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本院2020年7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性胰腺炎的全科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流行性胰腺炎患者 88 例,均予以全科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并观察全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治疗期间未产生死亡病例,无并发症状病例,无病情加重病例。结论 对流行性胰腺炎患者予以全科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胰腺炎 全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特征与安全手术边界,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择5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连续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包膜情况,对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的深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包膜特征与其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包膜侵袭的最大及平均距离分别为0.846mm、(0.399±0.1501mm,1.692mm、(0.737±0.3651mm.2.369mm、(1.448±0.635)mm;肿瘤包膜不完整、包膜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吟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外5mm以上范围为手术安全切除边界.可达到根治效果.

  • 标签: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体部分切除术 包膜特征 安全手术边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与家庭相结合对腮腺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在本站就诊的18例腮腺炎患儿采取社区与家庭“两结合”护理进行了回顾总结。结果对腮腺炎患儿实施合理有效的“两结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控制传播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社区与家庭两结合对腮腺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腮腺炎 社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2例腮腺混合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并发症的专项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率为13.4%(11例)。经过护理干预,除3例味觉出汗综合征外,其他并发症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均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严密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并对病因进行分析,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对于改善相关并发症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 标签: 腮腺混合瘤 切除手术 并发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MRI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做对比,病理确诊良性腮腺32例,恶性肿瘤18例,分析MRI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良性腮腺肿瘤中,MRI提示32例边缘均清晰(100%),而形状规则的有27例(84.37%);18例腮腺恶性肿瘤中,MRI提示边缘不清16例(88.89%),形状不规则15例(83.33%)。结论MRI可以较为准确低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征象,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MRI 腮腺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腮腺术后涎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需行腮腺切除术的腮腺疾病患者42例,术后创口放置负压引流,拔管后辅以短时间的加压包扎,观察术后涎瘘的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创口一期愈合,3例出现轻度涎瘘,经简单处理后治愈。结论负压引流的使用可有效预防术后涎瘘的发生,且可缩短加压包扎时间,患者舒适性明显增加。

  • 标签: 腮腺切除术 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腮腺肿块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25例腮腺肿块性病变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腮腺肿块病变患者中,腮腺混合瘤9例,腮腺腺淋巴瘤6例,慢性腮腺炎5例,腮腺癌8例,腮腺血管瘤1例,腮腺区结合、腮裂囊肿块1例。结论CT增强能为临床提供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打下良好基础,让分级诊疗真正的服务于老百姓。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CT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流腮”,好发于冬末春初。其患者多为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 标签: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在距腮腺乳头(25.49±2.76)mm处注入腮腺导管,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63±1.24)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0.54±0.16)mm。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解剖关系是面神经颧支位于叶间导管的浅层,两者逆向而行。在眼眶外侧缘的垂直线上叶间导管和面神经颧支距离腮腺导管分别为(9.82±1.35)mm和(6.51±1.30)mm。结论第1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是临床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腮腺 叶间导管 面神经颧支 干眼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化脓性腮腺炎患者施予全科护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于我院选取 80 例化脓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历选取时限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按照患者疾病确诊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常规组( n=40 )与全科组( n=40 )。常规组患者完成常规性护理,全科组患者进行全科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的各项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全科组患者护理后的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更高( P<0.05 )。 与全科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 护理后的躯体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及躯体健康功能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 )。 结论 对于化脓性腮腺炎患者来说,通过期间实行全科护理,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也改善了医患关系,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全科护理 化脓性腮腺炎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小学一起腮腺炎暴发的处理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月12日至12月27日,某小学29名相继出现腺腮炎症状的学生,确诊后,制定有效方案处理。结果经积极治疗,本次选取的29名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的情况,因防控手段完善,未出现向其他同学传播的情况,本次暴发疫情得到妥善处置。结论针对小学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事件,分析原因,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在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重视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取得学生、老师、家长的配合,可防范传播流行,全面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学 腮腺炎 暴发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7例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该组病例均获得较好疗效,体温降至正常时间(4±1)天,治疗时限(6±1)天,无阴囊破溃及脓肿形成病例。结论成人腮腺炎易并发睾丸炎,成熟的睾丸易于被二次入血的腮腺病毒攻击,且病情发展迅猛,其症状重于腮腺炎,提前干预是减少或减轻睾丸炎症状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腮腺炎 睾丸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合理的全科护理及一定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发烧、疼痛等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患儿家属也对流行性腮腺炎及其自我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全科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