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以详细的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标准指数法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1990~2003洪湖水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4a间,洪湖水质类别以Ⅲ类和Ⅳ类为主.水质恶化的驱动因子是氮、磷及其它有机污染物.1991到1994期间,水体中氨氮(NH4^+-N)占溶解无机氮(DIN)的比例逐年增高;1995~2003,以氨氮和硝酸盐(NO3^--N)同时作为水体中溶解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与1990~1994的水质状况相比,亚硝酸盐(NO2^--N)所占的比例呈增加之势.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际变化表明,洪湖水体自净能力在逐渐降低.以总磷(Tp)、总氮(TN)和溶解无机氮(DIN)作为评价指标,洪湖水体已属中富营养型湖泊.洪湖水质演变与该区域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围网养殖等)以及江湖连通的变化对水环境的作用相耦合.

  • 标签: 洪湖 水环境 富营养化
  • 简介:2015814日,在呼伦湖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分析呼伦湖水体的化学特征,以揭示呼伦湖水化学特征、水体中的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湖水的pH为9.06-9.23,湖水为弱碱性水,湖东南部水体的pH相对较大;湖水中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为670-843mg/L,平均值为784.17mg/L,总体上东北部和中部湖水中的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较大;以CaCO3计的水总硬度为141.80-250.36mg/L,平均值为210.20mg/L,湖水属于硬水;湖水中的优势阳离子为Na^+,其占阳离子总数的80%;优势阴离子为HCO3^-,其占阴离子总数的73%;呼伦湖水体水化学类型为[C]NaⅠ型或HCO3^--Na^+型;湖泊水体水化学特征受蒸发岩盐和碳酸盐岩的控制,水体离子来源不受大气降水控制,主要受蒸发—结晶和岩石风化共同作用,且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离子组成和来源也有影响;自20世纪60代至70代以来,呼伦湖呈现淡水湖、微咸水湖不断交替的特征,与区域气候特征存在良好的响应关系。

  • 标签: 水化学特征 呼伦湖 人类活动
  • 简介:在辽东湾水体中设置8个采样点,于2013811日和1126日,在8个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研究两次采样和各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群落关系。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65种,其中8记录53种,11记录43种;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绿藻、蓝藻、裸藻和金藻,优势种为硅藻;8,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asteromphalus);8,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星脐圆筛藻、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和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centralis),8与11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组成存在差异,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发生变化。8,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6.34×10^4-286.43×10^4cells/L,平均值为10^4.52×10^4cells/L;11,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31×10^4-16.4×10^4cells/L,平均值为8.28×10^4cells/L。8,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25-4.62,平均值为3.94;11,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25-3.39,平均值为2.80,表明8调查海域的生境质量好于11。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多维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沿岸与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 标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辽东湾
  • 简介:采用样线法结合样方法对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植被进行调查和分类研究。汉石桥湿地共有湿地植被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22个群系组、31个群系。对研究区主要植物群系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莲(Nelumbonucifern)群系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群系物种数最高。并对该湿地核心区2003和2006的主要湿地植被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在2004进行恢复工程的前后各区域土地利用和植被分布有较大变化,人为干扰及恢复工程是汉石桥湿地植被的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的状况,保护区应该采取保障水源,营造不同的生境类型和保护湿地动植物资源等方法,维持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稳定。

  • 标签: 汉石桥湿地 植被分类 生物多样性 植被格局变化
  • 简介:于20147,在小兴凯湖布设12个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和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测定的湖水理化指标;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揭示影响小兴凯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47在小兴凯湖中共记录浮游植物6门30属36种;主要为绿藻门,其占全部种类的47.2%;主要优势种为坚实微囊藻(Anabaenafirm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minim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和杆裂丝藻(Stichococcusbacillaris);浮游植物丰度为7.56×10~5~1.03×10~7ind./L,平均丰度为(3.27±0.95)×106ind./L;12个采样点可以被划分为3组,其对应的3个区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小兴凯湖水体中平均总磷和总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1mg/L和0.76mg/L,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连接北部湖区的灌渠是小兴凯湖水体外源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北部湖区水体中的营养盐(总磷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南部湖区(p〈0.01);影响小兴凯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体pH、总氮含量、水深和透明度。

  • 标签: 浮游植物 小兴凯湖 水环境因素 典范对应分析
  • 简介:20135-10,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鱼泡中藻类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藻类植物178种,隶属于8门65属,其中,有绿藻门27属67种,占藻类植物总数的37%,硅藻门16属64种,占36%,裸藻门5属27种,占15%,有蓝藻门8属9种,占5%,其它藻类占7%;藻类植物细胞密度为7.45×10^5-103.85×10^6ind./L,20135-10白鱼泡藻类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17.79×10^6ind./L,说明白鱼泡水体中营养化;藻类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46-3.327,其5-10的平均值大于3,说明白鱼泡水质为轻污染状态,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07-0.998,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90-0.953,说明白鱼泡藻类植物较丰富;水温和总磷含量是影响白鱼泡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 标签: 藻类植物 群落结构 白鱼泡 多样性指数 典范对应分析
  • 简介:强对流天气是浙江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浙江省2011梅雨期2次强对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9日强对流,主要表现为冰雹和雷雨大风;618日强对流,主要表现为短时强降水.天气形势上,前者为西风槽型,后者为大陆高压型,2次过程都对应一支西南急流,显然后者的强度更大.探空和对流指数上,前者上干下湿,不稳定条件和对流指数优于后者.雷达回波图上,前者中高层强回波悬垂,出现"穹隆"结构,强回波平均高度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明显高于后者,后者为回波结构致密,低质心高效率的强降水回波.

  • 标签: 强降水 冰雹 雷达回波 “穹隆” 浙江
  • 简介:为探明城市化进程对区域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福建省CO2排放分解为CO2强度效应(△CF)、能源结构效应(△CN)、经济规模效应(△CY)、能源强度效应(△Cl)和人口规模效应(△Cp)5个影响因素,探讨福建省1978--2010期间CO2排放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0期间,福建省C02排放增加了5817.10×10^4t,年均增长率为8.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福建省CO2排放增加的核心因素是经济规模扩张和人口增加,而抑制CO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为能源强度的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和CO2排放强度变化不是福建省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比较不同城市化阶段发现,经济规模效应对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能源强度抑制CO2排放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

  • 标签: 城市化 CO2排放 LMDI 福建省 变化机制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自然资源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履行好“两统一”职责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作为保障。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国家宪法 法治 办公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生活越来越好了,而味反而淡了,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

  • 标签: 话题 年味 生活 味儿
  • 简介:为了研究旁路/离线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体时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07~11,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罗马湖旁路/离线人工湿地系统的3个不同景观结构单元f温榆河龙道河交叉处河岸带S1采样点、龙道河河道s2采样点和罗马东湖湖岸带s3采样点)的CO2、CH,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同步采样和对比研究,探讨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系统CO2、CH。和N:O的排放通量都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从空间上看,S1采样点和s2采样点的CO:月平均排放通量较高,分别为73.5mg/(m2.h)和75.1mg/(m2.h),与其表层(0--5cm)沉积物中较高的有机质含量(7.04±29.4g/kg)有关。S2采样点的CH4平均排放通量[4.78mg/(m2·h)]高于s1采样点[1.59mg/(m2·h)]和s3采样点[1.70mg/(m2·h)],其与该采样点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显著负相关(r=-0.779,p〈0.01)。3个不同景观结构单元的N2O排放通量差异不大[0.022~0.025mg/(m2.h)】;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2O排放通量与表层沉积物的N02-—N含量显著正相关fr=0.689,p〈0.05)。从时间上看,水温是影响旁路/离线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时CH4和N2O排放通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 标签: 旁路 离线人工湿地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环境因子 罗马湖
  • 简介:利用2001和2011相同的347块湿地斑块的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数据,采用3S技术和景观动态定量化研究方法,对新疆南疆和北疆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疆湿地面积大于北疆;北疆湿地的分布结构呈较均衡分布;南疆湿地的分布结构呈非均衡分布,北疆的湿地破碎化程度小于南疆;在北疆,在所有湿地类型中,季节性淡水湖的分布面积最大,季节性咸水湖的分布面积最小;在南疆,也是季节性淡水湖的分布面积最大,森林沼泽的分布面积最小。与2001相比,2011,在北疆,季节性淡水湖面积减幅最大,在南疆,永久性淡水湖面积减幅最大;全新疆的湿地面积减少了7.47%,其中,北疆的湿地面积增加了2.31%;南疆的湿地面积减少了12.40%。

  • 标签: 湿地 景观格局 动态 新疆 南疆 北疆
  • 简介:以闽江河口感潮段塔礁洲野慈姑(SagittariatrifoliaL.)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201512—201610每月小潮日定期向试验样地施加0、60和120kgS·hm-2·a-1的K2SO4溶液,探讨闽江河口感潮段淡水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对SO_4~(2-)沉降的响应,并同步观测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对照(CK)和2个SO_4~(2-)沉降处理CO_2排放通量具有相似的变化动态,夏秋季节排放通量较高,冬春较低。2)除夏季60kgS·hm-2·a-1的SO_4~(2-)输入显著降低CO_2排放通量外(P〈0.05),2种SO_4~(2-)处理均未显著影响河口感潮段淡水湿地CO_2排放通量(P〉0.05)。3)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处理下的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1)。

  • 标签: CO2排放通量 SO42-沉降 感潮段淡水湿地 闽江河口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公权力行使,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 黑龙江省 环境 优化 市场主体 合法权益
  • 简介:农业和改编上的气候的变化的影响具有科学研究的关键担心。然而,广阔无常在全球气候模型输出,排放情形,规模转变和庄稼模型parameterization之中存在。以便减少这些无常,我们集成四种IPCC排放情形的产量结果A1FI,A2,B1和B2,和在这的HadCM3,脉冲编码调制,CGCM2,CSIRO2和ECHAM4的五个全球气候的模式学习。从气候的研究单位(CRU)把气候的变化情形基于未来的20个数据库,吗气候的每天中部的值的情形数据随1污愠摮爠来潩慮?慰瑴牥?椠攮?瀠敲楣楰慴楴湯猠潨敷?湡漠癢潩獵椠据敲獡湩?牴湥?湩眠湩整?的全球吝啬的温度增加在研究地点上被产生戠瑵愠搠'糖锚摐?牴湥?湩琠敨爠楡祮猠慥潳??汵?潴匠灥整扭牥?愠摮琠敨挠慨杮湩?牴湥?慷?潭敲愠灰牡湥?湩琠敨渠牯桴牥?慰瑲琠慨?湩琠敨猠畯桴牥?湡?業摤敬瀠牡吗?

  • 标签: 不确定性分析 CO2浓度 平均温度 生物量 小麦 未来气候变化
  • 简介:概述2017,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职责定位,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努力推进海岛资源和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海岛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 标签: 海岛资源 统计调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 生态保护
  • 简介:利用穆棱河2010~2014的水质指标数据,选择水体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磷含量、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氟化物含量、砷含量、石油类含量和pH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穆棱河水体质量。结果表明,穆棱河上游的水质总体好于中、下游,其水质基本属于Ⅱ~Ⅲ类水;中、下游的水质指标变化较小,但水质较差,基本属于IV类水。穆棱河水质季节变化较大,春季的水质优于夏季和秋季;在夏季,水质恶化明显,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增加。2010~2014期间,在各监测站水质指标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

  • 标签: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法 Spearman秩相关 穆棱河
  • 简介:Lanzhou,China,Sept.22-25th,2001(Firstcircularannouncement)Jointlyorganizedby:IALE-China;IALE-Australia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CASProgrammeCommittee:RichardHobbs(Australia),XiaoDuning(China)NobukazuNakagoshi(Japan),Sun-KeeHong(Korea),ParidaKuneepong(Thailand),ElenaKlimina(Russia),KalpanaBhakuni,(India),ZhanZhiyong(HongKong,China),Chun-YenChang(Taibei,China)ObjectivesandTopics:ATheoreticalaspectsandquantitativeapproaches(Landscapepatternandprocesses,Landscapemodeling,GISandRemotesensing).BLandscapechangeanddrivingforces(Monitoringoflandscapechanges,Humanactivityandlanduse,Cultureandlandscape).CLandscapemanagementandreconstruction(Ecologicalrestorationofnaturalareas,Landscapeplanninginruralareas,Ecologicalriskandsecurityassessmentforcatchments,Ecologicalengineeringinagriculturallandscapes).DEnvironmentprotectionandecologicaldevelopmentinwesternChina(Managementofoasislandscape,desertlandscapeanddesertificationcontrol,Biodiversityconservation,landscapeResourcesandtourism).EUrbanlandscapeecologyPreliminaryconferenceprogram:September22,arrivalinLanzhou,Registration.September23,plenarysessions;September24,in-conferenceexcursion(Lanzhoucity)September25,parallelsessionsWorkinglanguage:EnglishPostconferenceexcursions:September26-29,2001No.1SilkRoadandAridRegionLandscape:Desert,Oasis,andDunhuang.No.2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Meadow,SaltLakeandQinghaiLake,CoolDesertNo.3WorldNaturalHeritege:Jiuzhaigou,SichuanProvince(ForestandWaterfall)Callforpapers:Participantsintendingtopresentapaperoraposterduringtheconferencearerequestedtosendanabstract(nolongerthan500words)asemailorTXTformatattachmenttotheconferencesecretary(Landscape2001@sina.com).Or,youcansendthehardcopyto:Dr.CAOYu,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P.O.Box417,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