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静脉化疗患者防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化疗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化疗患者均未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现象。结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从而防止了护理纠纷。

  • 标签: 静脉化疗药物 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各种预防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化疗药物 外渗原因 预防措施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虽然治疗癌症的方法不断出新,但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依然是三大基础治疗手段。口服化疗药物是进行癌症化学治疗的给药途径之一,适合用于不能接受静脉化疗,或是在静脉化疗和放疗之后需要延续治疗的癌症患者。相对于静脉化疗和放疗来说,口服化疗药物具有可以院外用药、简单方便等优点。同时,口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较静脉化疗和放疗为少,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化疗药物 不良反应 口服 静脉化疗 放射治疗 癌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抽取 201 9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 某 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肿瘤化疗患者使用止吐药的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接受化疗并应用止吐药的100例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主要对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止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患者用药不合理因素较多,具体包括用药疗程不规范、联合用药不恰当、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 部分患者止吐药使用不合理,因化疗所导致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率在合理控制内。

  • 标签: 肿瘤化疗 止吐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化疗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的同时,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针刺 化疗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化疗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影响,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肿瘤科2019~2020年间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40人进行研究(观察组),并选择其余科室同时期的护士40人作为参照(对照组)。持续随访2年,对两组护士身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士骨髓抑制、生殖系统受损、脱发、鼻粘膜干燥、肝细胞损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化疗药物 护士 健康状况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鼠采用诱癌剂MNU建立膀胱肿瘤模型过程中,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探究干预效果。方法:以9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探究。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即N-甲基-N-亚硝基脲组、卡介苗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组(BCG+MNU组)、阿霉素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组(ADM+MNU组)。定期采用膀胱灌注方式给药,持续给药10周,按照实验要求处死大鼠。观察三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分析不同药物的影响。结果:90只大鼠只有88例完成了大鼠膀胱癌模型建立实验,2只死亡。MNU组30只大鼠,全部存活,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96.67%;ADM+MNU组30只大鼠,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66.67%;BCG+MNU组30只大鼠,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43.33%。结论:对大鼠采用诱癌剂MNU建立膀胱肿瘤模型过程中,采用阿霉素、卡介苗等药物进行干预,表示两种药物具有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重要价值,但卡介苗膀胱癌抑制效果较之阿霉素抑制效果高。

  • 标签: 大鼠膀胱癌 模型建立 N-甲基-N-亚硝基脲 阿霉素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药患者,分析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包含30例心理因素、33例尿路感染因素、35例尿管和药物刺激因素,20例短时间尿液大量生成或者是膀胱容量小因素、9例环境因素、8例知识缺乏因素。结论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会对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加强护理,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膀胱灌药 药物保留时间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晚期卵巢癌(OC)新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NHIPE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2019年间共22例OC患者接受NHIPEC,对其治疗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NHIPEC安全性。结果NHIPEC后无患者发生4级不良事件(AE),3级AE发生率14%(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呕吐)。最常见AE为腹痛和呕吐,发生率均为27%。这些患者在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2例患者均在NHIPEC后4周内接受第2疗程静脉化疗,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CA125转阴率为55%。中间型细胞减灭术(IDS)中15例患者达R0切除(68%),IDS中无患者发生大出血或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7~41个月)共12例患者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16个月(95%CI为12~22个月),1例患者在热灌注治疗41个月后死于肿瘤。结论对于无法接受初治细胞减灭术的晚期OC患者,通过NHIPEC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腹腔热灌注治疗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的意义。方法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5例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患者治疗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联合化疗组及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及并发症和毒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低于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而联合化疗组生存率则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胃肠癌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接收治疗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膀胱癌术 灌注化疗 护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6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做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处理,3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做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放化疗处理。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随访3年期间内的复发率以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随访3年期间内肿瘤复发率为10.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为46.67%(1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肌层浸润行膀胱癌患者而言,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方案的效果确切,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膀胱癌 肌层浸润 膀胱部分切除术 放化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静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影像及病理均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肿瘤直径1.8∽5.0cm,病理分级G211例,G39例,TNM分期T2a9例,T2b10例,T4a1例。采用TURBT切除肿瘤至膀胱壁外脂肪层,其中1例肿瘤侵犯前列腺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范围至肿瘤基底部周围2cm正常膀胱黏膜。术后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静脉化疗,每三周为1个周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每周一次。每三个月复查膀胱镜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100min,围手术期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4例,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6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12个月复发1例,术后24个月复发1例。复发病例中T4a1例,T2b2例。术后6个月复发者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TURBT联合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保留膀胱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