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还记得上期,我们讲述的那些关于脑白金、小矮人、爱情激素等等有趣问题吗?

  • 标签: 激素 孕妇 保健知识 婴儿
  • 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小学科学》 2009年第3期
  • 机构:你可能听说过“一个烂苹果能让一筐苹果都烂掉”的说法。你也可能听说过“一根熟透的香蕉能让其他香蕉都熟透”或者“一个红色西红柿能把其它的绿色西红柿变成红色”这样的说法。在这个小实验里,你会看到一个熟透的水果是如何对其它的水果产生影响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脑深处有个“七情中枢”,在中枢不同部位的神经末梢,会释放各种表达感情色彩的生理激素,最主要的是“儿茶酚胺”,简称“CA激素”。(CA激素是具有儿茶酚结构的胺类化合物的总称,常见的有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它们都是神经递质(具有传递神经细胞间信息的功能)。

  • 标签: 激素 中枢 CA 常见 七情 儿茶酚胺
  • 简介:家蚕有一年只孵化一回的一化性与经二世代的二化性与经多个世代的多化性,这些均为遗传支配的性状.但其表现也因环境影响而易生变化,其中二化性种最易变化,可以止于一化也易使之孵化二回以上.蚕在野生状态,冬季没有桑叶,不能生活,因此以蚕为代表,许多昆虫具有休眠机能,在酷暑严寒难于生活的季节,把生活活动降至最低,保存能量以待春天,这就是休眠.蚕以卵态休眠.昆虫中有各种形态休眠者,同为鳞翅目昆虫,尺蠖、螟蛾以幼虫态,柞蚕、

  • 标签: 食道下神经节 不越年卵 休眠卵 催青温度 抑制质 二化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汗学龄前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因多汗就诊的学龄前儿童80例,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并设正常体检学龄前儿童80例作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3增高,TSH降低,PTH降低,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T4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汗儿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发生了变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反复常规超促排卵方案失败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失败,第3次促排卵继续采用常规超促排卵方案或换用PPOS方案行IVF/ICSI的76例正常卵巢储备功能患者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常规超促排卵方案组(A组)(n=46)、PPOS方案组(B组)(n=30)。比较患者使用两种促排卵方案后促排卵临床情况、实验室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A、B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正常受精率(78.3%)、可用胚胎率(69.5%)及累积妊娠率(60.0%)均高于A组(70.3%,P=0.031;57.9%,P=0.017;34.8%,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优质胚胎率(52.4%)略高于A组(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而两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Gn使用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成熟卵数(率)、卵裂率、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常规超促排卵方案反复失败再次行IVF/ICSI-ET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PPOS方案可以提高患者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及累积妊娠率,可能提高优质胚胎率,改善患者临床妊娠结局。PPOS方案为常规超促排卵方案反复失败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再次选择促排卵方案提供一种新思路。

  • 标签: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 控制性超促排卵 卵巢储备功能 受精 体外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反复失败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蛋白激酶C调节剂对原代培养人垂体腺瘤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作用的影响。方法经原代培养的人垂体腺瘤细胞与佛波醇酯共同培养,通过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和催乳素水平.评价佛波醇酯对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腺瘤激素分泌作用的影响:同时应用DNA序列分析确定gsp癌基因突变率。结果gsp癌基因鉴定显示.18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6例gsp癌基因表达阳性.5例突变位于201密码子,1例位于207密码子。佛波醇酯强烈刺激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并增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分泌作用.最大效应浓度为100nmol/L,使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增加2~30倍;Staurosporine作用则相反,大多数肿瘤细胞表现为明显的抑制效应,而且与gsp癌基因不相关;联合应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佛波醇酯后使刺激分泌的作用增强,但与gsp癌基因亦无关。结论蛋白激酶C可能参与垂体腺瘤激素分泌的调控。

  • 标签: 垂体肿瘤 蛋白激酶C 佛波醇酯类 信号传递 腺瘤
  • 简介:摘要上世纪80年代,荷兰学者Vulsma等1挖掘到了甲状腺激素蕴含于没有甲状腺或患有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障碍的新生儿的脐带血中。更具意义的是1999年,美国人Haddow等2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文章“母体亚临床甲状腺激素缺乏与后代神经智力发育临床研究”,初次证实了妊娠期母体得了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会降低子女神经智力发育水平,使得孕期母婴甲状腺功能变化快速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热点。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发生一系列变化。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妊娠
  • 简介:摘 要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经过多年研究,现在基本上掌握了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理。本文对目前公认的六大植物激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以及生产应用做了总结归纳。

  • 标签: 植物激素 生理作用
  • 简介:激素避孕方法有很好的功效,被广泛使用,包括宫内节育器(IUD)、绝育、工具法和安全期避孕法。避孕方法的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夫妇的年龄,下一步生育的计划和方法的可行性。在英国,大多数年轻使用者主要依赖激素方法;超过50%的30岁以下的使用者用激素避孕法。然而,在过去的24年里,青年夫妇越来越多地使用男性避孕套(作为惟一的方法或者复合激素避孕方法),可能大约1/4

  • 标签: 避孕方法 激素方法 宫内节育器(IUD) 安全期避孕法 激素避孕法 30岁以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张女士今年32岁,因面部起潮红斑、小疙瘩来到皮肤科就诊。她向大夫详细诉说了她的病史:3年前一次外出游玩,在较长时间吹风、晒太阳之后,脸上出了很多小红疙瘩,好几天也没退下去,于是她去了一家诊所。大夫给她开了一种叫“皮炎平”的药膏,用后很有效,疙瘩完全消退了,但是一停药就起皮疹,再用药很快又好了,就这样大概用了2支药。后来她又改用了一种叫“复方醋酸曲安奈德”的药液,

  • 标签: 激素 面部激素性皮炎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肝再生受到基因、细胞因子、激素、营养等一系列因素的调控。激素对肝再生的调节功能近年备受重视,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氨酸(T_4,即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_3)。研究证明T_3为肝细胞的促分裂剂,通过参与肝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使肝细胞的增殖功能加强。Knopp等发现鼠在肝部分切除后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而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暂时下降,表现为血清TSH、T_4、皋酮水平明显下降,但在5天内恢复正常,而T_3却无明显变化,血清ACTH和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Oren等给肝部分切除后的鼠注射T_3,发现可使组蛋白3mR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_2)的表达增加,这两者均为肝再生的标志。Knopp等还发现鼠肝部分切除后蛋白S_(14)的基因表达下降,而T_3为蛋白

  • 标签: 肝脏再生 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
  • 简介:激素补充治疗(HRT)作为缓解绝经期相关症状的最有效目前在我国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原因之一是临床医生对于HRT的合理应用尚缺乏经验,甚至有些临床医师对于是否该用激素补充疗法尚心存疑虑,本文拟就激素补充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激素 绝经 窗口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RH)是动物下丘脑分泌的一种十肽,分子量为1180,通过调节脑垂体分泌LH和FSH以及直接作用于性腺发挥生理作用,在控制机体生长发育和性周期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畜牧业生产上,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能有效诱导和加速排卵,促进发情,提高动物繁殖率,能有效治疗卵巢囊肿。目前生产普遍使用化学合成的LRH类似物,但成本高。如果能人工表达LRH,将会在畜牧业

  • 标签: 促黄体激素 释放激素 大肠杆菌中表达 卵巢囊肿 机体生长发育 大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