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和黄梅戏研究会联合主办的’95黄梅戏表演艺术研讨会,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于1995年12月20日在合肥文华园开幕。开幕式由安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黄梅戏研究会会长蓝天主持。

  • 标签: 黄梅戏 表演艺术 研讨会 戏曲理论 戏曲艺术 艺术发展
  • 简介: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人过七十古来稀。”不言而喻,我们的前辈把70岁看作是人生暮年。我们也常常习惯地称年过70岁的人是古稀老人。然而当我们扣响冯志孝先生的家门,见到志孝先生的那一刻,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便迎面扑来。我们已经熟悉了志孝先生舞台上的形象: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巧言善辩的蒯彻、老谋深算的宋士杰、穷困潦倒的张元秀等等,一个个都是长须飘胸的老头儿,似乎和志孝先生71岁的年龄是接近的。但面前的志孝先生,潇洒飘逸的神态、

  • 标签: 京剧表演艺术家 财富 先生 诸葛亮 气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同于普通高等音乐学院等院校,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为具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能够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音乐文化场所所需工作的“一专多能”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针对广东省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发展的现状,人才培养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思考,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艺术类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 简介:2010年10月21日,中共安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联合在黄梅山庄酒店举办纪念王少舫诞辰90周年暨王少舫表演艺术研讨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南亭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王少舫 艺术研究 表演 诞辰 纪念 市委常委
  • 简介:毕春芳,浙江省鄞县人,1927年7月14日出生,毕派越剧小生流派创始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其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独特风格。她12岁入门,25岁成为头肩小生,花甲之年仍挑大梁上台演出。从艺生涯中成功塑造了《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三笑》中的唐伯虎等戏剧人物形象。2016年8月14日上午,于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因病去世,享

  • 标签: 春芳 毕派传世 芳记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表演艺术元素在九年级学生诗歌创作中的应用和表达效果。通过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讨论,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表演艺术元素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文章从表演艺术元素的概念和特点入手,进一步探讨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并从情感表达、形象描绘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深入分析表演艺术元素的表达效果和具体实践。

  • 标签: 表演艺术元素 九年级学生 诗歌创作 应用与表达
  • 简介:梅兰芳先生,中国京剧艺术的一面大旗,他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影响,至今绵延不绝,他所创立的梅派表演艺术,堪称经典。京剧艺术需要承前启后,梅兰芳大师的艺术影响离不开忠诚于京剧事业的流派传人。这里,应该首推国家京剧院梅派表演艺术家李胜素,一位来自燕赵大地平常农家的京剧明星,在几十年的艺术拼搏中,她秉承对于京剧事业的非凡执著和毅力,百折不回,历久弥坚,在梅派艺术的传承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 标签: 表演艺术家 梅派艺术 京剧院 李胜素 国家 人民
  • 简介:3月31日晚,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重庆市京剧团演员程联群凭借在京剧《金锁记》中的出色表演夺得本届主角奖榜首,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荣获特殊贡献奖。在夫人的搀扶下,马科拄着拐杖上台领奖,虽是未发一语,但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一鞠躬。马科的夫人童正维正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牛大姐扮演者。

  • 标签: 戏剧表演艺术 获奖感言 京剧团 《金锁记》 上台领奖 纯白
  • 简介:谢芳,是我年轻时就非常敬仰的一位著名影星,那时,她主演的《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如果说蜚声国内外,一点都不过。

  • 标签: 演员 中国电影 芳香 老师 艺术氛围 表演艺术
  • 简介:河北梆子是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喜欢上了河北梆子。2008年的夏天,经朋友介绍我见到了河北梆子传承人之一的张慧云。由于是事先约好,我到的时候,她已经泡好了茶在等我。8月份石家庄的天气很热,张老师穿得比较随意,这倒让我紧张的心情松弛了下来。

  • 标签: 河北梆子 表演艺术家 张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音 2008年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常 中小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也在随着社会进步进行 改进。原本以单纯教授课程知识点为主旨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开始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综合素质提升与思维能力拓展。这种改进使得原本处于辅助教学地位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合唱表演艺术作为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要能够体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块,引起了教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与分析。

  • 标签: 合唱表演艺术 音乐课堂 创新性 实用性
  • 简介:茂腔戏《红高粱》改编自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它采取了当前剧院流行的大制作模式,舞台布景、唱腔唱段、故事情节都经过了创新改进,但是也存在着不够精良、改编随意、特色模糊、同质化等弊病。尽管莫言小说具有较强的戏剧化因素,对茂腔的刻意描写非常突出,但由于莫言小说有着不拘成法、叙事繁复、感觉魔幻等特点,对莫言小说进行戏剧改编并非易事。地方戏的生路在于立足地方文化语境,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彰显自身的区别性特征,而不在现代改编大潮中迷失。这与上个世纪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创作相比,是一个反向改造的过程。

  • 标签: 地方戏 茂腔戏 《红高粱》 莫言 现代改编
  • 简介:    内容摘要:地龙灯作为民间舞蹈的一部分,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审美特性以及民族心理,是促进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一部分,地龙灯面临着保护的困境。一方面,是历史上变革对文化上的破坏、多年遗失以及资料不多的情况下;另一方面,是民间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传承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在非物质语境下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研究硕果累累的情况下,“地龙灯”研究的单薄情况下,这种个例的研究既有助于个例保护的着重研究,也有助于对民间舞蹈保护知识的补充。

  • 标签: 非遗 民间舞蹈 保护 传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
  • 机构:2008年12月17日,由湖北省文联、省文化厅、省剧协举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至芳艺术研讨会在省文联十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年是享誉菊坛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85周年诞辰,为缅怀童芷苓的艺术人生,总结前辈艺术成果,弘扬京剧艺术,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京剧院主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表演艺术研讨暨专场演出”2007年1月13日至1月15日在上海举行。

  • 标签: 京剧表演艺术家 上海戏剧学院 童芷苓 纪念活动 上海京剧院 艺术人生
  • 简介:山东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被誉为“曲艺皇后”。其深厚的文化内蕴、精湛的艺术表现,使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不仅对山东民间音乐品种如吕剧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予当代声乐表演艺术以深刻启示。如果合理吸收山东琴书唱法,不仅对于歌唱演员提高专业基本功大有裨益,而且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南路山东琴书代表人物王振刚先生的深入采访,探究了其琴书表演艺术髓运用到山东民歌演唱中的可行性。

  • 标签: 山东琴书 王振刚 山东民歌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