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PM2.5已成为大气首要污染物,湘江流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人口密集,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湘江流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浓度观测值、AOD、降水为主要数据源,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3-2018年湘江流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时空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湘江流2013-2018年多年季均PM2.5浓度变化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2)2013-2018年PM2.5年均浓度变化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由2013的72.89μg/m3下降到2018年的55.06μg/m3,下降幅度达24.46%;(3)湘江流2013-2018年PM2.5多年平均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主城区、岳阳北部、邵阳东北部、衡阳中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邵阳西南部、永州南部、郴州东南部、株洲南部地区。

  • 标签: 气溶胶光学厚度 PM2.5 BP神经网络 湘江流域
  • 简介:摘要:目前PM2.5已成为大气首要污染物,湘江流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人口密集,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湘江流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浓度观测值、AOD、降水为主要数据源,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3-2018年湘江流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时空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湘江流2013-2018年多年季均PM2.5浓度变化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2)2013-2018年PM2.5年均浓度变化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由2013的72.89μg/m3下降到2018年的55.06μg/m3,下降幅度达24.46%;(3)湘江流2013-2018年PM2.5多年平均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主城区、岳阳北部、邵阳东北部、衡阳中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邵阳西南部、永州南部、郴州东南部、株洲南部地区。

  • 标签: 气溶胶光学厚度 PM2.5 BP神经网络 湘江流域
  • 简介:根据1960-2005年长江流14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气候模式20世纪试验期(1941—2000年)79个格点逐日降水模拟资料,建立年最大强降水AM(annualmaximum)序列及汛期日降水量〈1.27mm的最长干旱持续天数MI(Mungerindex)序列,分析了长江流降水极值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概率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长江流强降水事件的强度和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岷沱江流中游、洞庭湖湖区、长江中下游干流区与鄱阳湖东南部支流等地区,干旱事件强度和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金沙江流中下游与嘉陵江流;2)气候模式模拟的长江流AM事件的多年平均值普遍高于观测值,但离差系数普遍低于观测值;3)气候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的降水极值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但对气候模式和实际观测的降水极值概率分布的拟合,均证明Wakeby分布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降水极值的概率分布。

  • 标签: 降水极值 概率分布 ECHAM5模式 长江流域
  • 简介:梧州城地处桂江、浔江和西江的交汇处,是西江流历史上长期遭受水患侵袭的城市之一。梧州城址的选择既是西江流航运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呈现防洪缺陷。梧州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多种防洪措施,调适人地关系,改善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分布。

  • 标签: 水患 梧州 城址 选择
  • 简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地区麻醉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和长江流的临床麻醉技术水平,经西部地区和长江流麻醉学协作组研究决定,2011年关于召开2011年第十六次长江流麻醉学术会议、2011年中国西部十一省麻醉学术年会、2011青海省麻醉学年会定于2011年6月17—19日在青海西宁市举行。届时,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精彩的专题学术讲座,同时还将进行学术交流及病例讨论。

  • 标签: 麻醉学科 长江流域 学术交流 会议 西部地区 学术年会
  • 简介:多式联运是伴随集装箱运输兴起的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是交通运输业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高效化发展的产物.从技术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试图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限制中,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通过协调配合,最低运输成本和最佳运输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运输方式,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的同时,也为货主提供了快捷、安全和可靠的"门到门"服务.

  • 标签: 长江流域 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 发展策略 现状 管理体制
  • 简介:采用VIP(VegetationInterfaceProcesses)模型和HIMS(Hydro-InformaticModelingSystem)模型,模拟分析了1957—2012年澜沧江和怒江流(简称两江流)水资源量的演变。根据CMIP5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测,模拟了2030年代和2050年代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50年间,两江流的气温都呈升高趋势,但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升幅大于下游。年总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春季降水增加趋势明显。两江流年总水资源量为650亿~850亿m~3,水资源总量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澜沧江的波动性(1.884,最大与最小之比)大于怒江。空间上水资源量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在未来,两江流气温仍呈增加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径流呈增加趋势,空间变异性趋小,但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对水资源安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 标签: 径流 气温 降水 VIP模型 HIMS模型
  • 简介:“二十四块石”自20世纪50年代敦化境内牡丹江流首次发现以来,是渤海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留有特殊的人文信息,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是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在逐渐丢失,结合保存现状的田野调查,是提出如何采职保护措施与解决保护问题的信息基础和科学依据。

  • 标签: 二十四块石 调查 保护
  • 简介:在对四川岷江地区淡水车轮虫的调查研究过程中,于几大重要经济养殖鱼类大口鲶、鲫、泥鳅、黄颡鱼、鲢、鲤及乌鳢鳃上获得12种外寄生车轮虫:其中车轮虫属10种,即杜氏车轮虫Trichodinadomerguei(Wallengren,1897)、易变车轮虫T.mutabilisKazubski&Migala,1968、适度车轮虫ZmodestaLom,1970、急尖车轮虫T.acutaLom,1961、重寄生车轮虫T.hyperparasitisChen&Hsish,1984、喙状车轮虫T.rostrataKulemina,1968、卡氏车轮虫T.kazubskiVanAs&Basson,1989、网状车轮虫T.reticulataHirschman&Partsch,1955、显著车轮虫T.nobilisChen,1963、单型车轮虫T.uniformaVanAs&Basson,1989;小车轮虫属1种,即周从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epizooticaSramek&Husek,1953;三分虫属1种,即大型三分虫TripartiellamacrosomaBasson&VanAs,1987.采用活体观察及干银染色法,运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方法对12种车轮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重描述;讨论了不同车轮虫种群的形态学特征.本研究中的杜氏车轮虫为四川地区新记录种;寄主鱼一鲢是喙状车轮虫的宿主新记录.

  • 标签: 四川 岷江 车轮虫 新记录
  • 简介:摘要:近年来,浈江流水质应急监测事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夏季易发的蓝藻水华事件,给韶关市水环境质量安全构成极大地威胁。为进一步加强对浈江流的环境应急监测,积极有效应对涉及浈江流水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有效保障水质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快速高效启动应急,结合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 标签: 浈江流域 事件 应急 监测 预案
  • 简介:摘要:当前,国内外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加上传统文化的自信,民众逐渐接受并喜爱少数民族传统民歌、文化,通过民歌作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文化魅力。右江流是少数民族民歌文化的重要部分,肩负着少数民族非物质民俗、民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本文从右江流的少数民族民歌作品风格及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右江流内少数民族民歌作品在目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创新所处的困境,探索多元文化、文化自信的发展形势下,右江流少数民族名额作品所求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 标签: 右江流域 少数民族民歌 民歌文化 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 简介:摘要:水足迹结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近十年长江流11省市的相关数据,基于水足迹理论对长江流水足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水足迹占主导,农业用水约占50%,其次为工业用水。

  • 标签: 水足迹理论 水资源-粮食-能源 长江流域
  • 简介:摘要:新建造纸企业为福建省一已停产制浆造纸企业“退城入园”迁建项目(简称原纸厂),1958年建成投产后经过多次技改扩建,达到总制浆能力约50万吨/年;造纸总产能达到了50万吨/年自2015年开始各生产车间陆续停产,至2017年10月全面停产。

  • 标签: 污染物排放 水环境质量 整治措施
  • 简介: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乌江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千百年来,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及其先民在乌江流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创造了璀璨的人类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乌江流经济社会获得了较快发展,各族人民的社会生产、

  • 标签: 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 教育发展研究 求实创新 教育公平 评介
  • 简介:摘要流域电站的远程集控、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维一体的管理模式是水电厂的发展总趋势,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及网络工具,建立可靠、安全的集中运行监控体系。流域内各水电站可通过远程集控中心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负责电站设备运行监视操作和水库调度工作,根据调度指令统一协调,合理安排机组停备及设备检修工作,达到高效、统一、安全的运行目的。

  • 标签: 远程集控 统一调度 运维一体 发展趋势。
  • 简介:基于表征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17个指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汉江流9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结合计算结果和襄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探讨了襄阳市构建汉江流旅游中心城市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认为:1)襄阳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2.079,在9个地级市中最高,具有成为汉江流旅游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2)襄阳市在社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管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形象和产品及旅游体系化发展中存在不足;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管理体系、发展生态旅游、丰富旅游产品及加强协作等有利于促进襄阳市建设成为汉江流的旅游中心城市.

  • 标签: 襄阳市 汉江流域 旅游中心城市
  • 简介:为探究空气源热泵(ASHP)复合毛细管地板供暖系统在长江流山地村镇地区应用时的室温状况、供暖能力及机组能耗状况,选取重庆永川黄瓜山一面积为18m2的某农家卧室为实验房间,搭建实验台,利用计算机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进行实测研究。结果分析显示:距地0.6m处最长启动时间为2h,供水温度提高5℃,稳定阶段该处温度升高1~2℃,垂直高度温度梯度在1.6℃以内。关机后室温受室外温度影响下降到16℃的时间为20~150min。

  • 标签: 长江流域 山地村镇 空气源热泵 毛细管 供暖 性能研究
  • 简介:采用1961-2010年松花江流60个气象站逐日资料,基于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松花江流年均实际蒸散发为420.8mm,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9mm/10a,呈“减-增-减-增”年代际波动变化.季节上,春、冬两季实际蒸散发增加趋势较明显,夏、秋两季则呈现与年实际蒸散发类似的年代际波动.春、夏、秋三季和年实际蒸散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高值主要出现在流域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冬季绝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蒸散发呈现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0年,松花江流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显著,日照时数和风速大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是各气象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且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总体上看,松花江流实际蒸散发的增加主要是由平均气温,特别是最低气温的增加引起,特别在春、冬季体现得较为明显.夏、秋季节,影响实际蒸散发的要素包括气温日较差、实际水汽压、平均风速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但夏、秋季节这些要素的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导致夏、秋实际蒸散发的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 标签: 实际蒸散发 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 松花江流域 影响要素
  • 简介:五色糯米饭作为左江流壮族的特色饮食,它整合了左江流壮族人民的情感、信仰、道德和审美等因素,凝聚着丰富的壮族文化。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探讨左江流壮族五色糯米饭蕴含的原始自然崇拜、审美观、祖先崇拜信仰、强身保健意识、以“糯”为贵的思想、道德规范、族群认同观等七个方面的文化内涵,促进人们对左江流壮族五色糯米饭的了解,使人们更深地认识左江流壮族这一族群。

  • 标签: 文化人类学 左江流域 壮族 五色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