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科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5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强化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复发率及治愈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54/57)、复发率为5.26%(3/57)及患者满意度为96.49%(55/57),较之参照组75.44%(43/57)、19.30%(11/57)、68.42%(39/57)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研究,皮肤科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使患者能快速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引用。[1]

  • 标签: 皮肤科 护患沟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容行业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科技进入了美容护肤领域,同时“科学护肤”的理念也应运而生。临床上光子治疗的检验推动了基于光子嫩肤美容仪器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一款多功能的光子嫩肤美容仪器,在市场上原有面具式光子嫩肤仪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眼部按摩功能,使用稳定的拼接结构实现了“按摩+嫩肤”的仪器一体化多功能运行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性病科患者采用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5月本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低于治疗组的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7,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SQI评分8.56±2.74分高于治疗组的5.96±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2,P

  • 标签: 心理治疗 皮肤性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医学领域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这一个领域。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被应用在一些常见的医学疾病治疗上。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在患病时,除了身体上承受的痛楚,心里所产生的压力更大。总是会伴有惆怅,忧郁等情绪。因此,对于患有皮肤性疾病的病人,我们应该给与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治疗,更应该给与其心里治疗。

  • 标签: 心里治疗 皮肤性病 患者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烧伤后皮肤疤痕的整形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取58例烧伤疤痕患者作为试验样本,收治时间为2020.01-2021.01随机分为常规组(n=29,皮片移植法)和试验组(n=29,多重扩张技术),对比并发症率、VSS评分 、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SS总分(4.57±0.55),比常规组(5.18±0.63)分低,并发症率3.45%(1/29)比常规组20.69%(6/29)低,总有效率比100.00%(29/29)比常规组86.21%(25/29)高,P<0.05。结论:烧伤皮肤疤痕整形治疗中应用多重扩张技术不仅可减少并发症,还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瘢痕状况,值得借鉴。

  • 标签: 观察效果 皮肤疤痕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烧伤I号油外涂疗法治疗恶性肿瘤Ⅱ、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Ⅱ、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共60例,治疗组30例予烧伤I号油外涂治疗;对照组30例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第1、2、3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I号油治疗烧伤疗效显著。

  • 标签: “烧伤Ⅰ号油 三乙醇胺乳膏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早期母婴皮肤接触,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成常规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出生后1h、2h以及4h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激光美容术后防晒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至12月期间在我院行皮肤激光美容术患者58例纳入本研究,视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联合组29例(常规护理+防晒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皮肤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出现2例色素沉着、2例光敏反应、1例皮肤受损,总发生率为17.24%(5/29);联合组出现1例光敏反应,总发生率为3.45%(1/29),对照组明显劣于联合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皮肤激光美容术患者采取防晒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有助于患者术后皮肤不良反应的降低,提高手术效果,增强患者自信心。

  • 标签: 皮肤激光美容术 防晒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皮肤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对其康复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50例,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比常规组更优,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皮肤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其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以及用药依从性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病 满意度评分 整体护理干预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来源胶原蛋白调节皮肤水分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受试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受试者划分为实验组41例(采取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和对照组41例(采取重组I型胶原蛋白),共计干预45天。观察两组的皮肤水分变化情况、抗皱、损伤修复效果等。结果 实验组的皮肤水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皮肤水分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PGE2)合成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鱼尾纹、前额皱纹、印堂皱纹、颈部皱纹和法令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基本一致(P>0.05)。 结论 相对比于重组I型胶原蛋白来说,重组III型胶原蛋白改善皮肤水分功能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升补水有效性,且具有较高的抗皱效果、弹润防敏功效以及皮肤修复作用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胶原蛋白 皮肤 水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收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皮肤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互换沟通技巧管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等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于皮肤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和内心动态,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护患沟通管理,掌握相对应的沟通技巧,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因此这种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行。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皮肤科 护理 应用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皮肤激光美容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研究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18.9%,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0.3%,各组数据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皮肤 激光美容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皮肤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机也越来越复杂,各种外用药物只能起效一时,中医药治疗要求辨证准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吾师刘爱民教授临证中用经方辩证治疗皮肤病坚持“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经方 皮肤病 验案 刘爱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皮肤色素沉着的临床治疗时,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案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78名,存在皮肤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内设置39名患者进行研究,并按实验习惯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满意度33(84.62%)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8(97.44%)明显更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皮肤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面部美观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皮肤色素沉着 临床研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新生儿,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组内分别有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为(34.21±0.12)摄氏度和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34.19±0.11)摄氏度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5.18±0.3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5.19±0.26)度、试验组出生后一小时、两小时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享经眉下切口改善上睑皮肤松弛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2020年8月-2021年8月门诊局麻下经眉下切口上睑皮肤松弛整复术患者(48)例。结果:追踪回访患者术后1-12个月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上睑皮肤松弛情况。结论:经眉下切口对改善上睑皮肤松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眉下 睑松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09 例本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 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结果 109 例皮肤受检者中,屋尘阳性率 15.59%、户尘螨阳性率 22.93%、霉菌组合阳性率 19.26%、苋 / 藜 / 葎草 / 蒲公英阳性率 13.76%、蒿 / 矮豚草阳性率 8.25%、树类花 粉阳性率 6.42%、狗毛皮屑阳性率 13.76%、猫毛皮屑阳性率 11.01%;109 例皮肤受检者中,牛肉 / 羊肉阳性率 8.25%、贝 / 鱼阳性率 2.75%、虾阳性率 9.17%、芒果 / 桃 / 苹果 / 樱桃阳性率 11.92%、腰果 / 花生 / 黄豆阳性率 11.92%、蟹阳性率 15.56%、鸡蛋白阳性率 13.76%、牛奶阳性率 25.68%、菠萝阳性率为 1.83%。结论 过敏性皮肤病加重或诱发的潜在原因为接触吸入性过敏原,在防治过敏 性皮肤病方面,检测过敏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提供参考价值,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过敏原检测 过敏性 皮肤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3M皮肤保护膜及半透膜敷料的皮肤护理对ICU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IA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间我院ICU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半透膜敷料护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实施3M皮肤保护膜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AD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3M皮肤保护膜 半透膜敷料 皮肤护理 ICU急性重症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