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酮类化合的药理作用。方法将95只小鼠分成5组,每组19只,A组为常规模型组,B组为正常对照组,C、D、E为观察组,为观察组的小鼠分别灌注300mg/kg、600mg/kg、900mg/kg的黄酮类化合,而A、B组灌注等体积的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灌注1周,对小鼠的临床药理反应进行记录。结果A组、B组、D组、F组与C组对比,缺氧存活时间、SOD、LD、MDA、大脑含水率、肺部含水率有显著差异;C组在缺氧存活时间、SOD、LD、MDA上与D组有显著差异;C组在SOD上与F组有显著差异;D组在缺氧存活时间上与F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酮类化合有助于提升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会抑制成乳酸,在抗脑水肿及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缺氧会加重恶性循环。黄酮类化合中包含大量的中草药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广泛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对黄酮类化合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抗癌
  • 简介:为研究干建材在建筑环境空气污染中的作用机制,对其挥发性有机化合(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传质特性进行建模与测定。首先提出了干建材VOC传质模型,具有完全显性解析解;其次,基于模型变换发展了干建材VOC传质特性快速测定分析方法。通过复杂程度不同的木家具中多种VOC的传质试验,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模型进行无量纲分析发现,密闭舱干建材VOC传质可简化为5个无量纲准则数决定的一般性问题,且背景质量浓度会影响VOC传质的平衡方向与速度。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建筑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 干建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质学
  • 简介:以3-氯苯肼盐酸盐(1)和1,1,3,3-四甲氧基丙烷(2)为起始原料,经环化、Vilsmeier反应得1-(3-氯苯基)-1H-吡唑-4-甲醛(4);(4)与3-三氟甲基苯乙酮(5)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得取代芳基烯酮类化合(6),再与水合肼发生环化反应得3-(3-三氟甲基苯基)-5-(3-氯苯基-1H-吡唑)-4,5-二氢吡唑(7),其与取代异氰酸酯作用,制得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结构新颖的取代双吡唑类化合。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mg/L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的致死率达100%,而对苜蓿蚜Aphismedicaginis、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均无杀虫活性。

  • 标签: 氰氟虫腙 双吡唑类化合物 合成 杀虫活性
  • 简介:甾类化合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很重要的天然产物。在菌物中,甾类化合不仅种类多样,含量也相当丰富,尤其是由28个碳原子组成的麦角甾类化合更具有代表性,是菌物的特征性成分。文中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菌物中麦角甾类化合的种类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菌物 麦角甾类化合物 种类
  • 简介:聚乙二醇厦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化合。本文综述了用聚乙二醇沉淀提高血型和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及用甲氧基聚乙二醇遮蔽缸细胞血型抗原决定簇和制备通用型血的研究,并综述了用聚乙二醇修饰血红蛋白及用含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生产血液代用品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聚乙二醇 抗原检测 通用型血 血液代用品
  • 简介:一、钠及其化合(一)金属钠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低,硬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2.化学性质。(1)主要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如O_2、Cl_2或S等)反应:在常温下与O_2发生反应4Na+O_2=2Na_2O,在点燃时与O_2发生反应2Na+O_2=Na_2O_2;与S发生反应2Na+S==Na_2S。

  • 标签: 金属光泽 金属钠 热性 溶液反应 水反应 燃烧匙
  • 简介:沸点和熔点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本文从有机化合的结构出发,对有机化合的沸点及熔点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一般的变化规律。用此规律,可以预测化合的结构,或者根据化合的结构推测其熔点、沸点的高低。

  • 标签: 有机化合物 沸点 熔点 异构体 氢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管状Sb2Se3相变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热重分析(DS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了正交晶系的Sb2Se3,计算所得晶格常数为a:11.6445A,b=11.792A,c=3.981A,;透射电镜结果说明Sb2Se3微米管晶体结构沿[001]方向择优生长;DSC测试Sb2Se3的熔点为624.5℃。同时本试验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b—Se材料,并用XRD和Raman表征测试了晶体结构.

  • 标签: 固相法 管状Sb2Se3 硫系化合物
  • 简介:本文简述了核苷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对现有核苷作了分类、归纳,展望了核苷类药物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核苷 核苷类似物 抗病毒药物
  • 简介:木脂素(lignan)是由苯丙素单位(C6~C3)聚合而成的一大类化合,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WhitingD等[1]对于1999年之前发现的木脂素和新木脂素做了相关综述,从化合的结构、生物活性、生源以及代谢方面对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类化合做了详细的介绍。LeeNa等[2]对于2008年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木脂素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天然植物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提取,是从复杂的均相或者非均相体系中,利用分离技术和去除杂质的技术,将植物中碱类的化合提纯和精制。本文将以几类植物的碱类化合提取分离案例为研究对象,然后再对中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进行技术层面上的总结。

  • 标签: 天然植物 中药提取 碱类化合物
  • 简介:英国谢菲尔大学的科学家表示,饮用绿茶有助遏制关节炎,因为绿茶中含有两种化合可阻碍破坏软骨的酵素生成。茶一直被视为保健良品。过去研究显示,茶可预防冠状心脏疾病、中风及若干种癌症。但现在谢菲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有两种化合: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ECG(儿茶素没食子酸

  • 标签: 绿茶 化合物 关节炎 保健功能 软骨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节课内容选自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重点是Fe2+、Fe3+的性质和Fe3+查验,难点是Fe2+、Fe3+的相互转化以及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的知识的教学,通过开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见解明白转化的实质,增长了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探究实践方案计划,并构造学生对计划的方案举行评价,并动手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加强学生的创

  • 标签: 高中化学 铁的化合物 教学探讨
  • 简介:无机元素化合知识隶属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是学生展开深入学习的基础,新课改使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与广度都有所增加,因此教师必须对这部分教学予以重视。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与深入的理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复习。一、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无机元素化合知识虽然数量繁多、内容杂乱,但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高中化学教学 特征条件 日常生活用品 情境创设 结构规律
  •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接轨于世界发展潮流,石油加工技术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然而石油性质的变化对石油加工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论述了石油中含硫化合(对热稳定含硫化合和酸性含硫化合)对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 标签: 石油 含硫化合物 加氢裂化
  • 简介:目的:对烈香杜鹃茎、叶中的三萜类化合进行研究.方法:SephadexLH-20、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鉴定9个三萜单体,分别为熊果酸(1)、2α,3β,23-trihydroxy-12-ursen-28-oicacid(2)、2α,3β-dihydroxy-12-oleanen-28-oicacid(3)、2α,3β-dihydroxy-12-ursen-28-oicacid(4)、齐墩果酸(5)、木栓酮(6)、白桦酸(7)、dammara-20,24-dien-3β-ol(8)、dammara-20,24-dien-3β-oAc(9).结论:化合5、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8、9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2、3、4为第一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烈香杜鹃 三萜
  • 简介: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酒类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给我国传统的白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作为白酒的核心竞争力,对风味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也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文章中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风味化合;其次,分析了对白酒中香味影响较大的几种微生物;最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以及业界酿造白酒时注意的要点,以供参考。

  • 标签:         白酒 风味化合物 微生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并发症严重等特点,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氧化应激、炎症、糖代谢和吸收功能障碍、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等。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食、尿和体重减轻,严重时会伴有多种并发症。植物化学作为存在于蔬果中的天然物质,主要为黄酮、萜类、单宁和生物碱等。其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糖代谢相关酶调节和保护胰岛β细胞等特性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植物化学物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黄酮 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