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应用保护助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6例初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和保护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分娩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初产妇保护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护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路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探究保护助产护理对分娩结果的促进作用。方法:调取出2018年1月-2021年6月时段的临床资料,对我院收治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随机抽取的440例初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保护助产护理,针对分娩结果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1)对比分娩后会阴疼痛、出血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皆相对较低(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而言,保护助产护理具有良好的助产效果,对母婴都有积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保护助产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84例初产妇纳入本组课题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将 84例初产妇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分得初产妇 42例,采取常规会阴保护接生,研究组分得初产妇 42例,采取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分别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会阴情况,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新生儿 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新生儿 Apgar评分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应用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有助于改善初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减少产后出血、产褥污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提升分娩安全性,值得在产科临床中着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 控制胎头娩出 自然分娩 初产妇 会阴裂伤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助产与传统助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针对不同产妇寻求更为个体化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四川省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产妇300例,针对不同产妇的具体状况,将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临床应用助产技术分娩,对照组应用传统分娩方式(会阴侧切术)。统计分析2组研究对象分娩结果及产后机体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治疗组产妇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产妇产后身体整体情况及整体感觉均好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技术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可显著提高分娩效果,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相关不适症状,临床认可度较高。

  • 标签: 无创 助产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助产中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改良式会阴保护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改良式会阴保护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分析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7.23±2.11)h]短于对照组[(9.35±3.79)h](t=4.27,P < 0.05),剖宫产率[8.7%(7/80)]低于对照组[52.5%(42/80)](χ2=17.18,P < 0.05)。会阴撕裂伤发生率[8.7%(7/80)]低于对照组[32.5%(26/80)](χ2=15.48,P < 0.05),两组均无Ⅲ度会阴撕裂伤。观察组产后下床活动时间[(1.37±0.13)d]及住院时间[(3.22±0.31)d]均短于对照组[(2.52±0.22)d、(5.23±0.62)d](t=25.90、25.94,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6/80)]低于对照组[23.7%(19/80)](χ2=8.01,P <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在足月阴道分娩的助产中,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改良式会阴保护法,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疼痛,产科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脊尾 自然分娩 剖宫产术 分娩并发症 妊娠结局 药物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保护会阴接生法和传统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取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行传统的托肛接生法。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和Ⅰ度裂伤比率为17.6%和48.5%,高于对照组,而Ⅱ度裂伤和Ⅲ度裂伤比率为33.8%和0,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保护会阴接生法是一种操作简便、会阴部位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可显著减少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伤痛,受到产妇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传统接生法 会阴裂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中选取98例,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接生方式即保护会阴接生法,基于此为观察组采取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辅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期平均疼痛评分、产后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会阴伤口缝合时、产后2小时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阴道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中选取98例,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接生方式即保护会阴接生法,基于此为观察组采取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辅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期平均疼痛评分、产后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会阴伤口缝合时、产后2小时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阴道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助产士主导的创分娩干预措施对产程进展、会阴侧切发生率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具体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产科服务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些产妇均匀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实施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创分娩干预方案。对比分析两组在产程时长、会阴侧切发生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本研究中,经过实施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创分娩干预后,实验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会阴侧切发生率与撕裂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这一对比结果同样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98.3%,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者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创分娩干预策略被实证为一项有效的措施,能够显著缩短产妇各产程阶段所需时间,并在降低会阴侧切发生率方面展现出积极作用,同时在改善产妇体验和接受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

  • 标签: 助产士 无创分娩干预 产程 会阴侧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技术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低危产妇。对比实验组创法和对照组传统法对分娩效果的影响。创法本院于2013年7月引进国际创分娩助产技术,对助产士进行该技能的逐一培训指导。在2014年本院产房全面开展助产技术,实行不用手扶持会阴接产,严格限制会阴切开,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自然分娩的3967例产妇进行了无创接生。传统法在未开展创接生的2012年1月-2013年1月自然分娩的5583例产妇,则采用传统的方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结果采用传统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平均为24.6%,采用创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仅为6.4%。结论两者比较,助产技术的开展明显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会阴侧切 临床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护分娩法在减少初产妇会阴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初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法,观察组采用保护分娩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程疼痛等级。结果观察组的会阴情况、产程疼痛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保护分娩法的作用十分显著。保护分娩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分娩对初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降低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减少了出血和感染机会,促进初产妇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无保护分娩法 初产妇 会阴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产妇分娩期间对其实施侧卧位分娩+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产科行自然分娩产妇130例,抽签划分,常规组行仰卧位分娩+会阴保护接生,研究组行侧卧位分娩+保护会阴接生,效果分析。结果:会阴结局统计后研究组有显著优势(P<0.05),产程时间可见研究组用时较短(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研究组偏低(P<0.05)。结论:侧卧位分娩配合保护会阴接生的开展,可改善产妇会阴结局,保护新生儿分娩安全,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侧卧位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60例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中,行会阴正中切开术30例(实验组)和会阴侧切术30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产后5d内,侧切组有明显肿胀和疼痛23例,正中切开组有明显肿块和疼痛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会阴侧切组I期愈合18例、Ⅱ期愈合7例、感染3例、裂开2例,正中切开组I期愈合28例、Ⅱ期愈合2例、感染和裂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会阴正中切开术比侧切术痛苦小,切口愈合快,有利于母乳喂养。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术,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切开术及会阴侧切术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效果比较
  • 简介:目的分析创接生分娩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使用创接生术的300例低危产妇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会阴切开接生的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接生效果。结果试验组发生会阴I度裂伤、会阴伤口感染率降低,伤口疼痛减轻,产妇下床活动早,舒适度高,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产妇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使用创接生术可降低产妇创伤,提高舒适度,并能缩短住院天数,是一种较好的助产方法。

  • 标签: 接生 无创 会阴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助产或传统助产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的45例产妇均采取助产分娩方式,对照组的45例产妇均采取传统助产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会阴感染率、尿潴留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是8.89%,而对照组为24.44%(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中采取助产能够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并避免发生会阴裂伤,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因此助产方式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无创助产 传统助产 效果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