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不稳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依据2019 AOSpine-Spine Trauma Classification System分型标准,33例A3型、伤椎节段后凸角度>20°、ASIA分级E级的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技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折,手术均采用后路前凸弯棒预加压固定复位技术,采用3组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伤椎邻近上、下位椎体并对伤椎进行复位,术中均未进行植骨融合。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手术前后的伤椎中柱高度、伤椎骨块侵入面积、伤椎椎管侵占率,以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节段后凸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共置入198枚椎弓根螺钉,术后CT评估置钉准确率为98.8%。手术时间为(89.8±20.4)min,术中出血量为(170±53.7)ml。中柱高度由术前(17.32±2.02)mm改善至术后(21.41±3.68)mm;伤椎骨块侵入面积由术前的(101.3±21.67)mm2改善至术后(68.5±18.2)mm2。伤椎椎管侵占率由术前的47.66%±19.83%改善至术后19.61%±5.75%。伤椎节段后凸角由术前的26.33°±5.68°改善至术后的3.13°±1.25°,末次随访时为3.49°±1.89°。VAS评分由术前(6.42±1.25)分改善至术后(1.85±0.71)分,末次随访时为(1.69±1.21)分。ODI由术前43.03%±3.46%改善至术后21.88%±4.22%,末次随访时为6.33%±2.31%。各观察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复位侵入椎管的骨块及伤椎节段后凸角度。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柱融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收治数量为68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4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细致化护理模式,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发作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护理前发作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护理后发作频率较低、持续时长短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行细致化护理模式

  • 标签: 老年患者 不稳定性心绞痛 细致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就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对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该药物对患者可以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心绞痛疾病的患者中抽取200例参与本次试验;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进行治疗。分析NSE、hs-CRP、心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SE、hs-CRP指标相比参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效果均好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药物对患有脑梗死伴不稳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可见其心功能出现明显提升,对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脑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6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Mcbridge(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骨折使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快的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GMP-140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其中两组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老年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寻找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的临床标志物.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人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颈内动脉系统四血管微栓子的同步监测及血浆MMP-9水平的测定,确定血浆MMP-9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的临床标志物.结果8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为56例,占70.0%,其中不稳斑块为19例,占33.9%,10例TCD微栓子阳性均属于不稳斑块组,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微栓子阳性患者又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血浆MMP-9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MMP-9水平增高易导致粥样斑块不稳从而产生微栓子.MMP-9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的临床标志物.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栓子监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性心绞痛患者血脂及高敏c一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34例明确诊断不稳心绞痛的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空腹查血脂及血浆c一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血浆TC、TG、LDL-C、Hs—CRP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稍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有明显调脂作用,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斑块的炎症反应。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脂 h-CRP
  •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心绞痛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采用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40例不稳心绞痛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提捏止血法和常规压迫止血法,观察24h后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比较两种不同压迫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40例病人共接受皮下注射560次,采用提捏止血法组出现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压迫止血法组(P〈0.01)。结论不稳心绞痛病人采用提捏止血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止血效果优于常规压迫止血法。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皮下注射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技术治疗不稳骨盆骨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抽选 2015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于本院医治不稳骨盆骨折的 60例患者,以患者采取的不同术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采取骨盆前外固定治疗的研究组,每组 30例。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外固定技术治疗不稳骨盆骨折具有比内固定技术更加显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外固定技术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APL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79—91岁,平均84.5岁。骨折分类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29例,Ⅲ型16例。结果随访期间死亡患者4例。其余41例患者术后随访10—4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2—3周,患者可借助支具下床活动。术后6个月,37例患者平衡和行走能力已经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生活能自理。未出现髋臼磨损及股骨假体松动、下沉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肺部感染4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价标准优14例,良19例,可5例。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粗隆间骨折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床负重满意近期疗效,获得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支架结合克氏针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5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组),48例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结果治疗组47例获得随访,对照组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8个月,平均(14±2.16)个月,两组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解剖评估优良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ienst功能评估优良率,治疗组为89.4﹪,对照组为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好,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疗效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正骨手法 外支架 克氏针 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麝香保心丸+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左卡尼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与对照组27.5%(11/4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其各种珍珠港黄以及心电图,同时还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左卡尼汀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心绞痛老年患者6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人,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30人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评价两组第1、3、6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心肌酶(CK-MB)水平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总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心肌酶(CK-M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顽固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于老年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稳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6min步行距离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稳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FNA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眉山市中医医院骨科84例不稳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优良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x2=4.611,P<0.05);治疗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143~22.887,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尿路感染、心律失常/心绞痛、股骨颈缩短、髋内翻明显低于对照组(x2=7.110~9.224,P<0.05).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适合治疗不稳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关键词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动力髋螺钉;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02-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