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长托宁对于儿童有机磷中毒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长托宁。对照组30例,给予阿托品。结果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消失时间、CHE活力恢复和用药剂量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在基层医院儿童有机磷中毒安全有效。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长托宁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实现计算机对部队基层门诊部药品的宏观管理。方法:系统采用Delphi3.0编制实现,在本机上的数据库为Paradox。结果:设计出了5个系统内含17个功能模块。(见系统模块图)。结论:实现了药品和器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工作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基层门诊部药房 管理信息系统 药品管理 器械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随着基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药品行政监管相对人的法律法规知识逐步增强,作为基层药品监督管理的执法人员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态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基层药品行政执法人员如何提高综合素质说说自己的几点想法.……

  • 标签: 药品监督 执法 素质
  • 简介:目的:酚磺乙胺、维生素C均为理化性质不稳定的药物,综合临床药品稳定性实验,明确两种注射液是否可以配伍使用。方法:通过国内文献检索并进行分析。结果:两药配伍使用无明显变化,酚磺乙胺氧化变色与药品的理化性质、赋形剂、光线、pH值、浓度及温度等因素有关。结论:两药配伍使用应控制配液环境,现用现配,避免变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酚磺乙胺 维生素C 配伍反应 配伍稳定性 注射剂 配伍使用
  • 简介: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在葡萄糖输液中与4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氯化钾、维生素C)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6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在葡萄糖输液中配伍基本稳定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消旋山莨菪碱 地塞米松 氯化钾 维生素C 配伍稳定性
  • 简介: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美国礼来药厂)20mg/d,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抑郁 百忧解 预后
  • 简介:稳定型心绞痛,多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冠状动脉强烈痉挛、血栓形成所致.前列腺素E1(PGEI)在体内具有广泛生理活性,能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抗血栓素A2释放所诱导的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我们于1998年5月至2000年8月使用PGE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以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前列腺素E1 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型心肌缺血状态,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增加,引起发作的阈值降低,应用硝酸甘油后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除.UA反映了冠状动脉的病变多累及左前降支或多支冠脉,预后差,可发展为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部分患者实际上可能已发生较小的非穿透性散在心内膜下心肌梗死,AMI死亡率较高,约占10%~15%,所以对UA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1997年2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UA40例,根据UA减轻心脏负担、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及抗凝治疗原则,制订了相应的护理对策.除1例发展为非穿透性心肌梗死,1例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猝死,余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发展心肌梗死 心绞痛发展 心肌梗死护理
  • 简介:自1999年以来,我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改进,以原来的一般肝素治疗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疏通微循环,改善全身脏器血供的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治疗,安全性大,疗效也显著提高,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心绞痛 法安明 皮下注射法 护理
  • 简介:目的:考察25℃室温,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葛根素等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中药配伍后8h内的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左氧氟沙星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除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有沉淀外,其它均无显著变化,结论:25℃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避免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使用,其它在8h内可以配伍使用。

  • 标签: 稳定性 盐酸左氧氟沙星 中药注射液 配伍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岁(16~86岁).骨折分类:Colles′骨折36例;Barton骨折10例;Smith骨折4例.手术方法C臂X线透视下手法整复满意后,由桡侧向尺侧作经皮3~4根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本组63例,5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39个月).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31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占92%.结论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损伤小,缓解疼痛好,康复锻炼早,功能恢复满意的手术,且合并症少,医疗费用低,毋须住院.也是一种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克氏针 内固定 治疗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期使用结果很难在年轻患者中获得。我们对一组活动量大、要求较高、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使用Metasul金属对金属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这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的中期结果进行回顾研究。方法:对62例年龄小于50岁(平均年龄37岁)的患者行70个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患者(2个髋)因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出现深部感染而行关节切除成形术,予以剔除。余60例患者(68个髋)获得完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结果:患髋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分;56例患者(93%)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表现。1例患者发现一处骨盆局灶性骨溶解,另1例患者有两处小的股骨局灶性骨溶解。出现骨盆局灶性骨溶解的髋关节接受了翻修手术,更换髋臼内衬,对未松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灶进行植骨。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术后平均7年的随访,可见Metasul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发生率较低。但有必要进一步随访,以明确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长期不良事件。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病例系列(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50岁以下 Harris评分 关节切除成形术 非骨水泥型
  • 简介:目的研究加入不同浓度甲氨喋呤(MTX)对磷酸钙骨水泥(CPC)的凝固时间,力学强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具有抗肿瘤复发作用的骨填充材料奠定基础.方法将甲氨喋呤(MTX)与磷酸钙骨水泥(CPC)分别以0.1%,0.2%,0.5%的质量比混合,并设立空白对照,在预制模具中,制成直径0.8cm,高度1.2cm的圆柱体,将空白对照及上述不同浓度的CPC复合物分成A、B、C、D四个组,每组16个样本.测定其凝固时间,轴向压缩强度,横向压缩强度及旋转拉力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加入MTX前后CPC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A、B、C、D各组的平均初凝及终凝时间分别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延长,但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C组各项平均轴向、横向压缩强度及旋转拉伸强度指标与A组比较得P值大于0.05,D组指标与A组比较P值小于0.05.扫描电镜可观察到CPC呈多孔晶体结构,加入甲氨喋呤不改变其基本晶体结构,MTX颗粒附着在CPC松针样结晶体表面或孔隙内.结论磷酸钙骨水泥(CPC)中加入适量甲氨喋呤(MTX),其基本晶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加入适量不同浓度MTXCPC凝固时间无明显影响.质量比为0.1%、0.2%组与对照组力学强度无统计学差异,质量比为0.5%组CPC的力学强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但其压缩强度位于松质骨与皮质骨之间,符合临床应用条件.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甲氨喋呤 凝固时间 生物力学测定 显微结构
  • 简介:目的:通过与ICH药物光稳定性指导原则的比较,对我国指导原则提出一些参考意见.方法:讨论ICH药物光稳定性指导原则的设定依据,与我国指导原则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在光源、曝光量等规定上,国内指导原则与ICH存在差异.参照ICH指导原则,国内原则应加以补充,使之规范.

  • 标签: ICH药物 光稳定性试验 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控制 设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