中苏关系中一系列事件的起因、互动关系以及影响。

  • 标签: 20世纪60年代 中苏关系 中国 苏联 军事冲突 外交政策
  • 简介:60年代美国的青年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两场有所重叠但完全不同的运动:其一是被称为"新左派"的民权运动和言论自由运动,以及持续多年的反越战抗议运动;其二则是从冷战时期技术官僚统治的压抑中努力突围的"垮掉派"文学、禅宗佛教、行为绘画、大麻和LSD迷幻剂、公社主义、直至演变成一股计算机革命的潮流。前者可以说走的是政治行动的外向路线,后者走的则是寻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内向路线。鲍勃·伦60年代早期的民谣歌曲,成为了外向的青年抵抗运动的象征;而60年代中期向摇滚乐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当时美国青年文化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本质。伦的歌曲创作,不仅影响了青年反文化运动,也深刻影响了另一条路径的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浪潮。

  • 标签: 鲍勃·迪伦 60年代 青年文化 互联网时代
  • 简介:1945年5月8日(莫斯科时间为1945年5月9日),希特勒德国彻底失败,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欧洲各国人民被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自此,德国在欧洲的强权政治似乎结束了。70年之后,德国重新成为欧洲头等重要的政治影响因素和全球利益中的世界经济强国。其基础是德国的经济实力,体现在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领域重要出口商品的高技术水平以及传统的高额贸易顺差等方面。201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

  • 标签: 德国人 国际收支平衡 法西斯统治 出口商品 世界经济强国 高技术水平
  • 简介:<正>当前,20世的社会主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治家的热门话题,不论是社会主义的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在纷纷加以评述。这不仅是因为即将终结的20世的最主要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而且是因为如何看待这个实践直接关系到21世纪历史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各阶级各阶层的命运和切身的利益,因此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 标签: 社会主义 20世纪 政治家 反对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热门话题
  • 简介:本文是对20世中国的非洲研究的概述。作者将中国的非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感受非洲(1900-1949)、支持非洲(1950—1965)、了解非洲(1966-1977)、研究非洲(1978年至今),对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中国非洲研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20世中国的非洲研究颇有成就。非洲研究正逐步由政治取向转为学术取向,研究领域由窄到宽,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与实际部门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的非洲研究也存在缺陷,如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研究范围过于宽泛,少有国别或个案研究,与国外交流不多,研究成果很少以外文出版。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将大大推动非洲研究。

  • 标签: 非洲研究 地区研究 中国 20世纪 学术概览
  • 简介: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在2012年7月号上以米特里斯·帕帕多普洛斯(DimitrisPapadopoulos)、纳娅姆·史蒂文森(NiamhStephenson)和瓦斯里斯·切阿诺斯(VassilisTsianos)于2008年合作出版的《逃逸路线:21世的控制与颠覆》(EscapeRoutes:ControlandSubversioninthe21stCentury)一书为专题刊发了五篇文章,前四篇从不同角度对该书进行了评论,第五篇则是该书的三位原作者针对前四篇文章作出的回应。

  • 标签: 21世纪 马克思主义 2008年 合作出版 the 原作者
  • 简介:自2015年初以来,温·布朗(WendyBrown)的著作《毁掉民主》(UndoingtheDemos)已成为那些试图理解新自由主义与民主的关系的人的标准参考文献。布朗将新自由主义描述为一种“政治理性”,它既继承又修正了福柯的理论。布朗的核心论点是,新自由主义通过把市场树立为整个社会的典范,从而摧毁了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

  • 标签: 新自由主义 民主形式 布朗 访谈录 参考文献 政治理性
  • 简介:美网站www.16beavergroup.org2006年11月15日发表了西雅图一家报社在华盛顿大学对阿兰.巴乌(AlainBadiou)所作的访谈文章,介绍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在巴乌思想发展中的影响,以及巴乌对当前政治和国际形势的看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记者:我想请您谈谈60年代中期以来您的政治生涯和研究生涯。您对政治革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看法后来有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巴乌:在我参加政治活动的最初几年,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事件。一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阿尔及利亚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通过这场斗争,我知道了政治信念不是数量上的问题。因为在战争开始时,只有少数人反对这场战争。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训:当你认为必要,并且认为那个事情正确时,就去做,不必在意有多少人同意你的看法。第二个事件是1968年的五月风暴。在五月风暴中,我了解到我们必须建立知识分子和工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我们不能只通过党派、社团等的中介作用来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直接在政治活动中建立这种联系。我对毛泽东思想以及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那一阶段的文化大革命的兴趣在于:一种政治信念,它在知识分子和工人之间建立了某种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这里有...

  • 标签: 阿兰·巴迪乌访谈 革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阿兰·巴迪乌
  • 简介:刚刚过去的20世,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变化最大、成就最多的一个世纪.先后有16个国家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树立了巍峨的新丰碑.当代世界出版社与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这本40万字的专著,就是回顾了20世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并总结其经验教训的一部力作.

  • 标签: 20世纪 社会主义 书评 《丰碑与警示——20世纪的社会主义》
  • 简介:迈向21世的长江经济带虞孝感,王合生,陈雯编者按:长江,横贯我国东西,是通江达海、连结东中西三大地带、辐射南北的大枢纽。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其中有3600多公里流经我国人。密集、水土资源丰富的亚热带湿润地区,其流域可开发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的其他...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21世纪 三峡工程 第三产业 长江沿江地区 产业用
  • 简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恐怖分子提供了新的活动工具与平台,恐怖主义活动正由物理空间延伸到信息空间,信息恐怖主义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信息领域反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信息恐怖主义的定义为逻辑起点,对信息恐怖主义的出现及前提条件、活动特征及表现、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应对措施作了深入分析。

  • 标签: 21世纪 信息恐怖主义 信息空间 信息技术 恐怖分子 信息基础设施
  • 简介: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蒂(ThomasPiketty)的最新著作《21世的资本》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被称为“近10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新左翼评论》2014年第1/2月号刊登的对皮蒂的访谈正是围绕着这一新作展开的。该访谈涉及收入不平等、财富积累和集中、不平等与民主制度的关系、代际冲突、累进税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本访谈是《新左翼评论》在艾丽丝·贝雅(AliceBéja)和马克一奥利维尔·帕斯(Marc-OlivierPadis)的采访(Esprit,November2013)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最后的六个问题后形成的。为方便起见,采访者一律标示为《新左翼评论》。

  • 标签: 收入不平等 托马斯 凯蒂 经济学著作 对话 经济学家
  • 简介:2009年1月6日http://www.rebelion.org网站刊登了詹姆斯·彼得拉斯题为《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社会主义》的文章,认为拉美中左势力不断在各国大选中获胜,开始为执政寻求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左翼理论家与在任总统共同酝酿提出了“21世社会主义”.并称这一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模式,作者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三国的政治实践为例证,分析了21世社会主义与20世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经济模式的异同,并分析了其优点和缺陷。文章内容如下。

  • 标签: 《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 书评 书介绍 詹姆斯·彼得拉斯
  • 简介:过去10余年的"后冷战时期",其实质是世界"历史社会体系"的转变时期.目前,这一转变过程已经基本结束,世界体系完成了从"两个相互对立的体系"到一个"单一体系"的过渡.东亚地区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将在新的世界体系中确定一个有利的位置,从而实现历史性的复兴.

  • 标签: 体系转变 21世纪 东亚国家 区域合作 经济发展
  • 简介:近期,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的报告,主要内容如下:一、2000-2020年间,能源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相依赖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将超过发达国家.

  • 标签: 地缘政治学 国际问题研究 内容 美国 近期 中心
  • 简介:进入196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艺术家开始告别宏大叙事,力图建构多元主义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鲍勃·伦走上乐坛。自出道之日起,他创作了大量堪称杰作的歌曲,表达了热爱差异、守护边缘、捍卫民间主体性的宝贵情怀,最终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代言人。走入他的言说、作品、行动所构成的时空长廊,我们可以领受青年亚文化的基本特征:既继承启蒙文化的精神底蕴,又否定宏大叙事中的专横逻辑;在叛逆、逸出、否定之际,创造平等对话的机缘。

  • 标签: 鲍勃·迪伦 差异 青年亚文化
  • 简介:随着女儿朵朵的出生,原本只是想给女儿找一些好读物的李联合一些爸爸妈妈组建了一个“三叶草故事家族”的亲子阅读QQ群,没想到却以星星之火,给越来越多的孩子们点燃了有故事的童年。

  • 标签: 故事 李迪 家族 童年 孩子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