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为满足矿井安全开展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等三下采煤工作的需要,煤矿企业应提供本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需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以掌握由于采动而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及研究重复采动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地表移动变形参数 观测站 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
  • 简介:摘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属于气象部门的基础性工作,其对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际情况,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建议,以供同行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供参考指导依据。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质量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的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的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的数据存在的较长的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的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的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摘要:针对丁集煤矿 1282(3)蹬空工作面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后期受采动影响工作面围岩变形严重的情况,为了检测巷道支护的质量,对工作面和巷道围岩进行位移、应力以及裂隙监测,以获得了围岩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围岩整体支护效果良好,观测结果对后期周边工作面开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 简介:龙岩地震台核旋观测室始建于1984年,1985年2月开始使用。室内建有三个仪器墩。长期来,探头一直放在最西边的墩上进行观测。1998年龙岩台核旋观测仪故障停测后,1999年12月新购回G-856核旋观测仪,并于2000年1月开始正式观测。由于使用G-856核旋观测观测以来,H分量一直不稳定,Z分量测值也经常出现不稳定值,后改将探头放在中间墩上,观测结果Z分量测值稳定,而H分量测值仍不稳。从2000年7月5日开始,进行加密观测,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有仪器老化与不配套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磁场梯度 核旋观测
  • 简介:摘要:民航气象观测是机场航班保障服务工作开展的关键,观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民航气象服务水平。本文主要根据民航气象观测业务实际,首先论述了影响民航气象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质量控制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民航气象 观测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本文根据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情况,对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并给出几点观测仪器维护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 标签: 新型自动气象站 观测仪器 故障 分析处理
  • 简介:摘要地面气象观测作为气象领域的一项基础重要工作,在实现气象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贵州黔西南州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的实际情况,着重针对影响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以期能够为实现当地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气象观测 数据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大坝,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大部分已处于危险期,需进行加固,通过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给加固设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新建大坝的变形监测作为其运营管理阶段的一项必要任务。根据不同的大坝类型,布设不同图形的控制网和变形观测点,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大坝运营。对控制网的强度和精度,必须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特性要求和客观条件利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算,保证控制网的可靠。

  • 标签: 大坝平面变形 控制网观测 稳定性分析
  • 简介:摘要研究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的方法、精度分析和适用条件等,在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下,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或实际自动监测。本文依据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测量特点,研究通过改进观测点和观测站的埋设减少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是否可满足观测精度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三角高程测量 变形测量 观测点埋设 精度分析
  • 简介:文章详细介绍了两岔河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安全监测的测点布置、仪器的埋设安装与观测等情况,并对坝体施工期及蓄水初期变形、渗流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两岔河大坝的施工期质量、运行情况作了初步评价.

  • 标签: 两岔河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 安全监测 变形 渗流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各种高层建筑便开始广泛修建。所以,沉降观测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还能够发挥技术信息反馈的效用,及时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细的建设资料。

  • 标签: 建筑物 沉降观测 观测点 周期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新疆霍尔果斯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实际,首先简单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接着重点对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提升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气象站 数据异常 分析 质量提升
  • 简介:摘 要:2018 年 11 月 17日上午,太原机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由于低云天气持续时间比较长,对太原机场航班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此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现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 标签: 低云 太原机场 气象观测
  • 简介:摘要:卫星导航定位目前已经应用在各种领域之中,电离层改正会引起观测噪声放大,尤其三频二阶改正致使观测噪声被过分放大的不足,为此,本文对于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电离层经验改正模型进行较为简单的介绍,对其各自的适用情况进行浅析,对于实际应用中的模型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对电离层延迟改正中的电离层一阶改正、电离层三频二阶改正进行改正分析

  • 标签: BDS观测值 电离层 三频改正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各种各样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在气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气象观测效率与质量实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自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全面推行以来,各地区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因此,需不断整合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使地面与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实现一体化快速发展。本文首先简述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后重点针对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对策,仅供参考。

  • 标签: 地面观测 高空观测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 一体化
  • 简介:摘要在实际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气象观测报表中经常会有疑误数据出现,观测人员应始终遵循尊重原始记录、正确修改或订正异常记录原则,找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以提升地面测报质量。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疑误数据 分析处理
  • 简介:受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同化应用,对于进一步改善数值预报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工作的开展要求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各种水物质的辐射效应。使用美国卫星资料同化联合中心新近开发的快速辐射传输模式CRTM,通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预报输出提供其水物质输入,试验分析了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水物质效应对卫星观测模拟计算的影响。在WRF模式预报水物质分布与天气系统配置合理并符合云物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水物质辐射效应的考虑极大地改善了卫星观测模拟的效果。结合卫星各通道探测特性,进一步分析了各种水物质粒子对NOAA16AMSUA/B各通道卫星亮温模拟的影响和物理机理,定量统计了各类水物质对各卫星观测通道亮温计算偏差和水物质对各通道偏差贡献的权重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水物质效应的考虑为数值天气预报中云雨区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条件。

  • 标签: 快速辐射传输模式 CRTM 水物质 辐射效应 卫星资料同化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气象综合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策略,针对气象综合观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通过实施能够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支持气象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 标签: 气象 综合观测 常见问题 应对 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住宅工程施工中可用的工艺和技术越来越多,沉降观测技术便经常用在住宅建筑工程中,该技术对住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沉降观测技术的专业性较为明显,对观测人员的工作方式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观测人员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从而及时察觉住宅建筑发生的变化,调整不适当的项目管理制度,为现代化住宅工程建设提供帮助和参考。本文分析了住宅建筑沉降问题的具体表现,对沉降观测可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利用沉降观测技术保障现代化住宅工程的建设质量。

  • 标签: 住宅工程 沉降观测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