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纳入16位患者的20个拔牙窝。10个牙槽窝(BPP.实验组)实行颊侧骨保存术.这项技术是在拔牙窝的颊侧骨上放置骨移植材料.对照组的10个拔牙窝不予处理。在研究模型上测量牙槽窝中点处颊舌厚度在术前及术后的差异。病例组(平均值0.85±O.75mm)和对照组(平均值0.9±0.65mm.P〈0.5)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相对于对照组.拔牙后在颊侧骨外放置骨移植物可以保持或者扩增软组织外形。

  • 标签: 保存技术 骨板 颊侧 有效性 评估 骨移植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椎间开窗术对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椎间开窗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1例,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优良率95.2﹪。结论小切口椎间开窗手术治单节段腰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小切口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
  • 简介:工程量计量是施工管理人员以及预算工作人员进行的日常工作之一,它是合理进行人员、材料调配以及工程价款结算等的基础工作。现浇混凝土构件工程量计量的难点在于构件与构件的界限区划,本文即从一个真实案例入手,论述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工程量的计量方法,以期对施工管理人员、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工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移植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例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经验。结果经过对3例病人随访观察1年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活动。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移植手术安全,病人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移植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后疗效。方法总结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患者,采用后路椎开窗手术的疗效,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总体较胶原酶溶解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胶原酶溶解术前采用多种方法判断椎间盘纤维环退变和破裂程度、级别,严格胶原酶溶解术的适应症。一旦胶原酶溶解术后临床疗效不理想,后路椎开窗术为理想的补救方式,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解术后 症状复发 后路椎板开窗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钛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0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装置,分为锁定钛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组(试验组,58例)、AO解剖钢板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组(对照组,50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的功能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分别为(22.57±1.98)W、(25.13±1.56)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38%、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钛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植骨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手段。

  • 标签: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锁定钛板固定 植骨手术 AO解剖钢板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7例,年龄平均68.3岁;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传统丝线悬吊颈椎单开门技术治疗该类患者28例,年龄平均67.5岁。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瘫以及X线CT测量颈椎曲度、开门角度、有无再关门和固定相关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24个月的随访。两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vs51.8%,P〉0.05);术后轴性症状评分Centerpiec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3±1.3)vs(9.0±1.9),P〈0.051;Centerpiece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现象,经保守治疗缓解。末次随访时,Centerpiece组颈椎曲度(18.1°±2.4°)与术前(17.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7°±2.0°)与术前(17.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CT示开门角度维持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再关门现象;Centerpiece组1例患者出现椎侧螺钉松动,无相关症状发生。结论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Centerpiece微型钛能够很好地减轻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曲度的丢失。

  • 标签: 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Centerpiece微型钛板 老年人
  • 简介:1月8日,2012年度"国际铲车及装比赛"在香港举办,由国货航北京运营基地选派的4名参赛选手凭借专业的操作技能,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最终取得了包括铲车单项冠军、铲车安全操作奖(全场惟一)、铲车及集装货物组装总项亚军在内的四项大奖,这也是国货航自2007年以来,

  • 标签: 国际 国货 比赛 实力 赛中 操作技能
  • 简介:自安然事件以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愈来愈受到监管部门、公司及投资者的重视。文章以深交所2010年年度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为依据,以20家信息披露考核优秀的创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由于考核规则的隐蔽性、信息披露规则的不统一以及上市公司风险披露意识的淡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多流于形式且质量不高。

  • 标签: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创业板 自我评价报告 鉴证报告 核查意见
  • 简介:岩石掘进机利用安装于刀盘上的盘型滚刀挤压切割同岩来实现破岩,在破岩过程刀圈磨损后破岩效率降低,有时还会遭到异常损坏,为此必须经常根据磨损程度更换刀圈,然而刀圈无法在TBM上更换,只能将整刀拆除后在车间内解体、更换刀圈并维护。频繁的换刀很大程度上将会减少TBM有效工作时间,直接影响TBM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刮系统不但承担出渣功能,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防护50-65号刀具异常损伤。如刮系统失效将严重影响刀具状态制约掘进施丁。TB880E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在南疆吐库二线铁路中天山隧道花岗岩段掘进时因刀具损伤频繁,刮和刮底座频繁损伤,造成掘进严重受阻,施工成本急剧增加,本文论述了刀盘刀具和刮系统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改良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 中天山隧道 刀盘刀具 刮板系统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痛患者18例。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Denis疼痛分级,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16例消失,2例明显缓解。椎间植骨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手术后3个月融合良好。结论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小关节融合椎板融合
  • 简介:"板式变体"变奏思维是八曲牌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的变奏思维模式。中国当代作曲家以此来构思作品时,常显现出对变奏思维的多重应用,并从"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对音乐创作产生影响。一方面"显性"体现在音乐表层的旋律基础上,即保留八曲调结合变奏思维结构乐曲,在音乐的表层音响上塑造八风格;另一方面"隐性"则体现在音乐深层的变奏思维的基础上,即运用其它曲调结合变奏思维结构乐曲,在音乐的深层结构中蕴涵八风格。两者通过形式化的逻辑方法构建不同的音乐作品,从而从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曲牌与当代作品、中西音乐文化与结构技术间的联系。

  • 标签: 八板 变奏思维 陈怡 《钢琴协奏曲》 于京君 《新翻前奏曲与赋格》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Arch钛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初次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并于本院再手术行Arch钛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共10例,比较再次术前及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的变化,同时比较再次手术前后椎管面积的变化。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1。9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7.6分增加至11.3分(P〈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1.83%;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面积由术前171.32mm2增大至227.46mm2(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轴性痛,1例出现脑脊液漏;随访期间完全恢复。结论对于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应用Arch钛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为再次手术方式在短期内安全、有效。

  • 标签: 颈椎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切除,保留对侧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腰椎滑脱症并峡部断裂36例,男22,女14例,年龄平均47岁(35~76岁),均采用“一侧椎切除,保留对侧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8个月(12~24个月),椎间植骨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36例手术后3~6个月全部骨性融合。术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8.5±0.4分,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1.1±0.2分。结论一侧椎切除,保留对侧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并双侧峡部断裂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峡部断裂 植骨术
  • 简介:本文以创业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借助修正的价格模型,对创业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与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但是,通过研究还发现创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不高,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

  • 标签: 高新技术企业 R&D 投入 价值相关性 创业板
  • 简介:采用先水热合成(150°C,12h)、后煅烧(1000°C)来实现(Y0.95Eu0.05)2O3亚微米球形和微米片红色荧光颗粒的形貌可控合成。通过XRD、FT-IR、FE-SEM和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尿素与Y+Eu的摩尔比由10增大至40~100,得到的前驱体由碱式碳酸盐亚微米球转变为碳酸盐微米片;经1000°C煅烧所得氧化物能够继承前驱体的形貌特征;片二维形貌的限制内部晶粒自由生长,使更多的(400)晶面暴露在片颗粒表面;在250nm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颗粒的荧光发射峰位及荧光不对称因子[I(5D0→7F2)/I(5D0→7F1),~11]均与颗粒形貌的相关性不强,但荧光强度呈现明显的形貌依存性;微米片颗粒的尺寸大,从而其比表面积小,因此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微米片在~613nm处的荧光强度为球形颗粒的~1.33倍)。

  • 标签: 发光材料 粉体合成 物理性能的形貌依存性 稀土 光谱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人工椎体加自锁钛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本组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植骨融合自锁钛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植入体3~4个月愈合,重建椎体高度无降低,术后神经损伤不同程度恢复,优良率达89.2%。结论n-HA/PA66人工椎体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结构,能与椎体愈合,达到有效重建椎体结构的作用;自锁钛内固定有效防止了人工椎体脱落、骨不连接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提高植骨融合率1,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 标签: n-HA/PA66人工椎体 自锁钛板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