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供了一种由Chen研制原型改进而成的新介电杆天线设计。在探测小浅地下目标中这种天线有用,它具有权好的深度和空间分辨率。这些特征体现在探测小的杀伤性(AP)地雷、地面龟裂和表面层中有用。将宽频电磁能量从杆的一端输入并沿杆引导,然后由另一端(杆直径在线性方向上缩小成一点)发射。

  • 标签: 探地雷达 地雷 模拟 锥形介电杆状天线
  • 简介:针对固定锥形阀的阀后出口水流流速较大的问题,需要在阀后布置相应消能设施来消除多余动能,通过使用VOF方法对锥形阀排出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计算模拟,研究和探讨了不同消能设施布置方式对出口水流能量消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锥形阀后消能设施布置能够有效消除阀门出口动能,最大消能率达89.6%。消能效率与消能池深度和池长均同时存在关系,较深且较长的消能池和较浅且较短的消能池布置方案具有较好消能效果。

  • 标签: 固定锥形阀 VOF方法 消能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锥形种植体用于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2例缺失上颌前牙患者的56个牙位植入56颗锥形种植体。术后6—8个月,纳米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检查。56颗种植体修复时无一例失败,所有病例均从种植体植入开始平均随访16个月,56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种植义齿周围无明显炎症,放射检查,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果上颌前牙区缺牙采用锥形种植体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锥形种植体 修复 上颌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宫颈锥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70例妇科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为对象,开始时间是2018年8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8月,其中35例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5例为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术后排气、术后排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均明显更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肺癌放疗过程中应用CBCT引导,分析其不同配准方式纠正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在首次治疗影像位置验证中,获取CBCT图像,使用离线配准的方法,比较胸部标准配准方式,胸部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胸部标准+靶体积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结果: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摆位中,CBCT能较好的纠正放疗摆位误差,配准时需结合靶体积或肺组织。

  • 标签: 肺癌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的效果。方法:随机甄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的90例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具体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入组的患者依据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组内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二维正侧位拍片验证摆位,探究组予以CBCT扫描验证摆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和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结果:分析:探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较对照组小,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方式,能够降低摆位误差,提高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锥形束CT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摆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的效果。方法:随机甄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的90例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具体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入组的患者依据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组内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二维正侧位拍片验证摆位,探究组予以CBCT扫描验证摆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和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结果:分析:探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较对照组小,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方式,能够降低摆位误差,提高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锥形束CT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摆位 效果
  • 简介:摘要:某国混凝土水塔,倒锥形混凝土侧壁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关键在于通过分析构筑物特点,结合模板及支架架体布局设计,将脚手架体的立杆顶托均匀、规则的分布,与模板系统良好结合、传递荷载。通过结构体系的必选,在当地市场材料选择面受限的情况下,选用具有经济性且技术合理的木模板+扣件式脚手架进行组合,通过支撑架体和模板的结构设计与施工,确保了水塔水箱结构的施工进度及质量,节约了工程成本,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倒锥形水塔 扣件式脚手架 木模板
  • 简介:2001年12月8日,由哈佛燕京学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六届年会在哈佛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考古学与中国文明的再发现——纪念张光教授学术研讨会”。在“张光教授的考古学贡献”专题演讲中,有六位学者发言,他们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和张光教授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此次以中文为工具的考古学讲座,吸引了大量听众,引起很大反响。为了能够让读者及时了解演讲的内容,征得作者同意,我们特编发这组文稿。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组文稿,使学术界对张光教授的考古学贡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考古学和中国文明的研究。

  • 标签: 考古学 中国文明 教授 燕京 贡献 纪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电刺激和针灸对治疗产后腹肌分离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产后腹肌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疗法和针灸方式,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对照组采用腹部肌肉群练,每日1次,连续2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肌分离距离、腹围和治愈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腹肌分离距离都有缩小,但是研究组缩短距离更多(P<0.05);研究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治疗产后腹肌分离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电刺激 针灸 腹直肌分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4排螺旋CT非螺旋低剂量扫描方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胸片可疑肺结节患者分别行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采用Toshiba4排多层螺旋CT(Asteion4)扫描机。螺旋扫描采用预设35.5mAs,床进20mm/圈(即螺距1),0.75s/圈,非螺旋扫描预设24mAs,床进20mm/圈(层厚=层距),0.48s/圈,其他扫描参数相同:120kV,准0.5×4,DFOV300mm,重建层厚5mm。根据出现伪影程度及是否分辨出肺结节来评价CT图像质量,对肺结节进行简单计数。比较两者发现肺结节的差异及有效放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种扫描方式检查30例患者均为阳性,发现各种肺结节都是108个。非螺旋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低于螺旋扫描方式(P〈0.001)。结论非螺旋方式扫描与螺旋方式扫描在胸部低剂量检查中对于肺内病灶的发现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扫描剂量相对更低的非螺旋方式扫描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及筛查是可行的。

  • 标签: 低剂量 非螺旋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04年5月至2013年11月采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的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套筒冠义齿的常见问题,并探讨处理对策。结果34例患者发生牙面折裂或磨损2例、内冠脱落3例、基牙松动脱落1例、基牙折断1例、烤塑冠表面着色5例、牙龈萎缩、牙龈炎4例、基牙疼痛2例。结论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用于治疗牙列缺失效果较好,使用期间应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圆锥形套筒冠 义齿修复 常见问题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诊断37双生牙1例,并对其鉴别诊断、发生机制及CBCT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镇江市口腔医院2019年3月就诊的1例患者根据口腔临床检查、CBCT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对多生牙尖、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等几种牙齿形态异常疾病的特点及鉴别要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CBCT检查见下颌牙列牙齿数目正常,37 牙根周围存在大面积低密度透射区;三维重建后见疑似多生牙与37牙根相融合;矢状面显示疑似多生牙位于37颊侧;轴向位置显示髓室底可见有三个明显的根管口;两者的牙本质是连通的;该疑似多生牙内有独立的牙髓腔,有清晰的根管,且在根中段与37远中根管融合成一个根管,矢状面显示呈“Y”型。CBCT显示37牙是一个融合根。结合口腔临床检查,确诊为左下颌第二磨牙双生牙。结论CBCT是口腔疾病辅助检查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诊断牙齿形态异常上有显著的优势,可帮助临床医师作出正确的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创新性。

  • 标签: 牙畸形 磨牙,第二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成像,三维 双生牙 融合牙 牙根尖 形态发生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Leksell Icon型伽玛刀锥形束CT的常规质量控制结果,评估其长期稳定性。方法使用QA TOOL plus验证锥形束CT精度;扫描Catphan 503模体,分析图像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噪声比和均匀性。结果锥形束CT图像体积的最大偏差为0.09~0.17 mm,均通过精度测试;预设的CT剂量指数2.5和6.3 mGy扫描模式下,空间分辨率很稳定,分别为7和8 lp/cm;对比度-噪声比和均匀性均符合参考要求。结论12个月的Leksell Icon型伽玛刀锥形束CT的常规质量控制比较稳定。锥形束CT的质量控制除了参考厂商的调试基线值外,针对伽玛刀统一的分析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伽玛刀 锥形束CT 质量控制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锥形束CT在宫颈癌自适应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95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宫颈癌患者的CT扫描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9例)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CT扫描和锥形束CT扫描,观察患者的放射毒性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的0级发生率57.14%、I级发生率36.73%,对照组患者的0级发生率56.21%、I级发生率2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患者急性肠道反应的0级发生率61.22%、I级发生率24.89%,对照组患者的0级发生率56.21%、I级发生率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72%,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4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形束CT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宫颈癌患者的自适应放疗中推广。

  • 标签: 锥形束CT 宫颈癌 自适应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采用锥形束CT引导调强放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05月~2020年06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均实施锥形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断治疗老年钙化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老年患者的108个钙化根管作为研究对象,均因传统根管治疗不能成功疏通根管,应用CBCT技术检查判断根管口的位置,根管走向及位置,再应用显微超声技术去除髓腔内及根管内钙化组织,探查并疏通根管,统计根管疏通成功率。结果:108个钙化根管中,95个根管成功疏通,成功率87.9%,根颈1/3钙化根管疏通率98.5%,根中1/3钙化根管疏通率80.0%,根尖1/3钙化根管疏通率53.8%。结论:锥形束CT与显微超声技术联合使用,对疏通钙化根管具有明显效果,为老年钙化根管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方法。

  • 标签: 锥形束CT 显微超声技术 老年 钙化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予以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慢性宫颈炎患者86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实验组予以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术(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微波治疗(43例),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为(86.1±1.1)分、心理功能为(85.1±0.4)分、人际关系为(87.4±0.4)分、社会功能为(86.4±0.4)分;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LEEP刀 宫颈锥形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用锥形束CT测量比较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牙冠唇面角及Collum角(冠根角的补角),为正畸前牙转矩恰当表达及牙槽骨开裂、骨开窗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从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口腔科并拍摄CBCT影像患者筛出200例,男66例,女134例,年龄18~40岁,平均26.7岁。将影像数据导入Invivo5.4软件,使用牙弓断面视图功能获取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正中唇舌向截面,导入Auto CAD 2007软件分别测量牙冠长轴根方延长线与牙根长轴的夹角(Collum角),过牙冠唇面中心点的唇面切线与牙冠长轴的夹角(唇面角),对两测量指标分别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两两比较不同牙位间大小差异,对同一牙齿两测量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和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Collum角(唇面角)分别为0.17°±5.11°(15.50°±2.91°),-5.67°±5.74°(15.52°±3.50°),-5.56°±4.67°(20.07°±3.66°),-3.97°±4.49°(14.40°±3.20°),-6.50°±4.03°(14.76°±3.25°),-3.70°±4.91°(18.27°±3.07°)。Collum角正值显示牙根长轴相对于牙冠长轴明显舍侧偏斜,负值显示牙根长轴相对于牙冠长轴明显唇侧偏斜。上下颌尖牙唇面角显著大于同牙弓内中切牙(P<0.001)及侧切牙(P<0.001),而中切牙和侧切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上颌中切牙外,同一前牙Collum角与唇面角大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冠根成角有较大差异;牙根长轴的舌侧偏斜越明显,牙冠唇面曲度也越大,此时牙齿的转矩表达更多变,在正畸术前评估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牙齿 前牙 冠根形态 Collum角 唇面角 锥形束CT
  • 简介:目的探测C臂锥形束CT对颅内血肿的定量检测能力。方法于小气球内装对比剂与水的混合物模拟颅内血肿,并按体积分为9组,每组分别接受3次MSCT和3次C臂锥形束CT扫描,将两种成像技术所得图像进行MPR,采用西门子公司的体积测量软件对每组测量3次,计算与真实体积的偏差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形态规则的血肿,C臂锥形束CT测量血肿体积的准确率较高,与实际血肿体积和MSC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形态不规则的血肿,在测量〈30ml或〉60ml的血肿体积时,C臂锥形束CT测量体积与实际体积相比存在误差(P〈0.05);测量体积为30-60ml血肿时,C臂锥形束CT测量体积与实际体积基本一致(P〉0.05);MSCT测量体积准确率明显高于C臂锥形束CT(P〈0.05)。结论合理选择C臂锥形束CT颅内血肿定量检测范围,在介入诊治中有效监测颅内出血。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脑出血 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