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级别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和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69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三级,同时选择8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血清标本,在日立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样品Alb、PA、TBA、HDL-C和LDL-C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各功能级别的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级高于B级,B级高于A级(P<0.05);而Alb、PA、HDL-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级低于B级,B级低于A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B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Alb、PA、HDL-C和LDL-C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各项指标,有利于肝硬化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

  • 标签: 肝硬化 白蛋白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E)蛋白尿孕妇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及α1-微球蛋白(α1-MG)的妊娠期界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210例,其中PE孕妇92例(43.8%),正常孕妇118例(56.2%)。按照诊断性试验评价方法分析非妊娠期尿mAlb、TRF及α1-MG界值对24 h尿蛋白定量判定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并通过对不同种类尿蛋白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确定妊娠期尿mAlb、TRF及α1-MG的最佳切点值。结果(1)非妊娠期成人尿mAlb、TRF及α1-MG界值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判定的诊断性研究:当尿mAlb、TRF、α1-MG分别以30.0、2.5、12.5 mg/L为界值时,三者对应的尿蛋白定量≥300 mg/24 h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1%(89/101)、88.2%(90/102)、78.9%(75/9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106/109)、98.1%(106/108)、85.2%(98/115),准确率分别为92.9%(195/210)、93.3%(196/210)、82.4%(173/210)。以尿蛋白定量≥300 mg/24 h为“金标准”,尿mAlb、TRF分别以30.0、2.5 mg/L为界值的诊断方法分别与“金标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α1-MG以12.5 mg/L为界值的诊断方法与“金标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尿mAlb、TRF及α1-MG值对24 h尿蛋白定量判定的ROC曲线及最佳切点值:以尿蛋白定量≥300 mg/24 h为判定标准,尿mAlb、TRF和α1-MG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0.984和0.907。尿mAlb、TRF、α1-MG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86.5 mg/L(Youden指数=0.927)、5.5 mg/L(Youden指数=0.923)、15.4 mg/L(Youden指数=0.687)。(3)尿mAlb、TRF及α1-MG最佳切点值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判定的诊断性研究:尿mAlb、TRF、α1-MG分别以86.5、5.5、15.4 mg/L为界值时,三者对应的尿蛋白定量≥300 mg/24 h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9%(86/87)、95.7%(88/92)、87.7%(71/81),其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117/123)、96.6%(114/118)、83.7%(108/129),其准确率分别为96.7%(203/210)、96.2%(202/210)、85.2%(179/210),均高于非妊娠期界值的准确率。以尿蛋白定量≥300 mg/24 h为“金标准”,尿mAlb、TRF、α1-MG以86.5、5.5、15.4 mg/L为界值的诊断方法分别与“金标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推荐将尿mAlb、TRF、α1-MG的妊娠期界值分别定义为86.5 mg/L、5.5 mg/L、15.4 mg/L。

  • 标签: 先兆子痫 蛋白尿 白蛋白尿 转铁蛋白 参考值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叉神经连移位的处理方法,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9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存在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叉神经连移位者120例,均行微血管减压术(MVD),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即刻缓解101例,延迟缓解13例,无效6例,术后缓解率95%,未发现严重并发症。107例随访3~7个月,复发3例(2.8%)。结论对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又神经连移位的病人,在垫人Teflon的同时,完全松解小脑上动脉周围蛛网膜,将小脑上动脉移到三叉神经头侧,将三叉神经解剖复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小脑上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3岁的粘多糖贮积症(MPS) Ⅰ型儿童受者在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MPS Ⅰ型的疗效。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黏多糖贮积症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些建筑承担着重要的城市使命且造价昂贵,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结构经济性,是超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消能减震技术是其中的解决方法之一。消能减震技术通过附加阻尼装置来耗散地震输入到结构的能量,进而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消能减震装置主要包括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弹性阻尼器等。其中,滞阻尼器具有耗能能力强、不附加静刚度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当中。

  • 标签: 黏滞阻尼器 超高层结构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试验证明了采用加压反应工艺制备树脂较常压工艺粘度低很多,分析了引发剂种类、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黏度的影响,得出玻璃化温度越低树脂黏度越小,采用TBPO/DBPO复配的引发剂不仅树脂黏度较低,残留单体少而且反应釜压力最低,是一种理想的引发剂组合。

  • 标签: 高固低黏 涂料黏度 丙烯酸树脂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1 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50例,将其按照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27例采用 2HRZE/4HR方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抗结核与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观察组 23例基于此,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10万 u)治疗,对比两组胸膜连发生情况,另就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之对照组,显著偏多( 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偏短( P< 0.05)。观察组胸膜粘连发生率( 4.35%)相比对照组( 22.22%),显著偏低( P< 0.05)。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将尿激酶注射至胸腔内,能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胸膜连发生。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 尿激酶 胸膜黏连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建设高度也在不断刷新。传统的刚性方案已经无法经济有效地解决超高层建筑对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承受问题。为节约工程中的材料成本并提高结构抗震性,阻尼方案的优势凸现,现已逐渐代替传统刚性方案,成为新建高层建筑的首选方案。本文对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布置方案进行了阐述,并浅析其在超高层建筑应用中的优越性,旨在为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超高层建筑 刚性方案 抗震性 阻尼方案 优越性
  • 简介:有一位老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血液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出院后,其妻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经常让他在一星期内吃掉两只大蹄髈.3个月后,他突发"小中风",一查血黏度竟有数项异常.

  • 标签: 血液化验 癌症 活血化瘀 血黏度 出院后 治癌
  • 简介:目的研究聚-DL-乳酸(PolyD,L—lacticacid,PDLLA)可吸收膜厚度对肌腱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3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A组,11只)、实验组2(B组,11只)和对照组(C组,9只)3组,建立双后肢第二趾趾深屈肌腱损伤模型。A组肌腱吻合处包裹一层PDUA可吸收膜.B组肌腱吻合处包裹三层PDLLA可吸收膜。C组不使用PDLLA可吸收膜。术后观察可吸收膜完整性,通过肉眼观察、病理切片、肌腱滑移距离及抗张强度评估肌腱连和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A组可吸收膜大部分破碎,B组可吸收膜大部分完整。术后6周大体观察,A组可见肌腱吻合口轻度纤维连.B组可见肌腱吻合处梭形膨大.表面光滑。C组可见肌腱吻合处广泛致密的纤维连。肌腱滑移距离结果,A组与C组、A组与B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P〈0.01)。抗拉强度测试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增加PDLLA可吸收膜厚度可有效预防肌腱连且不影响肌腱愈合。

  • 标签: 黏连愈合 聚-DL-乳酸可吸收膜厚度
  • 简介:摘要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各种结构部件广泛采用轻合金、蜂窝结构和复合材料,因此胶剂密封剂及胶接技术在航天产品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航天产品用胶剂密封剂的特殊要求及热防护层粘接剂、防热密封剂、耐低温胶剂、耐空间环境胶剂、功能性胶剂和复合材料结构胶剂等高性能胶剂密封剂的性能及其在运载火箭、卫星、飞船和空间站等航天产品上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

  • 标签: 胶黏剂 密封剂 粘接 航天 应用
  • 简介:通过室内实验从油田污水中筛选出一株类短短芽孢杆菌,经研究发现,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辅助降特性,利用生物与化学的协同效应可显著降低稠油黏度。降剂A/菌株B-1发酵液的最佳降复配体系为:降剂A用量为0.20%,菌株B-1发酵液用量为50%(即体系最佳油水比为5∶5),降率达96.43%。该生物体系可减少降剂用量,既大大减小化学降剂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充分发挥生物方法的优势,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未来稠油开采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稠油 化学降黏 复配体系 增效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弹剂(1%透明质酸钠和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高度近视ICL植入手术48例(96眼),随机等分为两组:A组,术中应用1%透明质酸钠;B组,术中应用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组。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两组比较。结果术后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冲洗弹剂所需的时间为(38.21±12.13)秒,短于B组的(53.03±28.15)秒(t=2.570,P=0.017)。结论1%透明质酸钠和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均可安全应用于ICL手术,透明质酸钠术中冲洗所需时间较短。

  • 标签: 黏弹剂 透明质酸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晶状体,人工,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CL)
  • 简介: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基物进行了菌的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摘要腹部手术患者腹腔内积存血液或血块、脓性物以及肠管浆膜面损伤可致连性肠梗阻。观察病情变化、有效肠胃减压、强化治疗性护理干预、活动和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应通过良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解除梗阻,恢复胃肠功能,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复发,促使患者早日治愈。

  • 标签: 黏连性肠梗阻 围术期护理 预防性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全国各地市新建了众多学校。由于学校项目尤其是教学楼对建筑空间要求较高,对抗震要求严,需要设计更加合理地减震大空间结构形式。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风、雪、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由于自然灾害作用强度和特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抗震方法设计的结构又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当地震来临,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滞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无间隙连接型滞阻尼器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现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四肢肌腱连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分析。方法:在2019年7月1日~2022年8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四肢肌腱松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以及屈肌腱修复的患者中选取8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不采用游离脂肪颗粒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游离脂肪颗粒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整体肌腱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手精细运动、灵巧度评定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肌腱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手部肌腱连松解术治疗的患者以及肌腱断裂修复术实施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肌腱连可有效预防手部肌腱粘连发生情况,并促进其术后肌腱功能恢复,提高手精细运动、灵巧度评分,预防术后萎缩性疤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游离脂肪颗粒移植 四肢肌腱粘连 肌腱断裂修复术
  • 简介:【摘要】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岸地区,地处东部华北平原与西部太行山地过渡地带,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1],该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质黄褐土,该类型土壤土质粘重,结构紧实僵硬,耕性和通透性差,土壤不耐旱涝。根据景观设计及植物配植方案,需进行土壤质量分析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技术方案。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苗木成活率,改善土壤环境的过程。

  • 标签: 黏质黄褐土 土壤质量分析 土壤改良 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