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国内磷酸价格打破前期震荡格局.再度掉头向下。截至10月底.国内工业磷酸主流报价已跌至4700~5500元/吨.跌幅达到8.3%.这一时期中.国内磷酸的实际成交价在4800~5500元/吨附近。自今年6月开始.受电力供应影响以及矿石开采紧张导致原材料紧张促使磷化工产品一路飙升至2008年的鼎盛。

  • 标签: 工业磷酸 市场分析 化工产品 矿石开采 电力供应 国内
  • 简介:摘要:综述了磷酸镁水泥的水化机理,阐述了其水化过程中体系的pH、温度变化过程。对其基本性能、生产工艺以及利用硼砂、粉煤灰等改性的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指出当前磷酸镁水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展望了其今后研究和发展方向。

  • 标签: 磷酸镁水泥 水化机理 硼砂 粉煤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醋酸联合骨化醇冲击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状旁腺素(iPTH)在600-900pg/ml且Ca×P<5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2例,口服醋酸1.334g,3次/d,骨化醇2μg,2次/周冲击治疗2月,监测血(Ca)、血磷(P)及iPTH。结果2个月后42例患者P、iPTH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联合骨化醇冲击治疗SHPT时可有效降低P及iPTH水平。

  • 标签: 醋酸钙 骨化三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骨化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在本院体检的老年糖尿病骨量减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服用磷酸1200mg(600mg含元素150mg),2次/d,连续服用12月;治疗组在口服磷酸的基础上,加服骨化醇1胶丸(盖醇0.25mg)连续服用12月。在治疗前,后12个月分别测量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血、磷、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在治疗结束后症状都有所缓解,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腰椎侧位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高并有差异(P<0.01);两组血AKP、、磷及24h尿羟脯氨酸无明显变化。结论补钙可作为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基本方法,但要强调与VitD3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并提高骨骼质量。

  • 标签: 盖三醇 骨量减少 预防
  • 简介:2008年09月06日,福建省轻企业联谊会在明市召开。福建省农碳酸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明市碳酸协会会长张有祥同志.明市碳酸协会秘书长李维德同志.龙岩轻协会会长刘礼群同志.龙岩轻协会秘书长连仁荣同志分别发言,指出当前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政策的频繁调整,下游企业的大量破产以及开工率不足,人民币持续升值,

  • 标签: 三明市 福建省 轻钙企业 碳酸钙 秘书长 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性乳腺癌(TNBC)中上皮黏蛋白(E-cad)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42例女性TNBC患者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cad表达对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NBC患者E-cad低表达率为59.5%(144/242),其表达与肿瘤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242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0.7个月(7.2~95.9个月),50例(20.7%)患者死亡。3、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1.5%、78.1%,总生存率分别为86.5%、81.1%。E-cad低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率均低于高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cad是影响TNBC患者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144,95% CI 0.057~0.365,P<0.01;HR=0.196,95% CI 0.073~0.710,P<0.01)。结论E-cad低表达和TNBC的转移及预后差有关,其可作为TNBC患者一个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

  • 标签: 钙黏着糖蛋白类 乳腺肿瘤 三阴性 预后
  • 简介:报告了磷酸二氢钾晶体中的第谐振级(THG)。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对磷酸二氢钾第级非线性故障的影响,并与直接谐振级过程和级联第谐振级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讨论了以磷酸二氢钾作标准,测量非线性光学提常数的可能性。

  • 标签: 磷酸二氢钾 晶体 第三谐振级 第三级非线性 故障分析
  • 简介:采用四丁基脲作为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中的溶剂之一,以取代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磷酸辛酯。研究测定了四丁基脲的基本使用性能,通过与磷酸辛酯进行对比,指出四丁基脲的优越性。

  • 标签: 四丁基脲 磷酸三辛酯 双氧水 蒽醌法 生产工艺 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选择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醇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0人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按照对比组与实验组进行分类,对比组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实验组选择骨化醇治疗。两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磷血浓度对比。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血浓度比较更高的小组为研究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和骨化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应用,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也有助于患者血磷血浓度的改善。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骨化三醇 绝经后骨质疏松
  • 简介:作为我们早期发表的文章的继续,本文介绍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将磷酸钠转化成磷酸和氢氧化钠的实验结果。本研究证实,将工业废水中存在的磷酸钠转化成磷酸和氢氧化钠的技术可行性。

  • 标签: 双极性隔膜 磷酸钠 氢氧化钠 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方法
  • 简介:(文摘者按:目前我国磷酸盐行业生产的饲料磷酸盐有一和二等产品,但没有一、二混合物,也未见到相关技术标准。以下专利中提出的一、二钙化合物思想新颖,技术先进,据说产品已进入市场,且被接受并受到欢迎。)

  • 标签: 钙化合物 混合物 饲料级 饲料磷酸盐 制备 技术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生活干预,对照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与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尿β2-微球蛋白、血尿酸及免疫球蛋白G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血尿酸、免疫球蛋白等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阿托伐他汀钙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收治的29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给予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2%,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醇倍他米松软膏在寻常性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采取卡泊醇软膏、醇倍他米松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92.3%vs74.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1,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5.1%vs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05)。结论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取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疗效甚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寻常性银屑病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卡泊三醇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含0.4g血塞通生理盐水250ml和含0.75g胞二磷胆碱的5%的葡萄糖盐水25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塞通 三磷酸胞苷二钠 急性脑梗死
  • 简介: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酯类化合物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在体外调控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中环状RNA的相关表达。方法将BV2培养传代后转染病毒,分为低表达GCH1病毒载体组(Ad-shGCH1,n=3)与对照病毒载体组(Ad-NC,n=3)两组样本。孵育48 h观察转染效率并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使用第二代环状RNA(circRNA)高通量测序分析Ad-shGCH1与Ad-NC两组样本,筛选差异表达的环状circRNA。circRNA测序数据使用R包edge R计算基于负二项分布模型的fisher精确检验来确定差异显著性。应用编码-非编码基因共表达(CNC)网络分析对表达差异显著的cir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shGCH1中mmu_circ_0001322(实验组CPM值:10.40,对照组CPM值:7.63,P<0.05)、mmu_circ_0000454(实验组CPM值:10.84,对照组CPM值:8.20,P<0.05)、mmu_circ_0001383(实验组CPM值:10.76,对照组CPM值:8.53,P<0.05)、mmu_circ_0000898(实验组CPM值:11.22,对照组CPM值:9.32,P<0.05)发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u_circ_0000652低于对照组(实验组CPM值:7.94,对照组CPM值:10.83,P<0.05)(倍数变化>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C分析表明mmu_circ_0000652可能通过参与特定的网络或生物学过程参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而发挥作用。结论GCH1调控的circRNA可能参与体外小胶质细胞的炎症过程。

  • 标签: 环状RNA 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 小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