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闭症的中医精神以及行为异常特征,获取临床观察前瞻性数据。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自闭症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总结自闭症的中医精神以及行为异常特征,并运用CARS量表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仅有10.1%的患者表现为严重语言、社交障碍或行为异常;对照组中严重语言和言语发育障碍发生率为7.7%,明显社交障碍发生率为7.7%,异常行为表现发生率为15.4%,主要表现为动作刻板、重复及姿势奇特、行为怪诞、感觉迟钝、行为定式等。观察组主诉症状、异常行为表现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病发于脑,脑作为元神之府,患者先天感觉、思维、语言等功能皆受脑影响,后天表现为情志、精神失常也是因受脑控制,应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主诉症状,改善基础病情。

  • 标签: 自闭症 中医精神 行为异常特征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对燕尾帽佩戴情况的态度,分析脱帽行为的优缺点与整改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在职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护士对燕尾帽佩戴情况的态度,同时抽取本院五个科室进行试点,随时发现脱帽后的优缺点,并列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78.3%的护士认为燕尾帽的作用是职业象征,67.5%的护士认为燕尾帽易脱落,经常脱落构成比为46.7%,58.3%的护士因燕尾帽固定不牢而脱落,16.7%的护士因长时间佩戴燕尾帽导致脱发,52.5%的护士认为没必要佩戴燕尾帽,90.0%的护士支持燕尾帽脱帽行为。结论大多数护士认为没必要佩戴燕尾帽且支持脱帽行为,但是脱帽后存在护士发型有散乱现象、对护士着装与发型要求更严格等困难,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 标签: 护士 燕尾帽 脱帽行为 调查
  • 简介:所谓重复性行为,医学上所下的定义是指在一天内或一个晚上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性行为。现代医学认为,不管何种情况,重复性行为对健康不利,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危害。一、对男女双方而言,都会造成体力上的较大消

  • 标签: 性行为 重复性 现代医学 体力
  • 简介:中国科协于2002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项旨在调查公众对算命、看风水等看法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的人行为倾向完全受算命结果支配,超过40%的人尽管不会因算命结果改变日常生活,但表示会适当加以注意。

  • 标签: 算命结果 行为倾向 心理健康 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疼痛综合征140例,采用对比分析,对照组入组70例,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入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对行为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第3个月慢性疼痛VAS水平、口服镇痛药物次数、急性疼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有助于慢性疼痛的控制。

  • 标签: 慢性疼痛综合征 行为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应用精神科技能来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危急事件发生能采取有效应对的措施。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的变化,巧用技能。结果通过护理观察,巧用技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发生后进行有效的处理。结论运用专科知识与技能,既能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保护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技能 暴力行为 预防 医疗纠纷
  • 简介:现有研究针对的是个体的拖延行为,拖延与任务价值有关,    三、拖延的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认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较低或任务价值较小

  • 标签: 心理学分析 拖延行为 行为心理学
  • 简介:脊膜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WHOI级)。CT、MRI的广泛应用,在明确脊膜瘤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增加了脊膜瘤的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膜下肿瘤中,脊膜瘤的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40%)。脊膜瘤绝大多数为完全硬膜下生长,约10%侵袭硬脊膜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

  • 标签: 脊膜瘤 侵袭性 分子标记物 硬脊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2014~2015学年在校学生借阅图书馆藏书的数据,掌握医学生的借阅行为习惯和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学生 借阅习惯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冠心病 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应用行为护理的 效果,分析临床可用性 。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作为研究时段 ,录入我院该时段存在资料登记的 60 例 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 n=30 )与实验组( n=30 )两组。 实验组患者应用行为护理,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进行配合。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存在不同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为 93.33%,相较于对照组 70.00%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对比显著( P< 0.05)。而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 SDS以及 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优。 结论:在开展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时,将行为护理 方案应用,其中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可用价值, 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冠心病 焦虑 抑郁状态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深化整体护理过程中,要强调护理人员对现代护理理念的认识,并实施护理行为。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实施整体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并逐步强化护理人员落实护理程序,时时健康教育和加强基础护理的行为,避免流于形式,真正满足病人需求,提高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整体护理 护理理念 护理行为
  • 简介:摘要婴幼儿喂养行为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儿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根据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独裁型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喂养行为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同时喂养行为也影响了儿童营养状况、社会情感的发展和进食行为。本文还阐述了喂养行为的评估方法,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儿的营养失衡率,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 简介:现代社会,人们面临愈来愈多的各种压力,对压力的释放,部分人群选择了错误的成瘾行为,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周围人群中的成瘾行为,客观分析影响成瘾的因素,特别是影响青少年成瘾的因素,并研究使他们摆脱成瘾行为负面影响的方法,加强成瘾行为的生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成瘾的含义,特点及现代社会的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成瘾现象及其原因作了简明的分析.作者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成瘾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 标签: 成瘾含义和特点 物质类成瘾 非物质类成瘾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行为干预对防止酒依赖者复饮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定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在除问题解决维度外,FAD其他各维度得分和SAS与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消除酒依赖患者发病的心理因素,降低复发率,提高酒依赖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酒精依赖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30名护理人员,2016年1月~2017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落,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其进行心理资本调查和创新行为调查。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得分和创新行为得分情况,并观察影响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结果护理人员的平均心理资本得分和创新行为得分分别为(4.26±0.55)分、(4.12±1.02)分;影响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有自我效能、韧性、希望。结论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影响其创新行为,在临床管理工作中,应注重采用对应方式各方面促进护理人员的创新行为发展。

  • 标签: 护士 心理资本 创新行为 影响效果
  • 简介: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

  • 标签: 行为习惯 幼儿 习惯培养 教育家 良好习惯 国内外
  • 简介:铝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由于铝合金在自然环境中极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腐蚀行为,为此根据铝合金在大气腐蚀中的腐蚀原理,介绍了制约铝合金生锈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腐措施,加强了对铝合金的防腐保护。

  • 标签: 铝合金 大气腐蚀行为 防腐保护措施
  • 简介:在2007年7月8日广州电视台的心理节目——《夜话》中,一位女士哭着问:“老公在外面找的几个女人的相貌都不如我,为什么他这么贱?老公平时连我都满足不了,凭什么还去玩别的女人?”这是一些良家妇女的困惑。也有一些女性问:“我跟他一起创业,现在我全心持家,他为什么背叛我,时常跟那些狐狸精(身材容貌较好者)鬼混?他还有良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不妨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 标签: 心理方面 婚外性行为 男人 电视台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