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我国的城市建设基本进入了存量规划阶段,人口结构越发复杂,居民生活需求差异化日趋明显,对居住的空间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社区城市居民生活的核心区域,社区生活圈作为现代生活特征明显的崭新生活理念,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视野。自从上海首次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以后,很多城市都在积极开展15分钟生活圈的设计和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之相关的城市更新路径探索,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东某市为例,分析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理念,提出行之有效的规划更新策略。

  • 标签: 城市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规划 更新 探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患者在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选择我院11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来社区中心就诊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由随机法分作常护组与社护组,每组55例。常护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社护组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社护组患者的机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常护组(P<0.05);相比于常护组,社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在社区医院内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 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1-2023.1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10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合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各项差异不大。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指标的社会功能、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物质功能、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疾病行为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区护理 高血压患者 生活方式 疾病行为 作用价值
  • 作者: 徐君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05
  • 机构:​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200061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08例,依照建档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54)、研究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8周后研究组SBP、DB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血压水平。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8月—23年7月。结果 观察组较之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共计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23人,平均年龄66±3岁,女性23人,平均年龄68±2岁。采用随机摇号分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针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采用t值和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3例患者。在实验组中,收缩压治疗前平均为162.61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115.52 mmHg;舒张压治疗前平均为109.12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70.21 mmHg。而对照组中,收缩压治疗前平均为161.54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137.83 mmHg;舒张压治疗前平均为108.23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85.58 mmHg。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显著改善血压水平,尤其在舒张压的控制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德育工作主要有两个开展场地:学校是第一个场地,学校的德育教育自然不能少;社区是第二个场地,是学生们生活的地方,有着自然的亲近感,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为了将这两个场地联系起来,本文先阐述了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社区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的优势和特点。随后,详细介绍了社区活动阵营的设计与构建过程,并探讨了德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与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在学校与社区德育活动的互动与联动方面,本文探讨了互动机制建设、资源对接与整合、协同发展路径探索等问题。最后,对德育活动成效评估和问题应对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性建议,旨在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共同发展。

  • 标签: 社区活动 小学生 德育 社区阵营 互动与联动
  • 简介:摘要:在社区老年人群体中,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议题的重要性、现状和提升策略。首先心理健康对老年人幸福感、家庭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其次,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生活满意度不尽如人意。最后,本文将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服务体系和提升生活质量等策略,旨在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从而促进社区的健康和谐发展。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心理健康 生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共计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23人,平均年龄66±3岁,女性23人,平均年龄68±2岁。采用随机摇号分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针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采用t值和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3例患者。在实验组中,收缩压治疗前平均为162.61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115.52 mmHg;舒张压治疗前平均为109.12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70.21 mmHg。而对照组中,收缩压治疗前平均为161.54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137.83 mmHg;舒张压治疗前平均为108.23 mmHg,治疗后平均下降至85.58 mmHg。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但收缩压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但仍高于实验组,而舒张压下降较少且高于实验组,变化具有极高的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显著改善血压水平,尤其在舒张压的控制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的管理中,应重视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以建设熟人社区为核心理念,积极致力于居民社区事务参与、社区组织和社区领袖的培育等,以推进社区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项目自2013年底启动至2016年上半年,一期和二期项目在过去两年落地全国10个城市56个社区,累计支持居民发起的中标项目486个,投入1800万,撬动政府社区建设资金1106万,惠及125万社区居民,成为目前国内社区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一个公益项目。

  • 标签: 汇丰 伙伴计划 中标项目 公益项目 公益组织 协调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本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措施,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对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积极影响
  • 简介:[摘要]易地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常德石门县M村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生活调查,阐述易地搬迁社区居民在搬迁新社区后面临的困境。如心理不适应、就业难、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社区认同感低。应通过构建公共就业平台,提高安置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力度;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打造安置社区居民利益共同体,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等方式实现其社区融入。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居民  社区新生活的适应  融入
  • 简介:社区自治组织一般是指由社区居民会议选举产生的代表和组织社区居民实施社区自治职能的社会组织.它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这类社区自治组织所具有的群众性、自治性、基层性、地域性、广泛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在组织实施社区建设及社区警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减少政府干预,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自治能力,是有效组织实施社区建设及社区警务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社区警务 社区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 简介:社区传播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社区报的立足点在于社区本身。社区报应该定位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实用手册"。为实现这一定位,应实行目标读者锁定社区中老年居民和家庭妇女、社区新闻与生活资讯并重、加强社区报采编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等策略。

  • 标签: 城市社区 社区传播 社区媒体 社区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将本社区建立健康档案时确诊的2000多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区片抽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诊断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用12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综合干预。由专职护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表5,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1年后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1年后各项生活功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1年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社会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使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都得到提高。

  • 标签: 社区 综合干预 中青年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社区内2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研究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心理状况改善和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的饮食依从、运动依从、服药依从、病情监测依从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患者对于生活现状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不仅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了患者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并提高了患者在饮食、运动、服药、病情监测方面依从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依从性 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