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9年9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B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为D组,B组及D组均实行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比分析B组及D组指标差异。结果 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高,餐前血清、餐后1小时血清C肽更低,B组及D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低于D组,而B组游离TH高于D组,B组及D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TH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甲状腺激素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核磁共振成像(MRI)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头颅磁共振检查及血浆β2M测定。入组患者依据CSVD总负荷评分0到4分,共分为5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差异分析血清β2M与CSVD总负荷的关系。结果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CSVD总负荷0分(20.43%)19例,1分(20.43%)19例,2分(24.73%)23例,3分(22.58%)21例,4分(11.83%)11例,5组间患者年龄、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浆β2M、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β2M水平与CSVD总负荷呈正相关(r=0.687,P<0.001)。使用有序多元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发现血浆β2M(OR=5.253,95%CI:2.350~11.740,P<0.001)是CSVD总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2M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SVD总负荷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变程度的标记物。

  • 标签: B2微球蛋白 脑小血管疾病 MRI总负荷 腔隙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某院8224位符合患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梅毒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法、文献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假阳性结果高达57.1%,SLE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也达到25.50%,而骨折、肺囊肿的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则为零,因此中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现象与其自身所患基础疾病有关。结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假阳性率越高,且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均会产生影响。临床在检测中老年抗梅毒抗体时应保持警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保证患者的预后及复诊,减少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 标签: 中老年人 抗梅毒抗体假阳性 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神经束蛋白(NF)155 IgG4抗体阳性(抗NF155阳性)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6例抗NF155阳性CIDP患者,对每例均行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感觉传导、针极肌电图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指标与电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胫神经运动传导各项检测异常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08,P=0.011),各项检测异常中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最多见。下肢神经传导总异常率(30/32,93.8%)与上肢神经传导总异常率(22/22,100.0%)、感觉神经传导总异常率(52/54,96.3%)与运动神经传导总异常率(42/42,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43,P=0.508;χ²=1.59,P=0.503)。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各项检测异常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96,P=0.001;χ²=10.00,P=0.007;χ²=9.95,P=0.008),感觉神经传导异常以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未引出最多见。针极肌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14,上、下肢肌肉异常率分别为4/8和5/6,主要表现为自发电位合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升高。病程与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和负波面积均呈负相关(r=-0.84,P=0.036;r=-0.76,P=0.011);年龄与正中神经MCV和尺神经MCV均呈正相关(r=0.89,P=0.019;r= 0.95,P=0.003)。正中神经DML与CMAP波幅呈负相关(r=-0.63,P=0.049),胫神经F波潜伏期与胫神经DML、CMAP波幅和MCV显著相关(r= 0.90,P=0.039;r=-0.96,P=0.012;r=-0.96,P=0.010)。结论抗NF155阳性CIDP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髓鞘和轴索均受累。尺神经CMAP波幅和负波面积对病程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年龄越小,上肢神经脱髓鞘程度越重。胫神经F波潜伏期不仅反映近端病变程度,还可反映远端神经脱髓鞘与轴索病变。

  • 标签: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 神经束蛋白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本院1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致病病原体分为甲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乙组(40例,细菌感染者)和丙组(40例,病毒感染者),三组均接受PCT、CRP和MP-IgM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MP-IgM阳性率方面,甲组比乙组、丙组高(P0.05);PCT及CRP阳性率方面,乙组比甲组、丙组高(P0.05)。PCT、CRP、WBC方面,乙组比甲组、丙组高(P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肺炎支原体抗体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对良性甲状腺结节者,目前的治疗措施包括随访观察、药物治疗(L-T4、补碘)、放射治疗、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微波消融术及手术等方式。硒是甲状腺组织中第二个含量最高的必需微量元素,其参与了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分泌及代谢,对甲状腺组织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但硒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尚无统一意见,且对补硒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也无数据支持。

  • 标签: 硒,甲状腺结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能够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但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其功能出现异常,诱发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等疾病,危及生命。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甲状腺功能和结构较为复杂,周围血管神经繁杂,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手术的不良影响,降低术后风险。本文分析了个性化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并结合相关研究探讨了其应用进展,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护理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运用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探析此种手术方式所取得的具体疗效。方法:总共选取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将其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予以B组常规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予以A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较为正常,住院与手术所用时间均较短,且其中产生并发症的患者也较少,仅为2例,占比5.6%,与B组间差距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应用更具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日后推广普及。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结节患者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1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研究方法: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几率、手术指标以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存在显著优势,P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2组,即腺叶切除术组(48例,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组(48例,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前、术后的甲状腺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比较临床疗效,腺叶切除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次全切除术组(P<0.05)。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前2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腺叶切除术组的TSH高于次全切除术组(P<0.05),腺叶切除术组的TPO、TT4低于次全切除术组(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个组。对照组(5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50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两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情况较好,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腺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甲状腺是重要的分泌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手术疗效确切,对甲状旁腺影响较小。因此,这种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治疗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桥本甲状腺炎(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之一,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5~20)∶1,全球发病率为(30~150)/10万。甲状腺癌(P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HT和甲状腺癌的流行率有所上升,甲状腺癌与HT合并病例逐年增加,但HT对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影响仍有争议。本文概述了HT与甲状腺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焦膦酸盐(PYP)不同采集方法在心脏淀粉样变(CA)诊断与病理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31例临床怀疑C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1~81(57.2±13.4)岁。患者注射99Tcm-PYP后不同时间行平面显像[早期显像(注射后1 h)、延迟显像(注射后2~3 h)]和断层显像(注射后1 h)。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别采用视觉评分法(≥2分为阳性)和半定量法[心脏与对侧肺摄取比值(H/CL)≥1.5诊断为阳性]分析99Tcm-PYP不同采集方法获得的CA及非CA患者的影像学特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根据临床诊断,CA组15例[转甲状腺蛋白相关CA(ATTR-CA)5例、轻链型CA(AL-CA)10例],非CA组16例。5例ATTR-CA患者双时相显像和SPECT/CT显像均为阳性;10例AL-CA患者中3例早期显像阳性,延迟显像和SPECT/CT显像阴性;16例非CA患者双时相显像和SPECT/CT显像均为阴性。延迟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灵敏度均为5/5,特异性均为10/10,阳性预测值均为5/5,阴性预测值均为10/10,准确性均为15/15。31例患者中,转甲状腺蛋白相关(TTR)突变基因患者16例,其中4例为家族性突变型(ATTRv),表现为99Tcm-PYP显像阳性;12例诊断为非CA,表现为显像阴性。ATTR-CA组与AL-CA组早期显像H/CL(2.11±0.24与1.31±0.07)与延迟显像H/CL(2.02±0.19与1.3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75.41和87.15,Bonferroni检验,均P<0.01)。结论早期平面显像对CA分型存在误诊现象,延迟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结果一致性好,可准确诊断ATTR-CA。99Tcm-PYP显像有助于发现TTR突变基因患者是否合并CA。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心肌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焦磷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与免疫球蛋白联合在慢阻肺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在我院医治80例慢阻肺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奇偶数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水平与免疫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疗程(包含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炎症水平与免疫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阻肺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阶段,采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恢复时间较快,提升免疫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慢阻肺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T3、T4和TSH检验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某院4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4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检验结果,分析A组不同疾病各项指标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的T3、T4指标存在差异(P<0.05);A组不同疾病类型T3、T4和TSH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 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检验中检测T3、T4和TSH,能够提升诊断效果。

  • 标签: 血清三碘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检验 甲状腺良性病变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纳米抗体凭借其优越的靶向性、稳定性、溶解度及组织穿透能力,已成为分子影像领域中的热门靶向分子。多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分子影像探针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均已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笔者主要介绍纳米抗体分子影像探针在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其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标签: 分子探针 纳米抗体 放射免疫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白癜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纳入的50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择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指标正常的健康人50例作为参考对象,检验的形式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乳胶凝集法,对比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pmol/L)、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 (pmol/L)、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指数差异,对比两组自身抗体ANA阳性、ANAS 阳性、TG-Ab 阳性、TPO-Ab 阳性的例数与占比。结果:白癜风组ANA阳性、ANAS 阳性、TG-Ab 阳性、TPO-Ab 阳性例数较多,占比较高,白癜风组的FT3( pmol/L)指数偏低、FT4 (pmol/L)、 TSH(mIU/L)指数均略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白癜风 自身抗体 检测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