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黄传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1220
  • 简介: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如果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病菌的飞沫,就有可能感染肺结核疾病。此病曾肆虐全球,被视为“女性病人可能有月经不调等症状。本文主要通过对肺结核病放射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为相关的肺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在制定放射诊断标准的时候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肺结核病;放射诊断;常见问题
  • 作者: 黄传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6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1220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性脊柱关节性疾病,病变特征为骶髂关节炎和中轴关节炎,甚至会向周围关节累及,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则会引发心脏功能、眼部神经功能发生病变。根据有关统计表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在0.3%左右,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男性人群,且具有家族遗传史倾向。患者发病以后,其会表现为脊柱以及外周关节炎反应,并且会存在程度不同的眼部、肺部、心血管以及肾功能的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进展到后期后,患者的病情则无法逆转,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该病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该病会侵袭患者的脊柱骨突、骶髂关节、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患者发病后,会表现为胸腰椎活动受限,关节疼痛或者晨僵,病情严重者,脊柱会出现畸形、强直反应,最终造成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故做好有效诊断治疗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极为重要。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与良性肿瘤不同放射诊断方法的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154例良性肿瘤及肺癌患者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154例患者分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且每组共有患者77例。而第一小组主要采用的是CT检查。第二小组主要是应用的是X线胸片检查,最后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以及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鉴别诊断效果的有效对比,来对所采用的检查方式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第一小组患者不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要高于第二小组,而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也要好于第二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肺癌与良性肿瘤患者来说,借助CT的方式来进行检查,能够更好地确保诊断的检出率,所以CT检查对于相关患者来说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放射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性肺炎采用CT诊断进行分析,并介绍CT诊断的价值及研究。方法对115例患有放射性肺炎的病患进行胸部的CT检查,并且通过临床的诊断及观察,分析放射性肺炎的有关因素。结果全部的病患进行胸部的放射性CT扫描,CT诊断放射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价值与意义,有助于临床医学更好地进行肺部疾病的诊断。结论采用CT对进行胸部放疗的病患进行扫描,能有效地进行观察,以便确诊。CT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放疗方案的调整、为病患给予合理的用药,进一步控制病情,较好地使病患恢复健康。

  • 标签: 放射性肺炎 CT诊断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将放射诊断用于早期食管癌诊断中,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6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分别使用CT诊断于钡餐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评价放射诊断对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精准性分别为86.67%、91.67%、89.39%,相比钡餐56.67%、58.33%、57.58%均明显更高(p<0.05);早期食管癌与良性病变CT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放射诊断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早期鉴别食管癌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放射诊断 CT 食管癌 钡餐
  • 简介:【摘要】目的:将放射诊断用于早期食管癌诊断中,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 对我院收治的 66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分别使用 CT诊断于钡餐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评价放射诊断对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精准性分别为 86.67%、 91.67%、 89.39%,相比钡餐 56.67%、 58.33%、 57.58%均明显更高( p<0.05);早期食管癌与良性病变 CT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 CT放射诊断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早期鉴别食管癌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放射诊断 CT 食管癌 钡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的CT、MRI、DSA影像学资料,对本次所有患者临床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0例冠心病DSA检查诊断率为100%,MRI检查诊断率为87.5%,CT检查诊断率为80.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予以患者放射技术应用,临床疾病诊断率较高,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射技术 冠心病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与CT诊断颌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接入的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普通平片检查和CT检查,参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对比普通平面与CT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病理确诊60例颌骨肿瘤,另外3例为阴性。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低于CT(p

  • 标签: 放射影像学 CT 颌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的放射线诊断,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0例,回顾分析X线胸片检验的具体表现。结果根据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不同,其X线影像学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其中原发病灶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斑片状模糊影像,而有些病灶则会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边缘。同时,患者的肺门及纵膈淋巴结会出现增大的现状,而当肺内病变与淋巴结之间出现条索状阴影的时候,可以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管炎。结论X线胸部透视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发现微小的空洞、病灶等,且其肺部正位片与侧位片能够将大多数的肺结核症状辨别出来,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症状的诊断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放射线诊断治疗,分析放射线诊断缺血性骨病的临床价值,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予以x线以及CT诊断诊断结束后分析其诊断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整理讨论。结果经过x线诊断确诊45例,确诊率为75.0%,CT诊断确诊58例,确诊率为96.7%;两种方式对比(P<0.05),CT早期病变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结论x线诊断以及CT诊断在缺血性骨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CT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x线,是x线诊断缺血性骨病的有效补充,在临床诊断缺血性骨病时应作为诊断缺血性骨病的重要手段,值得面向大众推广。

  • 标签: 缺血性骨病 放射线诊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传统放射检查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急性肾损伤患者32例进行静脉尿路造影和X线平片检查。对通过采取两种检查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发现有28例患者伤侧肾显影异常,4例伤侧肾显影正常;对32例患者进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伴有胃肠道反射性积气现象,其中有30例患者伴有肾及腰大肌边缘模糊现象,其中双侧肾脏和腰大肌边缘模糊患者26例,仅受伤侧腰大肌边缘模糊患者4例。结论传统放射检查虽然有较多的优点,但仍具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在急性肾损伤影像诊断中应以传统放射检查为基础,将传统放射检查的优势进行发挥,使诊断的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传统放射 诊断价值 限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48例分析,以期寻找到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4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放射线胸片进行检查,观察胸片判断患者的病情与肺结核类型。结果经过放射线胸片进行检查,46例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2例患者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6.00%,漏诊率为4.00%。肺中部和肺上部是该组结核病患者的主要发病部位,大部分X线片主要呈现病灶中心高密度、周边中等密度且不均匀、部分病灶显示模糊、边界不清晰等特征,该特征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判断结核病的依据。结论采用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放射线胸片 肺结核 临床效果,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技术运用在诊断肺部肿瘤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患者均行CT扫描加增强检查,再行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并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并总结CT图像特征制作成表格。结果经对比两个检查前后结果,得出肺错构瘤(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肺部恶性肿瘤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5%,两者前后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高,并可准确地辨别其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周围组织受侵等情况。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技术 肺部肿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肿瘤 CT诊断放射治疗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年 2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51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CT技术进行诊断,并利用 CT诊断辅助放射治疗。结果: CT诊断确诊 13例食管癌、 24例肺癌、 9例淋巴癌及 5例其他胸肿瘤,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 51例胸部肿瘤共实施 119次 CBCT扫描,其中 87次为重复摆位扫描。需校正摆位误差的胸部肿瘤患者经 CBCT扫描校正后,各方向摆位误差较校正前明显缩小( P< 0.05)。结论: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 CT诊断可缩小摆位误差,保障放疗效果。

  • 标签: 胸部肿瘤 CT诊断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道穿孔的CT特征及CT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1例患者的X线片与CT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了解放射线诊断的价值。结果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价值。结论胃肠道穿孔引起的气腹需与正常解剖变异间位结肠鉴别,胃肠道穿孔的诊断方法应该结合放射线进行诊断

  • 标签: 胃肠道穿孔 放射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为研究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CT扫描和腹部X线摄片检查,观察其检测后的诊断符合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6,P<0.05)。结论采用CT扫描来鉴别和诊断胃肠道穿孔疾病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胃肠道穿孔 放射线诊断 CT扫描