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百草生膏在促进产科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实验研究加回顾性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组,一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人数40人,在剖宫产手术后不对患者使用百草生膏进行疤痕修复治疗,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策进行护理治疗,出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疤痕愈合情况,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后统计情况。二组为实验组,患者人数一共80人,再将实验组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实验一组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百草生膏进行疤痕修复治疗,并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策进行护理,出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疤痕愈合情况。实验二组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后使用其他疤痕修复膏进行疤痕修复治疗,并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策进行护理,出院后密切观察和联系患者,了解患者的疤痕愈合情况,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后统计情况,分析百草生膏在促进产科伤口愈合的有效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半年的愈合修护,疤痕并未有明显的消除。实验组患者经过半年后的愈合修护,疤痕均有明显的消除和愈合;同时,使用了百草生膏的患者疤痕修复效果要优于使用其他疤痕修复药物的患者。结论 百草生膏可有效促进产科伤口愈合、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瘢痕增生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有临床推广研究的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百草生肌膏 其它去瘢痕药物
  • 简介:摘要:混合痔是指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的一种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混合痔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畅、便秘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肛训练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方法,但是其有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提高混合痔术后患者提肛训练的有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

  • 标签: 混合痔 提肛肌训练 效率提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椎旁间隙入路同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分为对照组(传统入路治疗,n=25)和观察组(椎旁间隙入路治疗,n=25)。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伤椎Cobb角矫正率)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周和6周的VAS评分四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伤椎Cobb角矫正率三项影像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旁间隙入路同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相比于后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旁间隙入路 传统入路 胸腰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定肱二头在被动牵伸过程中的杨氏模量变化,初步探索SWE测量肌肉硬度辅助张力定量评定的潜力。方法对49例脑卒中患者及30例健康受试者行双侧肘屈张力MAS评定,根据MAS分级结果分为健康受试者组、患者健侧组、MAS 0级组、1级组及1+级组。在受试者肘关节被动匀速伸直过程中,留取肱二头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录像,并读取杨氏模量数据。选取6个肘关节位置点,记录各位置点处的瞬时杨氏模量(EX)、计算各位置点较运动起始处的杨氏模量变化值(ΔE),分别评估EX和ΔE与MAS分级的相关性以及组间差异。结果MAS分级越高,肱二头杨氏模量越高,并且在肘关节伸直角度增加时其杨氏模量值增加越明显。在1/2关节活动范围(ROM)至全ROM之间可观察到EX及ΔE在MAS 0级与MAS 1级、MAS 0级与MAS 1+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S 1级与MAS 1+级之间在各个位置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剪切波弹性超声在运动过程中定量、实时测量肌肉硬度与MAS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肌张力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改良Ashworth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绝经后女性生育周期(RLD)与尿白蛋白/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1年5至12月在中国7个地区招募的共11 055名自然绝经后女性,按RLD分为4组,并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减少偏倚,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及分层分析观察各RLD组出现UACR≥30 mg/g的比值比(OR),中介效应分析量化RLD在UACR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生中的影响。结果RLD 18~31年、32~34年、35~36年、37~50年组,分别有2 373、2 888、2 472、3 322人。RLD最短(18~31年)组的年龄偏大(P<0.001)、CVD发生率(P=0.025)和UACR水平最高(P<0.001)。充分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最短RLD(18~31年)相比,RLD最长(37~50年)的女性发生UACR≥30 mg/g的风险降低28%(OR=0.72,95%CI 0.64~0.82,P<0.001)。RLD每延长1年,出现UACR≥30 mg/g的风险降低2%(OR=0.98,95%CI 0.97~0.99,P<0.001)。分层分析显示,在体重正常(P=0.003)或超重(P=0.001)、无CVD病史(P=0.001)以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P=0.004)的女性中,RLD与UACR的相关性更加显著。中介效应分析发现3.0%的尿白蛋白对发生CVD的影响是通过RLD介导的(P=0.048)。结论在中国人群自然绝经后的女性中,长RLD(37~50年)与较低的UACR相关。

  • 标签: 雌激素类 心血管疾病 生育周期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跨栏运动员神经肌肉功能与腘绳损伤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神经控制能力对跨栏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神经控制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研究还发现,跨栏运动员的肌肉激活模式与腘绳损伤风险有关,如果腘绳没有得到适当的激活,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或其他损伤。

  • 标签: 跨栏运动员 神经肌肉功能 腘绳肌损伤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症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5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及子宫腺症患者共计85例,其中子宫肌瘤患者41例,为A组,子宫腺症患者44例,为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1)A组影像学特征:内部低回声为主,少见稍强回声的情况,肿瘤体积较大者肿瘤边界清晰且有声晕,整体呈螺旋样;B组影像学特征:子宫体积呈现轻微弥漫性增大的状态,有筛孔状小暗区及星点状血流信号;(2)A组患者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低于B组,血流量、搏指动指高于B组(P<0.05)。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 作者: 李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面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面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面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新方法。

  • 标签: 预见性护理;面肌痉挛;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少症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肌肉功能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少症患者中应用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理念 精准护理 老年肌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角下滑囊围(透)刺治疗肩周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录入2022.02-2023.02区间的肩周炎患者76例,随机法分组,各为38例。参照组以《针灸治疗学》肩痹(肩周炎、漏肩风)针灸治疗方法治疗为对策。试验应用三角下滑囊围(透)刺治疗。检验各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Neer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肩周炎治疗期间,应用三角下滑囊围(透)刺疗法,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中医疗法 肩周炎 三角肌下滑囊围(透)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取自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运用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分析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来说,应用盆底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临床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借鉴和使用。

  • 标签: 盆底肌功能训练 治疗措施 压力性尿失禁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我院妇科经过手术病检确诊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33例子宫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实施彩色超声检查,对比子宫肌瘤、子宫腺病诊断符合率,观察病灶及其周边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分析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符合率93.94%(31/33),子宫腺病的符合率90.91%(30/33),统计学无差异(P>0.05)。子宫肌瘤病灶及其周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子宫腺病比较,统计学结果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我院妇科经过手术病检确诊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33例子宫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实施彩色超声检查,对比子宫肌瘤、子宫腺病诊断符合率,观察病灶及其周边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分析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符合率93.94%(31/33),子宫腺病的符合率90.91%(30/33),统计学无差异(P>0.05)。子宫肌瘤病灶及其周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子宫腺病比较,统计学结果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将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进行运用对于提升产后盆底力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选入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本院妇产科产妇60例,随机抽选均分对照组(30例,常规产后护理)和观察组(30例,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产妇盆底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具备优势P

  • 标签: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产科产后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筋膜炎治疗中行复诊联合药棒穴位按摩法的有效性。方法:筛取2021年01月至2022年0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筋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二组,对照组行浮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筋膜炎治疗中行复诊联合药棒穴位按摩法方案效果理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1浮针 药棒穴位 肌筋膜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内效贴扎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运动学及康复医学领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关于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口腔颌面外科,是一种较新的技术手段,现将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肌内效贴 第三磨牙 下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妇产工作应用盆底康复的价值 。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130例盆底患者作为样本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内接收。所有患者均进行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盆底收缩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底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应用盆底康复干预有助于帮助产妇恢复盆底收缩,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康复 产妇产后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