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65眼翼状胬肉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3月以上,2眼复发(3%),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2~3d。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23例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配合的经验积累,探讨手术室护士配合关节镜下手术的配合要点,了解膝关节生理解剖及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步骤,手术器械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应当具备比较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累经验,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微创手术。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重建交叉韧带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癌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抗凝治疗期的监护要点,以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对76例口腔癌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中予凯时20mg+0.9℅氯化钠20ml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术后每天予凯时20mg+0.9℅氯化钠20ml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天,同时对抗凝治疗期间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76例病人其中74例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于术后20小时左右发现皮瓣血管危象,经及时行急诊手术探查,术后恢复良好,全部顺利出院。结论安全有效的扩容抗凝治疗和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存活率的保证。

  • 标签: 口腔癌 游离皮瓣 移植术 扩容抗凝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泪腺变化。方法对50例72只眼病人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d,BUT为(8.15±3.61)s,术后1mo,BUT为(10.05±3.03)s,术后2mo,BUT为(10.50±4.26)s,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手术治疗 泪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CEUS)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评价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移植肾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CDFI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移植肾形态、血流分布情况及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CEUS主要是实时存储图像,回放分析,观测肾实质微循环灌注情况,重点分析移植肾皮质造影剂达峰时间(TTP)。并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87例均获得满意的彩色多普勒成像及超声造影成像效果,各种并发症中超声造影的检出例数均大于彩色多普勒。结论在移植肾并发症的评价中,CEUS较CDFI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能为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检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对临床早期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移植肾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2例167眼翼状胬肉,其中复发性胬肉15例16眼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3-6月以上,5眼复发(3%),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4~5d。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骨囊肿通常为一单房囊性病变,病因不明,多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发生于短骨不规则骨相对少见,因而距骨骨囊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囊肿,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放手术下行囊肿刮除植骨术。我院自2011年—2012年收治8例距骨骨囊肿病人,

  • 标签: 后足关节镜 距骨囊肿切除 手术配合
  • 简介:血管麻痹综合征(vasoplegicsyndrome,VS)是指患者在心脏外科术中或术后早期出现低血压并伴随正常或增高的心输出量,全身血管阻力、右心充盈压、肺毛细血管楔压降低,补充液体后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需要大剂量的缩血管药物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综合征,又称血管扩张性休克。体外循环术后多见,其发病率为0.4%~8.0%,死亡率2.8%~25.0%。非体外循环下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相关护理报道不多见,我院近年来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3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麻痹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肝硬化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4例,手术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总胆红素、血浆白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体力改善、腹胀改善、是与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体内骨髓源性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肝硬化对于患者的肝功能以及主观感受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 标签: 骨髓间充质 肝硬化 干细胞移植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肝移植对肝硬化模型猪并发心电生理和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湖北白猪(3~4月龄)60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头)普食喂养;实验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猪肝硬化动物模型(48头)。自体BMSCs采集、分离与移植;在BMSCs肝移植前后对肝硬化模型猪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①模型猪肝脏超声体积缩小、呈结节样改变,肉眼观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镜下观假小叶形成,判定猪肝硬化动物模型制作成功;②48例肝硬化模型猪BMSCs肝移植前出现心电图异常27例(56.25%),其中异常心电图以长QTc间期发生率37.03%(10例)为最高;③BMSCs肝移植后12周,心电图异常14例(占29.17%),长QTc间期发生率4例次(占28.57%)。结论肝硬化模型猪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且随肝损害严重程度加重而延长;BMSCs肝移植后,心电图异常率以及长QTc间期发生率明显下降,心电生理得到改善;BMSCs肝移植本身可诱发肝硬化模型猪出现暂短心电生理紊乱。

  • 标签: 模型猪 肝硬化 骨髓干细胞 肝移植 心电图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irafix技术联合髂胫束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术式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应用Inirafix系统联合移植自体髂胫束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结果术后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诊6—12个月,Thompson征阴性,双、单足提踵试验阴性,无跟腱再断裂、跟区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陈旧性跟腱断裂重建术中Inirafix固定疗效可靠,髂胫束能有效替代跟腱,恢复踝关节功能。

  • 标签: 髂胫束移植 陈旧性跟腱断裂 Inirafix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方法对3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6例、自体骨髓移植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包括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例、异基因骨髓移植9例,另外还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1例。移植后随访6个月~5年,调查并发症和存活率。结果37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8例死亡,2例死于移植相关病,6例为复发,29例仍长期无病生存,存活率78.3%。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改善其预后,延长患者存活期的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瘤 恶性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移植有效冷冻保存和分离造血干细胞方法。方法采取普通、改进两种不同采血袋,采取两步离心法将脐带血的有核细胞分离、浓缩,采取常规程控降温进行冷冻,温度为-196℃的液氮之中,使用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对脐带血里CD34+细胞、造血组织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使用改进采集方法分离,红细胞、有核细胞的回收率为86.6%、45.2%,普通采集袋中为78.5%、50.2%;可见其方法可有效提高红细胞、有核细胞回收率。结论改进采集袋可有效将有核细胞的回收率提高。两步离心法、两种冷冻保存方法,可有效将保存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

  • 标签: 脐带血 分离 冷冻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颌无牙颌二期手术中牙龈移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牙龈移植术的特点,选取21例下颌无牙颌二期手术中牙龈移植术的患者,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21例下颌无牙颌牙龈移植术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追踪效果良好,术区牙龈移植的软组织全部存活,未发生感染,无坏死及脱落。结论牙龈移植术的成功与熟练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科学的护理是提高牙龈移植软组织的存活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下颌无牙颌二期手术中牙龈移植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静脉全麻取卵过程中卵泡液中IL-1β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卵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IVF-ET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静脉全麻组,每组30例。于手术开始后5min、10min、15min、20min收集主导卵泡液测定卵泡液中IL-1β水平,并记录术后VAS评分及获卵数、胚胎移植日胚胎评分、临床妊娠率。结果静脉全麻组患者T1、T2、T3、T4时间点卵泡液IL-1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全麻组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全麻组患者获卵数、优胚率、受精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不影响卵泡液中IL-1β细胞因子水平,可安全用于IVF-ET患者取卵术。

  • 标签: 丙泊酚 卵泡液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对比评价骨髓单个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2例心绞痛患者,接受目前最佳药物治疗,随机分为单个核细胞组(24例)、间充质干细胞组(24例)和CD34+干细胞组(24例)。常规前降支病变PCI术后,进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于冠状动脉病变近端注人骨髓干细胞。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二维超声、单光子体层扫描(SPEC~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术中,术后3、6个月评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未观察到因冠状动脉内注射而导致的心肌梗死、心肌酶升高、心肌穿孔、心包积液、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发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从治疗有效性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运动时间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方面评价,CD34+干细胞组与前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0.01);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其中CD34+干细胞移植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

  • 标签: 冠状动脉内 自体,骨髓 干细胞 心绞痛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在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25例28指,其中有8例修复10指拇指甲床缺损、其中2例是双拇指甲床缺损;4例修复4指示指甲床缺损;6例修复6指中指甲床缺损;1例修复示中指甲床缺损;4例修复4指环指甲床缺损;2例修复2指小指甲床缺损。结果25例28指甲床移植全部成活,无发生甲床坏死及感染情况,指骨无外露,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28指疗效评定,优19指,良6指,可2指,差1指,总优良率89.28%。结论应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具有切取方便、安全、对供区无明显影响、成活率高等优点并可恢复伤指的美观和功能,是修复甲床缺损的有效方法,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床缺损 断层甲床 游离移植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引流管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采用多功能引流管作为肾移植术后的引流方法,观察21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留置多功能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期间及拔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与19例普通引流方法比较。结果应用本方法引流的所用患者均能保持良好的引流效果,与普通引流法相比本法引流管堵塞或伤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引流法。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多功能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能有效观察和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肾移植术后引流方法。

  • 标签: 肾移植 引流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