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A·A·斯米尔诺夫是中国非常熟悉的苏联心理学家。五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的高等学校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和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都是他担任主编的。斯米尔诺夫1894年出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律师家里。中学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大学历史、哲学系。毕业后曾任心理学教师,在红军中进行关于知觉心理的研究和主持心理研究所的记忆的实验研究。1944年斯米尔诺夫成了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第一个通讯院士并

  • 标签: 心理学基础 苏联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 米尔 五十年代 学校心理学
  • 简介:2007年5月4日下午4点左右,患有抑郁症的医生保春,从上海长海医院大楼的12层跳了下来。44岁的保春是著名肾脏病学专家,中国透析移植协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痛协会委员,上海长海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标签: 肾脏病 专家 跳楼 主任医师 2007年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山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呈现的关系。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中,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一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本文还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呈现的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总结,期望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山模型 生命周期 自我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