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1723年以来纳西文化正进行着最剧烈的演变。十多年来,丽江的高歌猛进有目共睹,然而问题也不断涌现,甚至伤及根本,本文从一个忧思的立场切入主题,梳理和透析传统文化在现代进程中的“变”与“不变”,“假变”与“真变”。

  • 标签: 纳西族传统与现代 全球与守护 “卡桑德拉大桥”
  • 简介:列菲伏尔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代理论不仅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思想,而且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城市与空间问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现代通过"空间的生产"对社会的城市化改造和日常生活的殖民,其指认独特,见地深刻,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大有启发。

  • 标签: 城市现代性 空间的生产 列菲伏尔
  • 简介:瓦尔特·本雅明将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与社会理论相结合,以独特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深入描绘和分析了艺术的现代。他认为,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光韵”被“震惊”的现代经验所取代。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是进入全面机械复制时代的标志。本雅明的观点影响到20世纪中后期以来,后现代主义学者对大众文化的重新审视,在当代“超复制”数字化技术盛行的背景下仍具现实意义。

  • 标签: 本雅明 光韵 现代性 复制
  • 简介:在近当代的中国剧坛上,能够提出振聋发聩戏剧主张的人为数不少,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戏剧主张则显得匮乏,而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出强大辐射力的戏剧主张则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四十四年前,黄佐临老师提出的“写意戏剧观”,不仅在当时搅动了中国的剧坛,而且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走向多元格局的精神力量,诚为近百年来中国戏剧不可多得的“醒世恒言”。

  • 标签: 精神力量 现代性 中国 戏剧艺术 戏剧观 多元格局
  • 简介:民主首先是一种社会事实∶即地位平等,必须接受社会将发展为一个平等的、或者说民主的社会的事实,从而把影响机会平等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差别因素排除了

  • 标签: 托克维尔现代性 概括平等 现代性概括
  • 简介:现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概念,简单将其理解为对现代发展模式的否定,而割裂与现代、传统的内在联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判定。后现代具有观照、审视与反省现代危机的镜鉴功能。但后现代也遭遇自相矛盾的思维困境:在批判内容上,对孕育自身的、具有结构特征的现代母体过于反向的质疑,有“矫枉过正”之嫌;在反思内容上,倡导对现代的全盘式否定的同时却无法建构出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有“怀古伤今”之名;在诠释方法上,极度狭隘地排斥竞争观点,有“孤立无援”之感;在时空观念上,拒绝将历史和时间当成连续不断的统一体,有“大而不当”之实。后现代应摒弃其只批判而不提出具体解决问题方案的消极态度,探寻并发掘作为进步思维方式的价值实现路径。

  • 标签: 后现代性 现代性 思维困境 价值实现
  • 简介:面对当时的社会危机以及形形色色的否定和解构“现代”的思潮,哈贝马斯站在“现代”立场上,探讨了现代的内在诉求和现实危机,引入互主体性的交往理性作为现代拯救的路径,以求解除现代困境。

  • 标签: 哈贝马斯 现代性 交往理性 生活世界
  • 简介:现代的开启与拓展不仅仅是现代自身逻辑上的合理化演进,同时又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实践需要的适应反映。人的主体理性借助启蒙运动获得了最高的权威,康德用先验理性确定了先验主体的优先地位,最后,黑格尔用绝对理性弥补了现代在康德那里的二元对立。现代话语在历经萌芽、初步确立、分裂、美学救赎之后,最终在黑格尔哲学中完成了自我的整合与确立。

  • 标签: 现代性 萌芽 分裂 救赎 确立
  • 简介:艺术终结不仅是现代艺术的危机,艺术将在自我批判的过程中成为,这深刻揭示了现代艺术充满悖论与危机的原因

  • 标签: 现代性危机 终结现代性 艺术终结
  • 简介:近年来,电视剧对中国现当代史的频繁眷顾和自觉不自觉的“重述”是令人瞩目的审美文化现象。“重述”必然是当代审美意识观照中的“重述”。文章结合三部典型文本,在审美现代的维度,对影像重述话语叙事范式的嬗变、审美观念的群体性与个体性张力耦合进行分析和阐述。

  • 标签: 重述历史 审美现代性 叙事范式 审美观念 审美反思
  • 简介:当代壮族作家黄佩华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反现代品格,以颠覆现代为主题,将壮族现代主义小说推向成熟.黄佩华的小说揭示了现代遮蔽下的丰富人性、多彩的民间生活,以及现代人被扭曲的心灵世界.在艺术表现方面,出现了非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使用了整体的象征、意识流等手法.

  • 标签: 人性 民间 现代主义
  • 简介:现代科学对人类现象的探索表现在"的界定"、"系统"的概念、"商"的概念、女性"G"点和人类性爱本性中的文明冲突等几个方面,至今仍在方兴未艾.

  • 标签: 性科学 性系统 性商 性心理学 性爱 文明冲突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个人社会、政治、价值、精神性、责任性等社会属性的现实客观需求,这是第一的。世界的祛魅是一个由"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转化的过程。当前,物质文化逐步上行,精神需求降低,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格,是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平台,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相统一。

  • 标签: 现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重塑
  • 简介:儿童学习的游戏化与玩耍的课程化,皆是在现代话语框架之中的理论与实践。儿童学习的游戏化把学习变成游戏,消解了学习的严肃,可能导致某些可贵学习品质的丧失,作为手段的游戏也无法提供真正的游戏愉悦。玩耍的课程化造成儿童玩耍的高度结构化、严密监视化与缜密计划等特点,异化为成人间接控制的教育实践。儿童学习与玩耍问题的现代起源在于工作与玩耍的二分法,它既表现也导致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分隔。如何摆置儿童的学习与玩耍之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它更需要一个伦理的标准。更多还原

  • 标签: 玩耍 学习 游戏化 课程化 现代性
  • 简介:文章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对推进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中国新诗的开创者,打破了旧体诗和文言文对诗人感情表达的束缚;在思想上,强调审美和艺术对改造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接受了尼采的超人哲学,摆脱了传统儒家思想道德的枷锁,完成了由道德理性的主体向自由创造的感性主体的转变;接受西方现代派的现念,颠覆了现实主义的“镜像”诗学传统,艺术不再是反映现实的镜子,而是生命、情感、自由意志的表现.

  • 标签: 感性主体 自由意志 审美现代性
  • 简介:《无名的裘德》渗透着现代意识,向现代主义试探着伸出了触角。该小说表达了对的坦率态度,成功刻画了"淑"这么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现代女性,描写了主人公在动荡异化的社会中寻找自我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根感。以上种种,使得托马斯.哈代无愧于"现代主义先锋"的称号,对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约瑟夫.康拉德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现代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标签: 《无名的裘德》 现代性 女性主义 自我
  • 简介:本文原题为“EncounterswithModernity”,选自罗德斯(R.A.W.Rhodes)等主编的《牛津政治制度手册》(TheOxfordHandbookofPoliticalInstitutions)。塞缪尔·毕尔(SamuelH.Beer)191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32年在密歇根大学毕业后赴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攻读中世纪史硕士学位,1938年至1943年于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并任政治学系主任,1976年至1977年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2009年逝世于华盛顿特区。毕尔教授长期致力于比较政治学、美国联邦主义与英国政治研究,在英美政治比较领域取得开创成就。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曾在《美国政治》自序中谈到该书灵感缘起于博士答辩时,毕尔向其提出的有关政治思想同政治制度关系的问题。霍尔(PeterA.Hall)数次回忆毕尔在指导其博士论文中闪现的学术思想,指出毕尔重视制度的文化向度有助于联结政治科学的新旧制度主义,并对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产生深远影响。2005年,毕尔教授应邀写作本文时已逾94岁高龄,他在文中回顾自己步入政治科学与比较政治学的历程,将自由心智界定为现代的伦理基础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统摄力量,从而论证自由主义理念与民主政治实践的相互塑造。透过毕尔对其学术人生的自述,以及文中展示的二十世纪英美政治演进轨迹,可以看到黑格尔、格林、罗伊斯的观念主义传统,怀特海、杜威的过程哲学及逻辑主义传统,韦伯、帕森斯、阿尔蒙德的文化主义传统,白芝浩、威尔逊的制度主义传统,以及英美新工党和新民主党第三条道路政策主张,是怎样融入毕尔的思想和经历当中的,他针对思想创化、个人自由、政党发展、社会联结、国家整合提出的一系列深刻洞见也因此更富亲切感。

  • 标签: 政治科学 政治制度 现代性 比较政治学 自由主义理念 新制度主义
  • 简介:  正是世界的去魅引发了艺术的去魅——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象化,在现代艺术的挑战下,【关键词】艺术终结现代去魅自主

  • 标签: 现代性危机 终结现代性 艺术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