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间白细胞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本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以BeckmanHMX血细胞分析仪为比较方法,以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为实验方法,分别对20份血常规标本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计算实验方法与比较方法之间白细胞计数值的相对偏倚(SE%),并以美国国会1988年通过的临床实验室修正案(CLIA’88)中推荐允许误差为判断标准,判断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检测项目的批内精密度低于厂商声明和本实验室规定的精密度要求,比对实验数据可靠。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WBC的SE%均≤1/2CLIA’88允许误差范围(7.5%),结果可接受,两种血细胞分析仪WBC测定结果一致。结论两台血细胞分析仪重复性较好,相关性良好,结果具有可比性,在临床中可同时或交替使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同一实验室如果有两台以上相同的设备时,应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一致性,以保证同一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临床提供稳定可靠的实验数据。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 相对偏倚
  • 简介:摘要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L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随着分层诊疗的进步,其预后明显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原发性HLH、复发/难治性HLH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HLH的推荐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移植相关病死率明显下降。一般移植选在病情缓解后,特殊情况下可以抢先移植。除同胞全相合供者外,目前HLA相合无关供者及单倍体供者移植后的存活率均明显提高。国内大多选择改良的标准方案作为预处理方案。

  • 标签: 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证 移植时机 预处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和形成该病的原因。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 100例患者中出现骨髓细胞增生的人数居多并且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人数为 73例,与非造血系统病变的患者人数( 27例)差距明显,该项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检查,可以在前期检查时就能够明确患者骨髓细胞的状态与患病原因,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制定相对应对策,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在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腹水标本中进行的,在仪器法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划分成为了仪器组和手工组两大组别,均是胸腹水常规检验进行落实,其中,对于仪器组来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来为胸腹水细胞分类计数创造有利条件,而对于手工组,改良牛鲍计数板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来为计数和分类助力。有关于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两组胸腹水白细胞计数检验操作时间、两组法检测腹水细胞计数。结果:仪器组的检验操作时间明显比手工组更为低下,形成了统计学差异;检测细胞总数和红细胞计数的结果不同于手工法,P<0.05;而仪器法检测白细胞、单个以及多个核细胞绝对值与手工法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在胸腹水细胞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非常值得应用和推广的,可以显著提升胸腹水白细胞检测效率,且检验的准确性可以得到保证,故非常值得现实应用。

  • 标签: 胸腹水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细胞计数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应用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更有效判断出具体病因,提高诊断时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选自2017年3月至 2022 年5月某院接诊治疗的24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区分成造血性系统疾病组 (简称甲组)( 68例) 和非造血系统疾病组(简称乙组) (175例),对他们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 ( PLT ) 和白细胞(WBC)水平值进行对比, 另外对造血性系统疾病组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采集然后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疾病类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水平值与骨髓异常增生 (MDS) 程度分级。 结果 发现非造血性系统疾病组的HGB、PLT与WBC的水平参考值均高于造血性系统疾病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发现造血性系统疾病组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与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RET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而AL患者低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非造血性系统疾病与造血性系统疾病引致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检查的血液各项数值存有差异,不同类型造血性系统疾病患者RET水平参考值与骨髓增生异常分级也有显著不同,因此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为辩证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介绍了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300MW机组所采用的国产控制系统TCS-3000的组成及其机组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和燃料控制系统所做的逻辑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分离纯化比较。方法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和骨细胞采用序列酶消化及EDTA整合法进行分析纯化,并进行染色,对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骨细胞有多个突触结构,形态比较丰满,呈现树枝状和星状,细胞之间都是通过突触相互连接的;成骨细胞呈现纤维细胞状形态和梭形细胞形态;经过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骨细胞表达量低,为浅棕色,成骨细胞表达量高,为深棕黄色;经过BGP免疫荧光染色,骨细胞表达高,成骨细胞表达低;经过ALP免疫组化染色,成骨细胞的ALP活性高于骨细胞,呈现棕黄色。经过ALP活性检测,骨细胞ALP活性低于成骨细胞,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序列酶消化及EDTA整合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

  • 标签: 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骨细胞 分离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本科室2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考NCCLSEP9-A2文件,使用比对试验,用新鲜全血评价2台仪器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的一致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88)标准(1/2)来判断其相对偏差是否符合标准。结果2台仪器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4项测试项目在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2台血细胞分析仪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试验 相对偏差
  • 简介:目的:评估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临床实验室镜检筛选方法,为各医院血片复检提供多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使用BC-5800血细胞分析仪,结合标本分析值并参照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临床实验室镜检标本筛选方法,将2000例标本分成4组,测得的结果分别与镜检结果作比较。结果:A组标本分析仪和镜检均未见形态学异常共有1440例,分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镜检阳性率48.6%,C组镜检阳性率23.3%,D组镜检阳性率83.6%,3组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规定的镜检筛选条件筛选后,复检率为29.5%,假阴性率2.1%,符合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关于假阴性率小5%的规定,为日常血片标本的复检提供多一种较好的途径。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 假阴性率 复检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使血细胞检验在检测中获得更为稳定、有效、精准的可靠数据,避免临床诊断出现偏差,病情和治疗方案判定错误。方法通过对血细胞标本采集、标本抗凝、标本保存和运输、仪器校准等环节的分析,防范血细胞检验工作中异常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科学、合理的开展血液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的防范,可有效提高血细胞检验的质量。结论要充分考虑血细胞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检验 异常因素 防范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42岁女性患者因发热10 d、怀疑巨细胞病毒感染,予更昔洛韦15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25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用药前白细胞计数(WBC)12.71×109/L,血小板计数(PLT)262×109/L,红细胞计数(RBC)2.99×1012/L,血红蛋白(Hb)84 g/L。2 d后因患者出现水肿,将更昔洛韦用法调整为15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d,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用药第11天,实验室检查示WBC 3.01×109/L,PLT 92×109/L,RBC 2.39×1012/L,Hb 68 g/L。用药第13天,WBC 1.98×109/L,PLT 86×109/L,RBC 2.44×1012/L,Hb 69 g/L。查阅患者既往住院病历资料,患者曾因使用更昔洛韦发生轻度骨髓抑制,考虑为更昔洛韦致全血细胞减少。停用该药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200 μg皮下注射、1次/d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10 000 U皮下注射、1次/周,5 d后实验室检查示WBC 3.82×109/L,PLT 197×109/L,RBC 3.12×1012/L,Hb 92 g/L。本例患者3年前曾行肾移植术,根据其肌酐清除率水平计算,该患者使用更昔洛韦属于超剂量用药。

  • 标签: 更昔洛韦 全血细胞减少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免疫学指标,并探讨免疫学指标改变与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性。方法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8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和2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IgG、IgA、IgM、C3、C4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纤维化(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伴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下降,与病情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球蛋白类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6份干扰标本并分为三组A组32份,位于血小板直方图上,且后峰翘起始处>25fl;B组32份,后峰翘起始处20~25fl;C组32例,后峰翘起始处<20fl。对三组标本分别采用希森美康XS-500i分析仪与显微镜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比较计数结果。同时比较正常、异常血小板直方图上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血细胞仪计数与显微镜计数情况。结果B、C两组的仪器法、显微镜法计数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无差异(P>0.05)。异常图形血小板聚集21例、大血小板9例、血细胞仪计数(80.36±29.74)×109/L;正常图形无血小板聚集与大血小板,血细胞仪计数(238.65±17.13)×109/L(P<0.05);两种图形的显微镜计数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受到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数量和大血小板的影响。针对血小板计数不符合直方图的标本,建议通过手工方法计数,或者重新采集标本,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 计数 显微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的复检规则。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E-21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500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和人工白细胞分类。按照本科室制定的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和涂片阳性标准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和涂片复检比率。结果对500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17.8%,假阳性率8.2%,真阴性率72.8%,假阴性率1.2%,复检率24.0%,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血液病细胞无漏检。结论本科室制定的血涂片复检标准比较合理,能够保证报告的可靠性、时效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复检规则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前后血细胞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从而准确诊断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住院分娩孕产妇中的正常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共计600例。分别于分娩前1-2天、产后24小时以后72小时以内对所有孕产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结果分娩后红细胞(RBC)、Hb降低,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明显升高,600例正常孕妇分娩后血红蛋白降低10g/L以上409例,占68.2%%;其中剖宫产、会阴侧切、会阴完整三组分别149、160、100例,分别占24.8%、26..7%、16.7%。结论分娩后RBC、Hb降低为静脉血回流增加,血容量明显增加有关,更重要的是分娩时出血所致。分娩后PLT明显升高,而MPV无明显变化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三组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后血红蛋白降低与手术分娩时出血,止血不彻底有明显关系,特别是会阴侧切助产。

  • 标签: 正常孕妇 不同分娩方式 血细胞变化 产后出血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8例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18例患儿中患儿中痊愈8例(44.4%),死亡4例(22.2%),继续治疗6例(33.3%)。结论对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嗜血细胞综合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