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为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及溃疡为主要变化。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人病情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本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及地区发病率较高。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中医辨证分型、采用针刺、艾灸,配合捏脊对慢性溃疡结肠炎进行治疗。结果50例中基本治愈37例,占74%,显效10例,占20%,有效2例,占0.4%,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结论运用中医辨证分型,针灸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疗效肯定。

  • 标签: 针灸治疗 慢性细菌性痢疾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细菌痢疾的护理以及儿童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流行学。结论做好儿童细菌痢疾护理工作可以使患儿及早康复。

  • 标签: 儿童 细菌性痢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痢疾患者的疾病变化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43例细菌痢疾患者进行常规十二导联的心电检测。结果阳性结果26例,正常17例。结论心电改变与其病情变化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心电图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2型糖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菌、疗程、治疗方法、治愈率等进行总结。结果多见于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居多,男性多见;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治愈率85%;平均住院时间(28±9)天。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超声引导下肝脓肿定位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术、全面营养支持,是糖尿合并肝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肝脓肿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性、治疗和转归,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永嘉县人民医院和永嘉县中医院确诊住院的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体征、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治疗与转归等。结果纳入的424例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平均年龄(62±13)岁,平均糖尿病程(7±6) y,平均血糖水平(8±6)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9±3)%。57例患者合并败血症,28例合并感染性休克。360例(84.9%)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32.1%)。80.2%(340/424)的患者有发热,以中到高热为主(73.2%,249/340),肝区叩痛仅占34.9%(148/424)。92.8%(334/360)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升高,94.5%(290/307)降钙素原(PCT)升高。81.4%(96/118)的患者为单一细菌感染,18.6%(22/118)为复合细菌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77.6%),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100%敏感。脓肿大小10 mm×10 mm~108 mm×98 mm,小(< 30 mm×30 mm)、中(≥30 mm×30 mm~<70 mm×70 mm)和大(≥70 mm×70 mm)肝脓肿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4)、(11±5)和(15±6) mmol/L,(8±4)、(11±6)和(20±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4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372例(87.7%)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52例(12.3%)血糖控制未达标。经降糖、抗感染和/或引流排脓治疗后,总治愈率为63.2%(268/424),好转率31.8%(135/424),有效率达95.0%(403/424);15例(3.5%)未治愈,6例(1.4%)因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68例治愈患者中有232例(86.6%)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15例未治愈患者中有3例(20.0%)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0,P<0.05)。结论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结合CRP、P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预后较好。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的恢复。

  • 标签: 肝脓肿,细菌性 糖尿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性、治疗和转归,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永嘉县人民医院和永嘉县中医院确诊住院的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体征、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治疗与转归等。结果纳入的424例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平均年龄(62±13)岁,平均糖尿病程(7±6) y,平均血糖水平(8±6)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9±3)%。57例患者合并败血症,28例合并感染性休克。360例(84.9%)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32.1%)。80.2%(340/424)的患者有发热,以中到高热为主(73.2%,249/340),肝区叩痛仅占34.9%(148/424)。92.8%(334/360)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升高,94.5%(290/307)降钙素原(PCT)升高。81.4%(96/118)的患者为单一细菌感染,18.6%(22/118)为复合细菌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77.6%),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100%敏感。脓肿大小10 mm×10 mm~108 mm×98 mm,小(< 30 mm×30 mm)、中(≥30 mm×30 mm~<70 mm×70 mm)和大(≥70 mm×70 mm)肝脓肿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4)、(11±5)和(15±6) mmol/L,(8±4)、(11±6)和(20±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4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372例(87.7%)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52例(12.3%)血糖控制未达标。经降糖、抗感染和/或引流排脓治疗后,总治愈率为63.2%(268/424),好转率31.8%(135/424),有效率达95.0%(403/424);15例(3.5%)未治愈,6例(1.4%)因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68例治愈患者中有232例(86.6%)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15例未治愈患者中有3例(20.0%)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0,P<0.05)。结论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患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结合CRP、P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预后较好。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糖尿合并细菌肝脓肿的恢复。

  • 标签: 肝脓肿,细菌性 糖尿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细菌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出针对不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4年9月共收治细菌皮肤病患者63例,主要是对这63例患者近一年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从63例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来看,使用复方多粘素B软膏进行治疗的患者康复率最高,治疗效果最好。结论通过对这63例患者的跟踪治疗以及临床分析,复方多粘素B软膏对细菌皮肤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可以帮助广大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细菌皮肤病 临床治疗研究 复方多粘素B软膏
  • 简介:摘要:水稻细菌条斑是由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病害,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有害生物之一,其发生具有流行、暴发性、毁灭特点。为了控制水稻细菌条斑的蔓延危害,本文研究了水稻细菌条斑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 标签: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原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孕激素水平与细菌阴道炎的相关。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细菌阴道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妇女均在黄体期,比较两组患者雌、孕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细菌阴道炎与孕酮水平下降存在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雌二醇 孕酮 细菌性阴道炎 内分泌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细菌阴道感染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细菌阴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细菌阴道感染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细菌性阴道感染 临床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细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替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细菌阴道炎患者,采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替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