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三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与支撑腱索)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最大应力与实际试验中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拉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三螺旋结构 人工腱索 ABAQUS有限元分析 心脏腱索拉伸试验
  • 简介:引言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较快,不断有新产品问世,并已经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但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却是脊柱外科医生不能回避问题,严重感染不但导致内固定手术失败,也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现阶段有较多研究来探讨脊柱内固定后术后感染处理,在此就目前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脊柱内固定技术 内固定术后 感染诊断 治疗 术后伤口感染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构建了一个可以微创在位测量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主要元器件包括一个USB光纤光谱仪、一个卤素光源和一个双光纤小距离探头。系统定标方法是利用悬乳液和全血混合溶液作为生物组织模型,建立组织模型在不同SO2下可见光区实时吸收光谱与血氧分析仪所测SO2数据样本集,建立可见光区血液吸收光谱特征与血氧饱和度经验公式。最后利用该系统获得了10只大鼠不同深度脑组织SO2,实验误差为±5%。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光谱仪 光纤探头 脑组织 在位
  • 简介:多模医学图像配准是将不同医学成像模式提供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关键步驟。条件方差和(SCV)是一种新用于多模图像配准相似性测度,但SCV主要缺点是它仅使用量化信息来计算联合直方图。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新插值函数来计算联合直方图,从而提高SCV性能。将改进后SVC用于多模医学图像配准,并与归一化互信息(MI)、交叉累积剩余熵(CCRE)和原SCV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相比NMI、CCRE和原SCV,本研究方法能配准具有不同空间变换和噪声图像,具有更高配准成功率和鲁棒性。

  • 标签: 图像配准 条件方差和 PV插值 归一化互信息 交叉累积剩余熵
  • 简介:为了考察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毒性特征,我们利用MTT比色法和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分别考察了该微胶囊细胞毒性和急性全身毒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浓度≤1.0mg/mL时,材料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微胶囊浸提液即使在高浸提比(10.0mg/mL)下,浸提产物也无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浸提液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表明微胶囊浸提液无有毒沥滤物和降解产物产生。说明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无明显毒性。

  • 标签: 微胶囊 聚组氨酸 细胞毒性 急性全身毒性 MTT比色法
  • 简介:本研究采用光催化接枝方法,在硅胶导尿管表面接枝亲水性高聚物和抗菌成分醋酸氯己定(A)、牡丹酚(B),成功制备出两种具有不同超滑抗菌涂层导尿管,并对其结构、形貌、亲水性、润滑性、抑菌性、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亲水高聚物及抗菌成分均成功接枝到导尿管表面;相比于A超滑抗菌导尿管,B超滑抗菌导尿管涂层更加致密、均匀,亲水涂层与抗菌涂层无明显界限,融为一体,且具有更优异润滑性能和抑菌性能,其动摩擦力低至0.012N,体外持续抗菌时间可达40d以上,可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

  • 标签: 光催化接枝 硅胶导管 亲水涂层 超滑 抗菌
  • 简介:COBASEMIRAPLUSC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脚套筒与控制压脚弹簧断开,可造成样品针损坏,影响仪器使用。为此,我们对损坏样品针进行修复,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样品针制作样品针长度130mm,为三层结构和上下三段。外两层主要是增加针硬度,里层为7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使用过程 样品 仪器使用 修复方法 效果良好
  • 简介:根据螺旋CT二维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人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螺旋CT对人股骨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像应用AdobePhotoshop9.0提取密质骨、松质骨边缘,形成坐标数据库后,再应用UGSNX3.0调用坐标数据建立人股骨上段三维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通过UGSNX3.0剖切和隐藏技术分别显示人股骨密质骨、松质骨和骨髓腔以及各结构间界面的三维几何形态和有限元模型。利用CT、Photoshop、UGS、数据库等工具和方法,能方便地和较真实地重建复杂骨骼三维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 标签: 股骨 密质骨、松质骨 骨髓腔 三维重建 有限元分析 螺旋CT
  • 简介:观察妥布霉素伤用凝胶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妥布霉素伤用凝胶对临床分离120株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体外抗菌作用.以对青霉素敏感金葡菌、表葡菌、对庆大霉素敏感大肠杆菌、敏感绿脓杆菌作用为最强,MIC50均为0.25mg/L.妥布霉素伤用凝胶抗菌谱较广,对试验中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杀灭或抑制作用,显示出较好抗菌活性.

  • 标签: 妥布霉素 体外抗菌活性 MIC MBC
  • 简介:应用小波转换三维频谱分析技术,对40只兔心电QRS波进行分析,观察其三维心电频谱特征。结果显示:正常兔心电QRS波三维频谱形态呈双侧对称山坡状,频谱宽度约为240Hz,高频成分主要分布在QRS波中部,能幅随频率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00—1000Hz与60—100Hz能量比约为10,150—250Hz与60—100Hz能量比约为035,并证明性别和体重对心电QRS波三维频谱各参数不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小波转换 三维频谱 QRS波
  • 简介: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减少照射靶区呼吸运动造成相对于静止照射野照射位移误差量。我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机电一体化系统,以控制一块叠放在原加速器治疗床上可移动平台,在治疗过程中每一时刻,使之能够在二维冠状平面带动患者体位,实现对肿瘤靶区实施呼吸运动造成位移实时反向跟踪运动。通过CT扫描和图像重建算法,可以检测出在使用运动补偿系统前后,患者肿瘤靶区在冠状平面上呼吸运动位移量大小,经过对比后发现,后者位移误差量确实小于前者。使用肿瘤靶区呼吸位移误差补偿系统,能够比较有效地缩减靶区呼吸运动范围,在肿瘤精确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对缩小计划靶区(PTV)范围以提高肿瘤治疗增益比(TCP)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 呼吸运动 步进电机 机电一体化 反向跟踪 图像重建
  • 简介:本文提出了入口流动条件下粘弹性血管壁运动位移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定常、非定常、入口流动、形成流动等不同流动时态和形态下管壁位移公式表达式,并讨论了把这些公式应用于弹性管、刚性管入口流动情况下公式相应蜕化形式。

  • 标签: 血管 粘弹性 入口流动 形成流动 血管壁
  • 简介: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有效辅助游离脂肪移植。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自体脂肪组织颗粒混合后,移植到裸鼠皮下,与单纯脂肪组织移植作对照,不同时间观察其各组移植重量,取下后立即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内细胞成活及血管生成情况,通过real-timePCR技术进行检测移植物中VEGF、PPAR-γ基因表达水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提高移植物重量及VEGF基因表达水平,但在术后一周、一月、两月观测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能有效提高移植物重量、成脂以及血管生成修复效应,不能有效减少术后移植脂肪吸收,目前应用于游离脂肪移植尚不成熟。

  • 标签: 游离脂肪移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辅助的脂肪移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意义和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干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重点综述1995年以来发表中医药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情况.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干预研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中医药防治本病是我国特色与优势,已显示良好苗头,值得重视.指出了存在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开展中、西医药防治本病研究方向.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干预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21分钟,术中出血127±134ml,除1例患者死亡外,10例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1.3个月。80%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个月以上摄片未见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主钉近端梯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组合成卵圆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轴向加压等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5岁。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CT影像特点。结果6例显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以轻、中度强化为主,病灶中央部分强化程度低于边缘部分;1例呈门静脉期边缘轻度环状强化,1例显示不明显轻度分隔强化,另1例合并有门静脉左支闭塞,并于周围可见侧支循环产生。结论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仍需与肝内恶性肿瘤相鉴别,确诊依靠肝穿刺或手术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标签: 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CT 影像诊断
  • 简介:根据人体信道特点,以FPGA为平台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全数字锁相位同步提取电路。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较好相位跟踪性能,可以达到锁定时间短、相位抖动小、锁相精度高结果,为讨论人体通信系统实现与传输方式提供了有效保证。

  • 标签: 人体信道 电流耦合性 人体通信 FPGA 相位跟踪 全数字锁相环
  • 简介: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备体外循环湿备模式进行改良,以达到即满足临床需要,又节省医疗资源预期。采用储血器、微栓滤器、接头和管道连接并预充排气湿备模式,术中根据需要再连接氧合器。23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因血压偏低转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冠脉搭桥共7例,平均用时约2~3min。此种改良湿备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冠状动脉搭桥术备体外循环需要,并可节约大量医疗资源。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 手术并发症 膜式氧合器
  • 简介: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新手在腹腔镜训练箱和模拟器训练过程中不同疲劳水平下训练效果。2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成A、B组;A组使用训练箱训练,B组使用模拟器训练。首次采用脑电信号评价训练过程中脑力疲劳,定义状态指标F量化疲劳水平;采用眼动特征和完成时间、错误数来评价训练效果。分析两组F值曲线,第1~5次训练两组斜率均为0.17;第6~15次训练斜率分别为0.114、0.078;第16~20次训练斜率分别为0.54、0.24。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组训练者,脑力疲劳发生更容易影响其完成时间和注视点个数;对于B组训练者更容易影响错误数、注视时间百分比和注视/眼跳百分比。相同任务下,腹腔镜训练箱相对于模拟器更易于使训练者疲劳,两种训练器都对训练效果有提升,但训练效果不随着训练次数增加而一直在提高。当疲劳发生时,训练效果会呈下降趋势。

  • 标签: 脑力疲劳 腹腔镜训练 脑电 眼动特征 学习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