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和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冻干法制备具有促血管化能力的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和不具备促血管化能力的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内部形貌,X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观察二级结构,拉力机测定压缩模量。于2只3周龄雄性SD大鼠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并接种在上述2种丝蛋白海绵敷料上,培养1、6 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将1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每只造成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为甲醇化丝蛋白组(24个创面)和酸化丝蛋白组(24个创面),并应用对应丝蛋白海绵敷料覆盖。术后3、7、10、14 d,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剩余创面面积。术后3、7、14 d,收集创面及创缘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生长及胶原沉积情况,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化情况。动物实验每组各指标各时间点样本数为6。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具有相同的成分、类似的多孔结构,孔径为300~500 μm。XRD显示,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表现出显著的结晶峰,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则主要由非晶结构组成。红外光谱仪显示,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在1 650 cm-1处出现强吸收峰,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则在1 630 cm-1处表现出强吸收峰。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的压缩模量为(23.8±1.3)kPa,明显高于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的(6.1±0.9)kPa,t=19.550,P<0.01。培养1 d,BMSC成功黏附在2种丝蛋白海绵敷料上,细胞未铺展开。培养6 d,BMSC铺展在2种丝蛋白海绵敷料上,其中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上细胞数量显著增多。术后3 d,2组创面无明显收缩;术后7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面积较甲醇化丝蛋白组明显缩小,创缘有新生上皮生长;术后14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已经基本愈合,甲醇化丝蛋白组创面干燥、收缩明显。与甲醇化丝蛋白组比较,酸化丝蛋白组术后3、7、10、14 d剩余创面面积明显缩小,t=7.782、10.620、3.707、6.830,P<0.05或P<0.01。HE染色、Masson染色、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3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新生组织长入丝蛋白海绵敷料多于甲醇化丝蛋白组,前组分泌少量胶原蛋白,后组未见胶原蛋白形成,前组向敷料内游走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于后组;术后7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新生组织覆盖敷料孔壁面积大于甲醇化丝蛋白组,前组胶原蛋白多于后组且分布均匀,前组血管数量多于术后3 d,后组新生血管散在分布;术后14 d,酸化丝蛋白组新生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结构相似且形成一定厚度,甲醇化丝蛋白组新生组织已基本长入敷料内,前组胶原沉积丰富,后组胶原散在分布,前组血管分布均匀且密度明显高于后组[分别为(55.7±6.0)、(34.1±1.0)个/mm2, t=9.042, P<0.01]。结论具有促血管化能力的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细胞相容性好,可实现创面部位血管网络的快速形成,提供较为充足血供加快新生组织长入速度、胶原沉积,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愈合质量,效果优于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

  • 标签: 组织工程 伤口愈合 丝蛋白敷料 血管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长江大学附属江汉油田总医院记忆门诊、睡眠门诊和老年医学科符合入组条件的126例轻、中度AD患者,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将PSQI评分≥7分列入AD伴发睡眠障碍组(AD-SD组),PSQI评分<7分列入AD无睡眠障碍组(AD-NSD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体衰退量表(GDS)、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D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Aβ1-42、Aβ1-40、P-Tau181等生物学标志物。两组患者在运用多奈哌齐进行抗痴呆治疗的同时,对AD-SD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睡眠干预和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第6个月末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和生化检测,并在基线和第6个月末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然后在治疗第6个月末,根据AD-SD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细分为AD-SD康复组和AD-SD未康复组。结果(1)126例AD患者中有93例(73.8%)伴发SD。两组患者入组时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CDR、GDS、MoCA、Aβ1-40、Aβ1-42/Aβ1-40等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D-NSD组相比,AD-SD组PSQI、HRSD、HAMA评分及Aβ1-42、P-Tau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第6个月末,与AD-NSD组相比,AD-SD组PSQI、GDS、HRSD、HAMA评分及Aβ1-42、Aβ1-40、P-Tau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AD-SD组在基线时PSQI评分与其他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QI与HRSD(r=0.271,P=0.009)、HAMA(r=0.479,P=0.000)、Aβ1-42(r=0.470,P=0.000)、Aβ1-42/ Aβ1-40(r=0.479,P=0.000)、P-Tau181(r=0.371,P=0.000)相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β1-42、P-Tau181、HRSD的评分对AD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具有预测作用(OR=1.897、1.269、1.889;P=0.000、0.003、0.000)。Aβ1-42、P-Tau181、HRSD的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95%CI:0.860~0.991)、0.837(95%CI:0.746~0.927)和0.854(95%CI:0.776~0.932)。结论AD患者睡眠质量与血清Aβ1-42、P-Tau181具有相关性,高Aβ1-42、P-Tau181值和高HRSD的评分是AD患者SD的重要预测因素,可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指标。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淀粉样β蛋白 tau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应激诱导磷酸化蛋白1(STIP1)和GATA5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STIP1通过调节GATA5的表达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结肠(NCM460)和结肠癌(HCT116)2种细胞中STIP1、GATA5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转染STIP1过表达载体和siRNA感染序列至HCT116细胞,实验分为3组,过表达转染组、阴性转染对照组、抑制组。Western blot检测STIP1、GATA5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STIP1 mRNA和蛋白在HCT11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03±0.068、1.954±0.081,明显高于NCM460(1.000±0.000、1.000±0.000,t=17.78、20.236,P<0.01)。GATA5 mRNA和蛋白在HCT11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74±0.026、0.646±0.048,明显低于NCM460(1.000±0.000、1.000±0.000,t=14.76、12.673,P<0.01)。转染STIP1过表达载体后GATA5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534±0.065、0.742±0.058)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t=12.27、7.621,P<0.01)。转染48 h和72 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68±0.078比0.891±0.025,t=7.918,P<0.01;1.873±0.058比1.446±0.055,t=9.138,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123.3±14.7)、(141.4±14.2)个]明显高于对照组[(94.9±14.2)、(100.8±12.1)个,t=4.369、6.852,P<0.01];β-catenin的表达(1.316±0.054)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000,t=10.013,P<0.01]。转染STIP1 siRNA感染序列后GATA5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1.386±0.038、1.465±0.070)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t=17.595、11.503,P<0.01)。转染72 h后细胞增殖水平(1.254±0.102)明显低于对照组(1.589±0.041,t=-5.243,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60.8±8.7)、(77.0±7.9)个]明显低于对照组[(91.7±8.3)、(108.8±9.3)个,t=-8.088、-8.182,P<0.01];β-catenin的表达(0.741±0.046)明显低于转染对照组(1.000±0.000,t=-9.677,P<0.05)。结论STIP1调控GATA5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该过程可能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 标签: 结肠癌 应激诱导磷酸化蛋白1 GATA5 Wnt-β-连环蛋白通路
  • 简介: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方对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及卵蛋白溶液雾化的方法建立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10d,取材留取肺组织,应用电镜和光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空白对照组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可见支气管管腔狭窄、上皮细胞脱落、黏膜皱襞增厚,且可见支气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肺泡腔内及周围等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以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病理变化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祛风宣肺方组。电镜下,空白对照组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可见肺毛细血管增厚、基底膜增厚、肺泡炎症细胞浸润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结构改变。病理变化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祛风宣肺方组。肺组织pp38MAPK的分布情况,光镜下4组均有p-p38MAPK的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支气管、肺泡、肺毛细血管周围,阳性表达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祛风宣肺方组、空白对照组。各组肺组织p-p38MAPK平均积分光密度数值比较,模型组、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咳嗽敏感性增高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风宣肺方组较西药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方对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修复气道损伤、抑制气道炎症细胞分泌及影响p-p38MAPK的表达水平等有�

  • 标签: 咳嗽敏感性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祛风宣肺方 豚鼠
  • 简介:摘要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硫酸化糖胺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皮肤、软骨和血管组织中。硫酸软骨素通过聚集蛋白聚糖影响组织抗拉性和弹性,在关节软骨生理状态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硫酸软骨素硫酸化修饰可能与软骨组织生长、发育障碍及骨关节疾病的发生有关。同时,硫酸软骨素也是一种常用关节补充剂,多应用于大骨节病、骨关节炎的治疗。本文就硫酸软骨素硫酸化修饰特点在大骨节病、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制剂在大骨节病、骨关节炎治疗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旨在为探究大骨节病病因及为骨关节炎、大骨节病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 标签: 硫酸软骨素 硫酸化修饰 硫酸软骨素制剂 大骨节病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Neurogin2基因(Ngn2)诱导的神经潜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gn2-MSCs)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SCs细胞,并将Ngn2基因通过慢病毒转染MSCs细胞;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制备大鼠MCAO模型,分别设为Ngn2-MSCs移植组、Ngn2-MSCs+JAK-STAT通路抑制剂(AG490)移植组。干细胞移植后0、12、24、48、60、72、90 h进行神经缺陷症状评分单因素方差分析,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AT3及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两均数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分析。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区细胞凋亡水平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gn2转染MSCs后,Ngn2-MSCs细胞表现出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Western blot检测提示干细胞移植后脑组织JAK-STAT3信号通路12 h开始STAT3蛋白磷酸化激活,48 h达到高峰,90 h后逐渐下降,均高于0 h(12 h:t=4.780,48 h:t=6.991,90 h:t=4.578,P均<0.05)。实验组细胞凋亡数量48 h[(20.5±2.1)个/高倍镜视野]及其他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组间F=13.372,P<0.05),神经缺陷评分(2.51±0.16 48 h及之后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组间F=6.990,P<0.05)。结论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损损伤中,JAK-STAT3通路磷酸化激活与神经损伤相关,抑制JAK-STAT3通路磷酸化水平可以降低细胞移植区细胞凋亡水平,提高干细胞移植存活率,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磷酸化 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磷酸化在herkinorin减轻新生小鼠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PKCγ)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新生cPKCγ+/+和cPKCγ-/- C57BL/6J小鼠皮层神经元,培养7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种神经元各分为3组(n=5):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和herkinorin组(H组)。采用氧糖剥夺1 h、复氧复糖24 h的方法制备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模型。H组于氧糖剥夺即刻加入herkinorin 10 μmol/L,孵育1 h,氧糖剥夺结束时洗脱。复氧复糖24 h时收集神经元,采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神经突起数量及树突长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synapsin-Ⅰ和磷酸化synapsin-Ⅰ(p-synapsin-Ⅰ)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和H组cPKCγ+/+小鼠和cPKCγ-/-小鼠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突起数量减少,树突长度缩短,神经元p-synapsin-Ⅰ表达下调(P<0.05);与OGD/R组比较,H组cPKCγ+/+小鼠神经元存活率增加,神经突起数量增多,树突长度增长,神经元p-synapsin-Ⅰ表达上调(P<0.05),H组cPKCγ-/-小鼠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Cγ+/+小鼠和cPKCγ-/-小鼠3组间神经元synapsin-Ⅰ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kinorin可通过降低cPKCγ膜转位水平,抑制synapsin-Ⅰ磷酸化,减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 标签: 突触蛋白类 细胞低氧 婴儿,新生 蛋白激酶C Herkinorin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对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以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腺苷A2A受体野生型(+/+)小鼠和16只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各分为2个亚组,分别是对照-野生基因组、4周低O2高CO2-野生基因组(简称模型-野生基因组)、对照-基因敲除组、4周低O2高CO2-基因敲除组(简称模型-基因敲除组),每组各8只小鼠。将模型-野生基因组、模型-基因敲除组小鼠置于常压低O2高CO2动物舱内,舱内O2浓度维持在9%~11%水平,CO2浓度维持在5.5%~6.5%水平,每天干预8 h,每周干预6 d,持续干预4周。于4周制模结束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凋亡细胞数量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增加(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皮质凋亡情况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p-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上调(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p-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幅度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结论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能抑制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减少前额叶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提供更多实验依据。

  • 标签: 腺苷A2A受体 低氧 高碳酸血症 细胞凋亡 p38MAPK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索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人源性肝细胞系HepG2、游离脂肪酸(FFA;油酸与棕榈酸浓度比为2∶1)建立体外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酸钠不同浓度(1、2、5、10、20、50 mmol/L)干预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钠5 mmol/L干预(丁酸钠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细胞比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钠1、2、5、10 mmol/L干预组、空白小干扰RNA(siRNA)干扰组、G蛋白偶联受体(GPR)43干扰组、GPR109a干扰组、GPR43/GPR109a双敲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转染前后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质水平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CK-8检测结果提示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丁酸钠干预组的细胞凋亡比例高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3.400±0.100)%比(1.800±0.400)%、(1.067±0.4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1、8.705,P均<0.01);模型组凋亡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前,模型组的p-AKT、p-mTOR蛋白质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300±0.058比1.000±0.012、2.160±0.125比1.000±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0、8.575,P均<0.05);丁酸钠1、2、5、10 mmol/L干预组的p-AKT和p-mTOR蛋白质水平均低于模型组(1.530±0.085、1.407±0.096、1.032±0.035、1.036±0.099比2.300±0.058,1.483±0.073、1.297±0.048、1.067±0.035、0.970±0.072比2.160±0.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91、7.997、19.790、11.020,4.683、6.445、8.424、8.245,P均<0.05)。转染后,GPR43干扰组、GPR109a干扰组和GPR43/GPR109a双敲组的p-AKT、p-mTOR蛋白质水平均高于空白siRNA干扰组和丁酸钠5 mmol/L干预组(1.474±0.045、1.471±0.058、2.067±0.120比1.158±0.030和1.139±0.031,1.850±0.082、1.683±0.058、2.160±0.091比1.469±0.037和1.490±0.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AKT=5.807、4.816、7.322,6.109、5.080、7.463;tp-mTOR=4.235、3.113、7.044,2.542、1.497、4.562;P均<0.05)。结论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GPR43/GPR109a-p-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丁酸钠 脂肪变性 肝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沉默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对同源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通路的作用。方法将Bmi-1小干扰RNA(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序列转入PC-3细胞,设为Si-Bmi-1组和Si-NC组,稳定转染Bmi-1 siRNA序列的细胞用PTEN抑制剂胰岛素模拟物Bpv干预,设为Si-Bmi-1-Bpv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腋窝皮下接种法测细胞成瘤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TEN、pAkt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两两样本的差异。结果Si-Bmi-1组(0.315±0.030、0.480±0.050、0.659±0.085)和Si-Bmi-1-Bpv组(0.364±0.025、0.702±0.063、0.986±0.091) MTT实验24、48、72 h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的(0.401±0.035、0.871±0.071、1.135±0.097)和Si-NC组的(0.398±0.031、0.859±0.067、1.107±0.092,t=24.196,P<0.01;t=95.326,P<0.01;t=72.10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Bmi-1组和Si-Bmi-1-Bpv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2.37±4.25)%、(55.84±5.27)%,均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64.08±4.91)%、(63.75±5.12)%,对照组:t=10.919,P<0.01;t=2.558,P<0.05,Si-NC组:t=10.545,P<0.01;t=2.40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Bmi-1组和Si-Bmi-1-Bpv组裸鼠腋窝皮下瘤块重量分别为(0.70±0.17)、(1.45±0.18) g,均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2.35±0.28)、(2.16±0.22) g,对照组:t=15.929,P<0.01;t=8.550,P<0.01,Si-NC组:t=16.606,P<0.01;t=7.899,P<0.01]。Si-Bmi-1组和Si-Bmi-1-Bpv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1.84±0.09、1.06±0.08)高于对照组和Si-NC组(0.16±0.04、0.14±0.04,对照组:t=22.103,P<0.01;t=17.254,P<0.01,Si-NC组:t=22.356,P<0.01;t=6.980,P<0.01),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0.18±0.04、0.35±0.05)]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1.25±0.08、1.20±0.08,对照组:t=20.532,P<0.01;t=15.380,P<0.01,Si-NC组:t=17.192,P<0.01;t=9.025,P<0.01);Si-Bmi-1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i-Bmi-1-Bpv组(t=11.370,P<0.01),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Bmi-1-Bpv组(t=8.21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沉默Bmi-1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通过上调PTEN,下调pAkt水平发挥调控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增殖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